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光线的睡眠舱,属于睡眠舱技术领域。所述睡眠舱包括舱体和设于舱体一侧的舱门,所述舱体的内侧壁包括第一内侧壁、第二内侧壁和第三内侧壁,所述舱门和所述第三内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内侧壁上设有壁灯和可收纳的置物板;所述壁灯包括用于安装光源的第一腔体、用于散热的第二腔体和光线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有挡光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线调节组件的设置,可方便地对光线的明暗进行调节,相较于用电路调节,用结构来调节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且不易发生故障,维护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光线的睡眠舱
本技术涉及一种睡眠舱,尤其涉及可调节光线的睡眠舱,属于睡眠舱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需要一个可以在家以外的场所,尤其工作区域进行短暂的休息,目前,上班族如果需要休息,只能在桌子上趴着睡觉,既不雅观,也不舒服,并且压迫面部神经,对人的身体是极不健康的,在当今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下,共享睡眠舱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的睡眠舱的光线比较单调,生活中会有很多人对于陌生的环境不能很快的适应,对于光的亮度过亮,不适合入睡,而亮度过低,对于怕黑的使用者来说,是不能够安心入睡的,使用者无法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亮度的调节;故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于没有达到最佳的舒适度,使用者并不能达到高质量的睡眠,从而失去了睡眠舱可提供短时间的休息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睡眠舱内光线不能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进行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可调节光线的睡眠舱,通过可转动的特定结构的第一转动盘的设置,可方便地调节光线的明暗。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调节光线的睡眠舱,包括舱体和设于舱体一侧的舱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内侧壁包括第一内侧壁、第二内侧壁和第三内侧壁,所述舱门和所述第三内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内侧壁上设有壁灯和可收纳的置物板;所述壁灯包括用于安装光源的第一腔体、用于散热的第二腔体和光线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有挡光板,所述光线调节组件包括设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上方的调节腔体,所述调节腔体的横截面为圆形,穿过所述调节腔体设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的直径大于所述调节腔体的直径;所述第一转盘可沿所述调节腔体的径向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转盘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第一转盘包括多个扇形面,相邻扇形面上的小孔孔径呈递减或递增变化。需要调节光线时,只需要转动转盘,当小孔孔径相对较大的扇形面转至透光处时,透过的光线就多,亮度就相对较亮,当小孔孔径相对较小的扇形面转动至透光处时,透过的光线就少,亮度就相对暗,使用者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方便地进行亮度的调节。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盘上方对应设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包括多个扇形面,每个扇形面均由彩色透光板制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体上开有多个用于散热的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内侧壁上开有用于收纳置物板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置物板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置物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内侧壁之间铰接,所述置物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内侧壁之间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远离所述第三内侧壁的置物板板面上设有镜子,所述镜子的大小与所述置物板的板面的大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侧壁上设有进风口,用于通入冷风或热风。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侧壁上固定设有靠背,以提高使用者在坐卧时的舒适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光线调节组件的设置,可方便地对光线的明暗进行调节,相较于用电路调节,用结构来调节具有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且不易发生故障,维护成本低的优点;通过转动第一转盘,使光线的明暗达到使用者最舒适状态时,可有助于放松身心,尽快达到入睡状态,提高短时间内的睡眠质量。(2)本技术中,通过第二转盘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光线颜色的改变,如想要具有温暖效果,可将米黄色的扇形面转至透光处,如想要快熟达到睡眠状态,可将蓝色扇形面转至透光处,可根据需要或者心情进行调节,用户体验度更佳。(3)本技术中,由于整个壁灯的体积有限,为了方便散热,在第二腔体上开有多个通孔。(4)本技术通过凹槽的设置,可实现置物板的收纳,提高整体空间利用率和美观性,另外,在置物板的一个板面上设有镜子,既满足使用需求,又可提高各个功能单元的紧凑性、美观性,提高用户体验度。附图说明图1为置物架处于收纳状态时,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置物架处于使用状态时,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置物架处于收纳状态时,置物架、凹槽和镜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壁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转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转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舱体,101-第一内侧壁,102-第二内侧壁,103-第三内侧壁,2-舱门,3-壁灯,301-第一腔体,302-第二腔体,303-光线调节组件,3031-调节腔体,3032-第一转盘,3033-小孔,304-挡光板,4-置物板,5-第二转盘,6-透明板,7-通孔,8-凹槽,9-镜子,10-进风口,11-靠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可调节光线的睡眠舱,包括舱体1和设于舱体一侧的舱门2,其特征在于:舱体1的内侧壁包括第一内侧壁101、第二内侧壁102和第三内侧壁103,舱门2和第三内侧壁103相对设置;第三内侧壁103上设有壁灯3和可收纳的置物板4;具体来说,壁灯3包括用于安装光源的第一腔体301、用于散热的第二腔体302和光线调节组件303,以及设于光线调节组件上方的灯罩,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的截面为半圆形,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之间设有挡光板304,光线调节组件303包括设于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上方的调节腔体3031,调节腔体3031的横截面为圆形,穿过调节腔体3031设有第一转盘3032,第一转盘3032的直径大于调节腔体3031的直径;第一转盘3032可沿调节腔体3031的径向进行转动,第一转盘3032上设有多个小孔3033,第一转盘3032有4扇形面,从第一个扇形面到第四个扇形面的小孔3033孔径呈递减的变化。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提高灯颜色的多变性,提高用户体验度,第一转盘3032上方对应设有第二转盘5,第二转盘5包括多个扇形面,每个扇形面均由彩色透光板6制成,本实施例的透光板由塑料制成,由透明树脂加一定量的颜料制成,具有一定的透光性。本实施例中,第二腔体302上开有多个用于散热的通孔7。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第三内侧壁103上开有用于收纳置物板4的凹槽8,凹槽8与置物板4的形状相适配;置物板4的下端与第三内侧壁103之间铰接,置物板4的上端与第三内侧壁103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凹槽的侧壁设有密封橡胶条,需要将置物板收纳置凹槽时,直接将置物板推置凹槽内,橡胶条起到加大阻力的作用,从而防止置物板落下,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置物板的一端与凹槽内部分离即可。为了提高睡眠舱的实用性,并具有美观性,在远离第三内侧壁103的置物板4板面上设有镜子9,镜子9的大小与置物板4的板面的大小相同。本实施例中,第一内侧壁101上设有进风口10。本实施例中,第二内侧壁102上固定设有靠背1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光线的睡眠舱,包括舱体(1)和设于舱体一侧的舱门(2),其特征在于:舱体(1)的内侧壁包括第一内侧壁(101)、第二内侧壁(102)和第三内侧壁(103),所述舱门(2)和所述第三内侧壁(103)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内侧壁(103)上设有壁灯(3)和可收纳的置物板(4);所述壁灯(3)包括用于安装光源的第一腔体(301)、用于散热的第二腔体(302)和光线调节组件(303),所述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之间设有挡光板(304),所述光线调节组件(303)包括设于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上方的调节腔体(3031),所述调节腔体(3031)的横截面为圆形,穿过所述调节腔体(3031)设有第一转盘(3032),第一转盘(3032)的直径大于所述调节腔体(3031)的直径;所述第一转盘(3032)可沿所述调节腔体(3031)的径向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转盘(3032)上设有多个小孔(3033),所述第一转盘(3032)包括多个扇形面,相邻扇形面上的小孔(3033)孔径呈递减或递增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光线的睡眠舱,包括舱体(1)和设于舱体一侧的舱门(2),其特征在于:舱体(1)的内侧壁包括第一内侧壁(101)、第二内侧壁(102)和第三内侧壁(103),所述舱门(2)和所述第三内侧壁(103)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内侧壁(103)上设有壁灯(3)和可收纳的置物板(4);所述壁灯(3)包括用于安装光源的第一腔体(301)、用于散热的第二腔体(302)和光线调节组件(303),所述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的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之间设有挡光板(304),所述光线调节组件(303)包括设于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上方的调节腔体(3031),所述调节腔体(3031)的横截面为圆形,穿过所述调节腔体(3031)设有第一转盘(3032),第一转盘(3032)的直径大于所述调节腔体(3031)的直径;所述第一转盘(3032)可沿所述调节腔体(3031)的径向进行转动,所述第一转盘(3032)上设有多个小孔(3033),所述第一转盘(3032)包括多个扇形面,相邻扇形面上的小孔(30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戒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