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型深井泵泵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525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热型深井泵泵壳,旨在提供一种具备隔温效果,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深井泵泵壳,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壳体内设有隔温组件,隔温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层、中层以及内层,所述壳体的内壁和外层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腔体,外层和中层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腔体,中层和内层之间形成有第三环形腔体,第一环形腔体内填充有油,第二环形腔体内填充有水,第三环形腔体内填充有氦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深井泵配件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型深井泵泵壳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井泵配件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隔温型深井泵泵壳。
技术介绍
深井泵泵壳,用于安装泵内各元件。目前,市场上的深井泵泵壳,它包括壳体。传统的深井泵泵壳的结构一般是为了保证对泵内各元件的保护,而不具备隔温效果,因此是一些高温的环境下使用时,因为没有隔温效果,容易导致高温进而泵壳内,从而高温容易影响到深井泵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隔温效果,结构简单,实用性强的深井泵泵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型深井泵泵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温组件,隔温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层、中层以及内层,所述壳体的内壁和外层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腔体,外层和中层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腔体,中层和内层之间形成有第三环形腔体,第一环形腔体内填充有油,第二环形腔体内填充有水,第三环形腔体内填充有氦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内设有隔温组件,为了提高隔温效果,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的隔温组件,并且将隔温组件设置为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层、中层以及内层,使得壳体的内壁和外层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腔体,外层和中层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腔体,以及中层和内层之间形成有第三环形腔体,并且在第一环形腔体内填充有油,第二环形腔体内填充有水,第三环形腔体内填充有氦气,根据上述填充物比热容数据的参考,油的比热容为2000J/(kg·℃),水的比热容为4200J/(kg·℃),氦气的比热容为5190J/(kg·℃),逐渐提高的比热容,提高使得在壳体内形成较好的隔温效果,使得壳体内外形成温差较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二、三环形腔体外均设有填充口,且第一、二环形腔体的填充口处均设有密封堵头,第三环形腔体的填充口处设有充气堵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二、三环形腔体外均设有填充口,且第一、二环形腔体的填充口处均设有密封堵头,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并密封堵头分别与第一或第二环形腔体抵触的连接均采用螺纹可拆卸连接,并且通过在第三环形腔体的填充口处设有充气堵头,以便于充气,提高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堵头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与第一、二环形腔体抵触第一抵触面、与环形槽槽底抵触的第二抵触面以及设置于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之间的弹性件,弹性件的截面呈“S”形状,且密封圈的厚度大于环形槽的槽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堵头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设有密封圈,为了提高密封效果,通过在密封堵头上设置的环形槽,并且设置的密封圈,通过将密封圈设置为包括与环形腔体抵触第一抵触面、与环形槽槽底抵触的第二抵触面以及设置于第一抵触面和第二抵触面之间的弹性件,在密封堵头旋转与第一环形腔体和第二环形腔体连接时会形成作用力,因为密封圈的厚度大于环形槽的槽深,则使得密封圈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进而提高了密封效果,通过进一步的将弹性件的截面呈“S”形状,则进一步的提高弹性效果,确保加强了反向的作用力,提高了密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环形腔体的厚度、第二环形腔体的厚度以及第三环形腔体的厚度三者之间的比值为3: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环形腔体的厚度、第二环形腔体的厚度以及第三环形腔体的厚度三者之间的比值为3:2:1,通过对上述腔体壁厚的控制,首先在形成空腔的同时,对注入物质成本进行了控制,并且通过采用由外往内3:2:1设置第一、二、三环形腔体的厚度,提高了良好的隔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隔热型深井泵泵壳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隔热型深井泵泵壳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隔热型深井泵泵壳实施例密封圈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一种隔热型深井泵泵壳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隔热型深井泵泵壳,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隔温组件,为了提高隔温效果,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的隔温组件,并且将隔温组件设置为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层1、中层2以及内层3,使得壳体的内壁和外层1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腔体10,外层1和中层2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腔体11,以及中层2和内层3之间形成有第三环形腔体12,并且在第一环形腔体10内填充有油,第二环形腔体11内填充有水,第三环形腔体12内填充有氦气,根据上述填充物比热容数据的参考,油的比热容为2000J/(kg·℃),水的比热容为4200J/(kg·℃),氦气的比热容为5190J/(kg·℃),逐渐提高的比热容,提高使得在壳体内形成较好的隔温效果,使得壳体内外形成温差较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二、三环形腔体外均设有填充口,且第一、二环形腔体的填充口处均设有密封堵头4,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并密封堵头4分别与第一、二环形腔体的连接均采用螺纹可拆卸连接,并且通过在第三环形腔体12的填充口处设有充气堵头5,以便于充气,提高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密封堵头4上设有环形槽40,环形槽40内设有密封圈41,为了提高密封效果,通过在密封堵头4上设置的环形槽40,并且设置的密封圈41,通过将密封圈41设置为包括与第一或第二环形腔体抵触抵触第一抵触面410、与环形槽40槽底抵触的第二抵触面411以及设置于第一抵触面410和第二抵触面411之间的弹性件412,在密封堵头4旋转与第一环形腔体10和第二环形腔体11连接时会形成作用力,因为密封圈41的厚度大于环形槽40的槽深,则使得密封圈41在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反向的作用力,进而提高了密封效果,通过进一步的将弹性件412的截面呈“S”形状,则进一步的提高弹性效果,确保加强了反向的作用力,提高了密封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环形腔体10的厚度、第二环形腔体11的厚度以及第三环形腔体12的厚度三者之间的比值为3:2:1,如图1中L1、L2以及L3所示厚度,通过对上述腔体壁厚的控制,首先在形成空腔的同时,对注入物质成本进行了控制,并且通过采用由外往内3:2:1设置第一、二、三环形腔体的厚度,提高了良好的隔温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热型深井泵泵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温组件,隔温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层(1)、中层(2)以及内层(3),所述壳体的内壁和外层(1)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腔体(10),外层(1)和中层(2)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腔体(11),中层(2)和内层(3)之间形成有第三环形腔体(12),第一环形腔体(10)内填充有油,第二环形腔体(11)内填充有水,第三环形腔体(12)内填充有氦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型深井泵泵壳,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温组件,隔温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外层(1)、中层(2)以及内层(3),所述壳体的内壁和外层(1)之间形成有第一环形腔体(10),外层(1)和中层(2)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腔体(11),中层(2)和内层(3)之间形成有第三环形腔体(12),第一环形腔体(10)内填充有油,第二环形腔体(11)内填充有水,第三环形腔体(12)内填充有氦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型深井泵泵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三环形腔体外均设有填充口,且第一、二环形腔体的填充口处均设有密封堵头(4),第三环形腔体(12)的填充口处设有充气堵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平戴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北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