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72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壁,所述背板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左右两端、第二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有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设置在固定耳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背板中部位置设有铆柱,所述铆柱中间位置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铆柱底部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在背板上,且所述连接座设置在背板正面上位置,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距离背板背面的顶面的距离为0.5‑1mm,整体结构有效解决了发光面的亮点问题,提高了产品组装的良品率,便于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属于光源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组成背光模组的所有部件中,背板(铁框)是其中重要的结构部件之一,在车载的背光模组结构中,背板上一般都会设计有铆柱的结构,由于在设计上铆柱是完全与背板齐平的,在实际的加工中,铆柱是不会完全与背板水平的,会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工艺在短期内无法改善),但是因为加工精度的问题,在加工过程中无法完全做到,导致在组装过程中,铆柱在一定程度上凸起在背板上,造成紧靠背板的反射膜片也有一定程度的凸起,从而造成发光面的亮点等发光面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有效解决了发光面的亮点问题,提高了产品组装的良品率,便于组装,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壁,所述背板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左右两端、第二侧壁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设有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设置在固定耳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固定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背板中部位置设有铆柱,所述铆柱中间位置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铆柱底部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在背板上,且所述连接座设置在背板正面上位置,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距离背板背面的顶面的距离为0.5-1mm。进一步而言,所述背板、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均为铁质材质,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数目均为两个。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在正面与背板平齐,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在背面的高度均大于背板的高度。进一步而言,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的高度相等。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耳的厚度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厚度的一半,且所述第二侧壁上固定耳设置在第一侧壁上固定耳的顶部。进一步而言,所述固定耳、固定孔的数目均为八个,所述铆柱的数目至少为八个。本技术有益效果: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通过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上的固定耳以及固定孔可以将整体背板安装,通过铆柱以及螺栓将整体结构安装在待安装位置,通过故意将铆柱的高度相对背板的背面下沉0.5-1.0mm,这样在铆柱的加工过程中,即使有些许倾斜也不会影响到组装的过程了,有效解决了发光面的亮点问题,提高了产品组装的良品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铆柱正面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铆柱反面结构图。图中标号:1、背板;2、第一侧壁;3、第二侧壁;4、固定耳;5、固定孔;6、铆柱;7、连接螺纹孔;8、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包括背板1,所述背板1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壁2,所述背板1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壁3,所述第一侧壁2的左右两端、第二侧壁3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耳4,所述固定耳4上设有固定孔5,且所述固定孔5设置在固定耳4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固定孔5内设有内螺纹,通过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上的固定耳4以及固定孔5可以将整体背板1安装,所述背板1中部位置设有铆柱6,所述铆柱6中间位置设有连接螺纹孔7,用于固定连接整体背板1,所述铆柱6底部通过连接座8固定连接在背板1上,且所述连接座8设置在背板1正面上位置,所述连接座8的底部距离背板1背面的顶面的距离为0.5-1mm通过故意将铆柱6的高度相对背板1的背面下沉0.5-1.0mm,这样在铆柱6的加工过程中,即使有些许倾斜也不会影响到组装的过程,有效解决了发光面的亮点问题。更具体而言,所述背板1、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均为铁质材质,所述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的数目均为两个,所述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在正面与背板1平齐,所述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在背面的高度均大于背板1的高度,所述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的高度相等,所述固定耳4的厚度为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厚度的一半,且所述第二侧壁3上固定耳4设置在第一侧壁2上固定耳4的顶部,所述固定耳4、固定孔5的数目均为八个,所述铆柱6的数目至少为八个。本技术改进于: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通过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上的固定耳4以及固定孔5可以将整体背板1安装,通过铆柱6以及螺栓将整体结构安装在待安装位置,通过故意将铆柱6的高度相对背板1的背面下沉0.5-1.0mm,这样在铆柱6的加工过程中,即使有些许倾斜也不会影响到组装的过程了,有效解决了发光面的亮点问题,提高了产品组装的良品率。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包括背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壁(2),所述背板(1)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壁(3),所述第一侧壁(2)的左右两端、第二侧壁(3)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耳(4),所述固定耳(4)上设有固定孔(5),且所述固定孔(5)设置在固定耳(4)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固定孔(5)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背板(1)中部位置设有铆柱(6),所述铆柱(6)中间位置设有连接螺纹孔(7),所述铆柱(6)底部通过连接座(8)固定连接在背板(1)上,且所述连接座(8)设置在背板(1)正面上位置,所述连接座(8)的底部距离背板(1)背面的顶面的距离为0.5‑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包括背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壁(2),所述背板(1)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壁(3),所述第一侧壁(2)的左右两端、第二侧壁(3)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固定耳(4),所述固定耳(4)上设有固定孔(5),且所述固定孔(5)设置在固定耳(4)上的中间位置,所述固定孔(5)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背板(1)中部位置设有铆柱(6),所述铆柱(6)中间位置设有连接螺纹孔(7),所述铆柱(6)底部通过连接座(8)固定连接在背板(1)上,且所述连接座(8)设置在背板(1)正面上位置,所述连接座(8)的底部距离背板(1)背面的顶面的距离为0.5-1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在背光模组中背板铆柱处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第一侧壁(2)、第二侧壁(3)均为铁质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新华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