改进结构的扇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9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扇子,包括一体成型的扇片,扇片设有一扇部,扇部下端延伸有握部,握部末端穿设有枢接孔;握部侧边对应枢接孔成型有折部,折部可上下向内对应折收,使数层扇片叠设,且扇片与扇片的折部通过枢接孔为中心呈相互对应状,利用枢接件贯穿枢接孔而使扇片压制夹设成扇子;折部与折部间具有一距离,通过折部与折部间具有的距离控制扇片的展开角度;节省制作成本和收藏空间,增加使用功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扇子,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薄片裁切成型一体的扇片铆接组合构成的改进结构的扇子。二
技术介绍
现有扇子的一种组合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组合扇子1包括一握柄11、一薄片12与一铆接件13;该握柄11一端固接有一薄片12,另端穿设有一个穿孔111,握柄11在穿孔111前侧的上下处凸设有止挡部112,该止挡部112呈左右对称设置;数层握柄11叠设时,一握柄11的止挡部112与另一握柄11的止挡部112呈左右相互对称,且握柄11的穿孔111也保持对应状态,以供铆接件13贯穿穿孔111压制、夹设握柄11而构成组合扇子1,借助止挡部112与止挡部112间的距离,作为控制握柄11的展开角度与距离,并具有止挡握柄11脱离的功能;薄片12只有单面可以印刷图形14,起到表彰商标的企业形象、文字教育、广告等作用。参阅图3所示,现有扇子,其握柄11叠设后,握柄11的止挡部112借助铆接件13为中心左右分置。参阅图4所示,现有扇子,该叠设的握柄11借助铆接件13为中心展开实施时,通过握柄11的止挡部112相互抵接,可防止握柄11脱出,如图4A所示。由上述内容可知现有扇子的缺点有其一,该握柄11与薄片12是通过高成本的人工贴合或通过模具高频波固接;其二,该握柄11上下凸设的止挡部112,在组合扇子1结合前垫高收置空间;其三,薄片12只有单面可供印刷图形14,使宣传企业形象,文字教育、广告的实用效果受到限制。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创作人,经过不断改进与开发,终于设计出本技术。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扇子,其一体成型扇片为单一刀模切压成型,节省制作成本;扇片为薄片状,使扇子组合制作前叠纳收置时,可以节省收藏空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扇子,其扇片成型有扇部,扇部下端延伸有握部,握部末端穿设有枢接孔,握部两侧边与枢接孔对应处成型有折部;该折部分别上下向内对应折收后,再使数层扇片叠设,叠设时,扇片的折部与另片扇片的折部呈左右相互对称状,扇片组成扇子时,该折部间保持有一定距离,以便控制扇片等距与均等角度的展开,该折部还具有止挡扇片脱离的功效。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扇子,其握部及扇片设有补强条,通过补强条增加握部的强度与支撑力,从而增加扇片具有装饰性的浮凸美感。本技术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扇子,其扇部双面均可设有图形,使扇部扩大宣传企业商标形象、文字教育、广告等实用功效,增加扇子的附属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改进结构的扇子,包括一体成型的扇片,扇片设有一扇部,扇部下端延伸有握部,握部末端穿设有枢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握部侧边对应枢接孔成型有折部,折部可上下向内对应折收,使数层扇片叠设,且扇片与扇片的折部通过枢接孔为中心呈相互对应状,利用枢接件贯穿枢接孔而使扇片压制夹设成扇子;折部与折部间具有一距离,通过折部与折部间具有的距离控制扇片的展开角度。前述的改进结构的扇子,其中折部边缘凹设有一个槽部,折部以槽部为中心上下向内斜切,折部下部造型与握部末端形状对应,折部向内折收时,通过槽部供折部避开枢接孔,扇片组成扇子时,其斜切的折部之间呈近似V字形的间隔距离。前述的改进结构的扇子,其中折部边缘凸设有一个耳部,耳部中穿设有通孔,左右折部是以耳部通孔为中心上下向内斜切形状,折部上下向内对应折收时,通过耳部通孔对应枢接孔,扇片组成扇子时,其斜切的折部之间呈近似V字形的间隔距离。前述的改进结构的扇子,其中握部末端两侧边缘分别成型有折部。前述的改进结构的扇子,其中握部增设有补强条,通过补强条增加握部的强度与支撑力,且补强条具有装饰作用。前述的改进结构的扇子,其中扇部双面均可设有图形。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扇子,其一体成型的扇片为单一刀模切压成型,节省制作成本;扇片为薄片状,使扇子组合制作前叠纳收置时,可以节省收藏空间;扇片成型有扇部,扇部下端延伸有握部,握部末端穿设有枢接孔,握部两侧边与枢接孔对应处成型有折部;该折部分别上下向内对应折收后,再使数层扇片叠设,叠设时,扇片的折部与另片扇片的折部呈左右相互对称状,扇片组成扇子时,该折部间保持有一定距离,以便控制扇片等距与均等角度的展开,折部还具有止挡扇片脱离的功效;其握部及扇片设有补强条,通过补强条增加握部的强度与支撑力,从而增加扇片具有装饰性的浮凸美感;扇部双面均可设有图形,使扇部扩大宣传企业商标形象、文字教育、广告等实用功效,增加扇子的附属功能。四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扇子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现有扇子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现有扇子使用前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扇子展开状态示意图。图4A为图4所示箭头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扇子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扇子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扇子使用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扇子展开状态示意图。图8A为图8所示箭头部位结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扇子的图形为文字的实施例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扇子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扇子再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扇子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组合扇子、11握柄、111穿孔、112止挡部、12薄片、13铆接件、14印刷图形、2扇子、21扇片、210扇部、211握部、212枢接孔、213折部、2131槽部、2132耳部、2133耳部通孔、214补强条、22枢接件、23图形。五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5所示,本技术改进结构的扇子2,包括一体成型的扇片21,扇片21设有一扇部210,扇部210下端延伸有握部211,握部211末端穿设有枢接孔212,握部211两侧边对应枢接孔212成型有折部213,折部213下部造型与握部211末端形状对应,折部213边缘凹设有一个槽部2131,折部213以槽部2131为中心上下向内斜切,折部213分别上下向内对应折收,通过凹设的槽部2131供折部213避开枢接孔212边缘;使数层扇片21叠设,叠设时扇片21的折部213与另片扇片21的折部213呈相互对称状,扇片21组成扇子2时,其斜切的折部213之间呈近似V字形的间隔距离;另,扇片21的枢接孔212保持对应状,供枢接件22贯穿枢接孔212而压制夹设成扇片21组成扇子2;再,借助折部213与折部213间具有的一定距离,控制扇片21的展开角度与距离,并具有止挡扇片21脱离的功能;还有,握部211增设有补强条214,扇部210双面均可设有图形23。参阅图7所示,本技术扇片21叠设后,其扇片21的折部213以枢接件22为中心左右分置,斜切的折部213间保持近似V字形的间隔距离。参阅图8所示,本技术叠设的扇片21以枢接件22为中心展开时,通过扇片21的折部213相互抵接,防止扇片21脱出。参阅图9所示,本技术扇部210的图形23是文字。参阅图10所示,本技术折部213顶面接近水平状,以延长折部213与握部211的接续。参阅图11所示,本技术折部213边缘凸设有一个耳部2132,耳部2132中穿设有通孔2133。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折部213是以耳部通孔21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结构的扇子,包括一体成型的扇片,扇片设有一扇部,扇部下端延伸有握部,握部末端穿设有枢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握部侧边对应枢接孔成型有折部,折部可上下向内对应折收,使数层扇片叠设,且扇片与扇片的折部通过枢接孔为中心呈相互对应状,利用枢接件贯穿枢接孔而使扇片压制夹设成扇子;折部与折部间具有一距离,通过折部与折部间具有的距离控制扇片的展开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继荣
申请(专利权)人:宏泰印刷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