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切极耳除尘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6725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4: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切极耳除尘系统及方法,其中除尘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除尘腔和吸尘管道,除尘腔包括设于其内的下除尘腔室、与该除尘腔室相通的下进尘口和下排尘口、设于下除尘腔室内的风刀以及与风刀相连的第一气嘴,下进尘口处设置有滤网,吸尘管道包括:带有泄压口的吸尘接口管道;以及安装于泄压口处的泄压压力调节盖板。吸尘接口管道包括:内管,间隔套设在该内管外的外管,形成于内管内部的负压内腔,形成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正压外腔,与正压外腔相通的第二气嘴和边角料吹嘴;泄压口与负压内腔相通。本申请这种激光切极耳除尘系统能够以增强吸尘效果,避免粉尘堆积,降低粉尘温度,消除管道燃烧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切极耳除尘系统及方法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切极耳除尘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极片激光切极耳成型过程中,激光切极耳时产生粉尘的处理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激光切极耳产生的粉尘会影响极片的质量,对后续的工艺造成麻烦,对整个电池的生产及使用有安全隐患;会污染空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如果没有处理干净会直接漂浮到空气中,污染空气;降低设备使用寿命,产生的粉尘会直接进入到设备轴承,电气零件等部件里面,损坏部件,降低寿命。目前行业对激光切割位除尘并无好的除尘方法,均采用正面风刀加负压形式除尘,除尘腔离极片长生粉尘的位置较远,除尘效果不好;切割产生的高温粉尘颗粒容易堵塞管道,导致管道起火。目前使用的除尘方式是激光切割工位极片顶部加除尘腔,除尘腔内有正压风刀与负压,在极片移动的方向形成一个流场,但除尘腔吸走粉尘的同时容易把极片切极耳产生的边角料一同吸入到负压腔内,堵塞管道,边角料抖动导致极片偏离焦点,出现切不断粘带;除尘腔离切割位较远,同时低负压,很大程度上影响吸尘,降低管道内负压,管道内风速较慢,粉尘易堵塞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切极耳除尘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除尘腔(100)和吸尘管道(200),所述除尘腔(100)包括设于其内的下除尘腔室(106)、与该除尘腔室相通的下进尘口和下排尘口、设于所述下除尘腔室内的风刀(107)以及与所述风刀相连的第一气嘴(10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尘口处设置有滤网(108);所述吸尘管道(200)包括:带有泄压口的吸尘接口管道(201),其进气端与所述下排尘口相连,其出气端连接主吸尘管道;以及安装于所述泄压口处的泄压压力调节盖板(202);所述吸尘接口管道(201)包括:内管(201a),间隔套设在该内管外的外管(201b),形成于所述内管内部的负压内腔(201c),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切极耳除尘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除尘腔(100)和吸尘管道(200),所述除尘腔(100)包括设于其内的下除尘腔室(106)、与该除尘腔室相通的下进尘口和下排尘口、设于所述下除尘腔室内的风刀(107)以及与所述风刀相连的第一气嘴(104),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尘口处设置有滤网(108);所述吸尘管道(200)包括:带有泄压口的吸尘接口管道(201),其进气端与所述下排尘口相连,其出气端连接主吸尘管道;以及安装于所述泄压口处的泄压压力调节盖板(202);所述吸尘接口管道(201)包括:内管(201a),间隔套设在该内管外的外管(201b),形成于所述内管内部的负压内腔(201c),形成于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的正压外腔(201d),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军袁树信陈强吴学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