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烧结用石墨窑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925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烧结用石墨窑具,该石墨窑具是由单层为拼接结构的石墨槽板堆积而成的多层石墨窑具;每层所述拼接结构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多个石墨槽板;在每层所述拼接结构中,由连接块通过紧固构件将相邻两块石墨槽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碳化硅热交换管烧结用石墨窑具可不受石墨槽板长度影响,能够烧结出长度>3米、直度合格的碳化硅陶瓷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烧结用石墨窑具
本技术涉及工程陶瓷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碳化硅陶瓷管烧结用石墨窑具。
技术介绍
目前,碳化硅陶瓷管以其较高的换热效率、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和较好的耐冲蚀、耐热震性能,广泛应用在医药、精细化工、不锈钢酸洗等行业。随着应用环境的不断拓展,工矿条件需要越来越长的碳化硅陶瓷管。碳化硅陶瓷管在烧结阶段须放置在槽型石墨窑具中,以保证陶瓷管的直度。但是目前最长的整块石墨槽板不超过3m,烧结3m以上碳化硅陶瓷管材素坯时需要进行石墨槽的拼接。但单层槽型石墨窑具的简单对接式结构,多层槽型石墨窑具的平底简单堆积结构,会在烧结过程中产生膨胀缝或者错位,导致碳化硅陶瓷管的弯曲或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烧结用石墨窑具,可不受石墨槽板长度影响,能够烧结出长度>3米、直度合格的碳化硅陶瓷管。为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烧结用石墨窑具,该石墨窑具是由单层为拼接结构的石墨槽板堆积而成的多层石墨窑具;每层所述拼接结构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多个石墨槽板;在每层所述拼接结构中,由连接块通过紧固构件将相邻两块石墨槽板连接在一起。优选地,在相邻两块石墨槽板的连接处的上表面设有螺纹孔,在所述连接块上的与所述石墨槽板的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对应的螺纹孔,通过将螺丝旋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石墨槽板对应的螺纹孔中,以由所述连接块将相邻两块所述石墨槽板连接在一起。具体地,所述相邻两块石墨槽板的连接处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块的凹部。借助于此,可在拼接后使连接块与石墨槽板的上表面齐平。优选地,在相邻两块石墨槽板的连接处的侧面设有螺纹孔,在所述连接块上的与所述石墨槽板的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对应的螺纹孔,通过将螺丝旋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石墨槽板对应的螺纹孔中,以由所述连接块将相邻两块所述石墨槽板连接在一起。优选地,各所述石墨槽板形成为上凸下凹的抽屉结构。借助于此,在多层石墨槽板堆垛时,能够避免多层石墨槽板发生滑动错位。优选地,所述石墨槽板的长度≤3m。优选地,所述石墨槽板的槽型为方形、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或梯形。优选地,所述连接块为石墨或碳碳复合材料材质。优选地,所述螺丝为石墨或碳碳复合材料材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形态的单层拼接式槽型石墨窑具(上面开槽连接)的结构图,其中(a)为单层拼接结构的侧视图,(b)为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形态的单层拼接式槽型石墨窑具(侧边连接)的结构图,其中(a)为单层拼接结构的侧视图,(b)为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形态的碳化硅陶瓷管烧结用石墨窑具的石墨槽板的组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现有技术中烧结3m以上碳化硅陶瓷管材素坯时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化硅陶瓷管(热交换管)烧结用的石墨窑具,该石墨窑具是由单层为拼接结构的石墨槽板堆积而成的多层石墨窑具;每层所述拼接结构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多个石墨槽板;在每层所述拼接结构中,由连接块通过紧固构件将相邻两块石墨槽板连接在一起。本实施形态的石墨窑具是由单层为拼接结构的石墨槽板堆积而成的多层石墨窑具。具体地,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形态的单层拼接式槽型石墨窑具(上面开槽连接)的结构图,其中(a)为单层拼接结构的侧视图,(b)为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形态的单层拼接式槽型石墨窑具(侧边连接)的结构图,其中(a)为单层拼接结构的侧视图,(b)为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碳化硅陶瓷管烧结用石墨窑具包括石墨槽板1、2,在相邻两块石墨槽板1、2连接处的上面开槽打孔3、4(参照图1)或侧面打螺纹孔3、4(参照图2)。在对应形状尺寸的连接块5上打孔6、7,使其能与石墨槽板上面槽内打孔3、4位置或侧面打孔3、4位置对应。将螺丝8、9旋入对应孔中,使连接块5与石墨槽板1、2连接。还参照图1,相邻两块石墨槽板1、2的连接处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容纳连接块5的凹部。借助于此,可在拼接后使连接块5与石墨槽板1、2的上表面齐平。此外,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形态的碳化硅陶瓷管烧结用石墨窑具的石墨槽板的组装示意图。如图3所示,各石墨槽板形成有多个向上开口的槽。且各石墨槽板为上凸下凹的抽屉结构。借助于此,在多层石墨槽板堆垛时,能够避免多层石墨槽板发生滑动错位。具体地,如图3所示,各石墨槽板包括形成有多个槽的开槽部12和位于开槽部12两端的端部11。开槽部12的下表面形成为从端部11凹入的结构,且开槽部12的上表面形成为从端部11凸出的结构,以此形成为上凸下凹的抽屉结构,在多个石墨槽板堆垛时,相邻的两个石墨槽板可以凹凸配合地组装在一起,避免发生滑动错位。进一步而言,所述石墨槽板长度≤3m。所述石墨槽板的槽型可以为方形、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或其他形状。具体地,所述连接块可以为石墨或碳碳复合材料材质。所述螺丝可以为石墨或碳碳复合材料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拼接式石墨窑具,可以使碳化硅陶瓷管的烧结素坯长度不受整块石墨槽板长度的限制;使用上凸下凹的抽屉式结构,可以保证石墨窑具在碳化硅陶瓷管烧结过程中在左右、上下两个方向不发生错位或偏移,前后方向不出现膨胀缝,进而保证了碳化硅陶瓷管直度;使用上凸下凹的抽屉式结构,可以使烧结区域内根据需要组合任意槽型的石墨窑具,且在炉内更换时可以保证进出方向的一致性,避免在推进推出过程中,发生侧偏,导致碰撞到发热体、碳毡、热电偶等问题,提高更换效率和安全性。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碳化硅陶瓷管烧结用的石墨窑具,包括石墨槽板1、2,在相邻两块石墨槽板1、2连接处的上面开槽打孔3、4。在对应形状尺寸的连接块5上打孔6、7,使其能与石墨槽板上面槽内孔3、4位置对应。将螺丝8、9旋入对应孔中,使连接块5与石墨槽板1、2连接。石墨槽板1、2为上凸下凹的抽屉结构。石墨槽板1、2长度≤3m。石墨槽板1、2的槽型为方形。连接块5为石墨材质。螺丝8、9为石墨材质。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碳化硅陶瓷管烧结用的石墨窑具,包括石墨槽板1、2,在相邻两块石墨槽板1、2连接处的侧面打螺纹孔3、4。在对应形状尺寸的连接块5上打孔6、7,使其能与石墨槽板侧面打孔3、4位置对应。将螺丝8、9旋入对应孔中,使连接块5与石墨槽板1、2连接。石墨槽板1、2为上凸下凹的抽屉结构。石墨槽板1、2长度≤3m。石墨槽板1、2的槽型为半圆形。连接块5为碳碳复合材料材质。螺丝8、9为碳碳复合材料材质。上述是针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应当指出本技术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实例,凡未脱离本技术做出的相似变更和改进,均应包含于本技术的专利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烧结用石墨窑具,其特征在于,该石墨窑具是由单层为拼接结构的石墨槽板堆积而成的多层石墨窑具;每层所述拼接结构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多个石墨槽板;在每层所述拼接结构中,由连接块通过紧固构件将相邻两块石墨槽板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热交换管烧结用石墨窑具,其特征在于,该石墨窑具是由单层为拼接结构的石墨槽板堆积而成的多层石墨窑具;每层所述拼接结构包括相互拼接在一起的多个石墨槽板;在每层所述拼接结构中,由连接块通过紧固构件将相邻两块石墨槽板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窑具,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块石墨槽板的连接处的上表面设有螺纹孔,在所述连接块上的与所述石墨槽板的螺纹孔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对应的螺纹孔,通过将螺丝旋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石墨槽板对应的螺纹孔中,以由所述连接块将相邻两块所述石墨槽板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块石墨槽板的连接处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块的凹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窑具,其特征在于,在相邻两块石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强黄政仁刘学建陈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