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式荷载缓和装置
本技术属于结构工程领域荷载缓和体系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式荷载缓和装置。
技术介绍
荷载缓和体系的设计思想是在工程结构中加入一种可动装置,当荷载发生变化时,该可动装置能够自动地发生适应性运动,从而调整结构形态,将结构的内能转换为外能,以适应荷载的变化,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其中在电气工程接触网中荷载缓和装置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现有的荷载缓和装置主要分为四类,分别为滑轮类、弹簧类、杆-簧类、轮-簧类等,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缺点,如缓和范围小、自重大、断线缺乏保护问题、断线处无法快速排查问题,各段拉索位移及周边环境信息未知问题,现有荷载缓和装置无法精确快速的排查故障发生地段,只能机械的进行缓冲工作,在故障发生后导致列车停运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智能式、信息化的荷载缓和装置,随时了解荷载缓和装置工作时的状态,以及装置工作周边环境信息,来解决目前现有荷载缓和装置所遇到的问题,使控制中心对整个线路实时把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接触网荷载缓冲装置存在缓和范围小、季节温差影响大、线路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式荷载缓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主架侧板、右主架侧板和中间连接件组成的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内从前端向后端依次安装有滚轮机构、气压缸、气压泵和蓄电池,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朝向滚轮机构方向设置,所述滚轮机构包括转轴,在转轴上固定有主动滑轮、第一缓冲滑轮和第二缓冲滑轮,所述第一缓冲滑轮和第二缓冲滑轮分布在主动滑轮的两侧,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左主架侧板或右主架侧板转动连接;在主动滑轮上缠绕有主动拉索,在第一缓冲滑轮和第二缓冲滑轮上均缠绕有缓冲拉索,所述主动拉索的自由端用于固定在工程结构上,所述缓冲拉索的自由端固定在活塞杆上,支撑框架的后端设有用于固定在工程结构外部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式荷载缓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左主架侧板、右主架侧板和中间连接件组成的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内从前端向后端依次安装有滚轮机构、气压缸、气压泵和蓄电池,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朝向滚轮机构方向设置,所述滚轮机构包括转轴,在转轴上固定有主动滑轮、第一缓冲滑轮和第二缓冲滑轮,所述第一缓冲滑轮和第二缓冲滑轮分布在主动滑轮的两侧,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左主架侧板或右主架侧板转动连接;在主动滑轮上缠绕有主动拉索,在第一缓冲滑轮和第二缓冲滑轮上均缠绕有缓冲拉索,所述主动拉索的自由端用于固定在工程结构上,所述缓冲拉索的自由端固定在活塞杆上,支撑框架的后端设有用于固定在工程结构外部不动物体上的凸耳;气压泵为气压缸提供气压动力源,蓄电池为气压缸和气压泵工作提供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式荷载缓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芯片,在气压缸内设有压强传感器和活塞杆位移传感器,压强传感器和活塞杆位移传感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文风,杜志豪,朱黎明,王龙轩,贺鹏斐,赵艳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