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灏专利>正文

一种镜片打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832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片打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左侧贯穿横梁的左侧,并延伸至横梁的外部,螺纹杆位于横梁内腔一端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横梁、螺纹杆、螺纹套、滑孔、调节杆、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起到了对镜片夹紧固定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二电机、第一皮带盘、活动杆、第二皮带盘和皮带,起到了带动镜片旋转,调整打磨角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固定装置通常只起到固定镜片的作用,镜片无法旋转,且打磨角度不能调整,不便于多角度打磨,实用性较差,直接影响打磨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片打磨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镜片加工
,具体为一种镜片打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镜片亦称镜心,是托裱后的画心,适用于夹放在镜框内,故称镜心,其形式横、竖皆可,是一种简易、方便的装式,镜片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树脂镜片、特殊镜片、太空镜片和玻璃镜片,随着近些年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不断上升,对近视镜片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镜片的加工中,通常要先对镜片进行打磨成圆形再进行包装,发往配送点,在打磨中固定装置是相当重要的,其稳定性直接影响成品质量,现有的固定装置通常只起到固定镜片的作用,镜片无法旋转,且打磨角度不能调整,不便于多角度打磨,实用性较差,直接影响打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片打磨固定装置,具备可调整打磨角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固定装置通常只起到固定镜片的作用,镜片无法旋转,且打磨角度不能调整,不便于多角度打磨,实用性较差,直接影响打磨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镜片打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片打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3),所述横梁(3)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左侧贯穿横梁(3)的左侧,并延伸至横梁(3)的外部,所述螺纹杆(4)位于横梁(3)内腔一端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5),所述横梁(3)的底部开设有滑孔(6),所述螺纹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的底部延伸至滑孔(6)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套设有打磨盘(9),所述调节杆(7)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夹块(10),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片打磨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3),所述横梁(3)内腔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左侧贯穿横梁(3)的左侧,并延伸至横梁(3)的外部,所述螺纹杆(4)位于横梁(3)内腔一端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5),所述横梁(3)的底部开设有滑孔(6),所述螺纹套(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的底部延伸至滑孔(6)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套设有打磨盘(9),所述调节杆(7)的右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夹块(10),所述底座(1)顶部的右侧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套设有第一皮带盘(12),所述支柱(2)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灏
申请(专利权)人:丁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