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自动立电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393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自动立电杆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机、保护壳、散热口、连接环、底座、焊接板、螺栓、扶手、更换装置、螺纹杆、螺纹叶片,电机与保护壳相嵌套,焊接板下方设有螺纹杆,更换装置包括按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推杆、卡扣、顶针弹簧、旋转块、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自动立电杆装置,其结构上设有更换装置,通过按动按钮向内,推动其一个卡扣与旋转块进行分离,同时带动相配合的第一齿轮旋转,使其带动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旋转,使相啮合的推杆相右推进,使卡扣顶开顶针弹簧,使卡扣与旋转块分离,将其取出进行更换直径大小不一的螺纹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自动立电杆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自动立电杆装置,属于立电杆领域。
技术介绍
电杆是电的桥梁,让电运输到各个地方,我们常见的电杆有木制电杆,有水泥电杆,它们的高度不一,矗立在平原山间,遍布在人们周围,电杆的铺设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需要人工首先进行挖杆坑,然后用吊车吊住电杆,在人手的扶住配合下,完成电杆的入坑。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452293.7的一种自动立电杆装置,涉及电力施工装置
,包括挖掘机构、筛土机构和立杆机构,挖掘机构包括挖掘仓,在挖掘仓内设有绞龙,在挖掘仓内设有输土传送带,筛土机构包括筛斗,筛斗带有抽拉式底板,筛斗与挖掘仓之间设有杂物通道,在筛土仓的底部设有推土板,立杆机构为立杆仓,在立杆仓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立杆通道,立杆通道的上下端均开口,立杆通道内设有电杆卡固机构,但是该现有技术在立电杆时第一步要进行挖坑进行安放电杆,由于电杆直径大小不一,螺纹杆更换不便,导致挖坑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自动立电杆装置,以解决现有在立电杆时第一步要进行挖坑进行安放电杆,由于电杆直径大小不一,螺纹杆更换不便,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自动立电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电机(1)、保护壳(2)、散热口(3)、连接环(4)、底座(5)、焊接板(6)、螺栓(7)、扶手(8)、更换装置(9)、螺纹杆(10)、螺纹叶片(11),所述电机(1)与保护壳(2)相嵌套,所述更换装置(9)与焊接板(6)相贴合,所述更换装置(9)与连接环(4)同一轴心,所述更换装置(9)与底座(5)同一中心线,所述更换装置(9)与螺纹杆(10)相嵌套,所述螺纹杆(10)与螺纹叶片(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杆(10)与连接环(4)同一中心线,所述螺纹杆(10)与电机(1)同一轴心,所述焊接板(6)下方设有螺纹杆(10),所述更换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自动立电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电机(1)、保护壳(2)、散热口(3)、连接环(4)、底座(5)、焊接板(6)、螺栓(7)、扶手(8)、更换装置(9)、螺纹杆(10)、螺纹叶片(11),所述电机(1)与保护壳(2)相嵌套,所述更换装置(9)与焊接板(6)相贴合,所述更换装置(9)与连接环(4)同一轴心,所述更换装置(9)与底座(5)同一中心线,所述更换装置(9)与螺纹杆(10)相嵌套,所述螺纹杆(10)与螺纹叶片(1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螺纹杆(10)与连接环(4)同一中心线,所述螺纹杆(10)与电机(1)同一轴心,所述焊接板(6)下方设有螺纹杆(10),所述更换装置(9)包括按钮(901)、第一齿轮(902)、第二齿轮(903)、推杆(904)、卡扣(905)、顶针弹簧(906)、旋转块(907)、滑块(908),所述按钮(901)与第一齿轮(902)相连接,所述第一齿轮(902)与第二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义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东佳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