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废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废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技术介绍
当前,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的热点问题,CO2是对温室效应贡献最大的人为温室气体。在众多CO2捕集技术中,化学吸收技术因其捕集效率高和适应性好,是目前最具大规模捕集CO2潜力的技术路线之一。但是,在利用化学吸收技术捕集二氧化碳过程中,贫液的温度和解吸塔顶蒸汽的温度较高,蕴含大量的废热,目前大部分废热被循环冷却水带走;如果这部分潜热能够充分的回收利用,可有效降低系统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废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能够充分回收废热,降低能量损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废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包括:吸收塔、富液泵、烟气换热器、烟气冷却器、解吸塔、贫富液换热器、解吸气换热器、凝结水换热器以及多级换热器。吸收塔包括:吸收塔第一入口,位于吸收塔的下部;吸收塔第二入口,位于吸收塔的上部,供贫液流入;吸收塔第一出口,位于吸收塔的底部,供富液流出;吸收塔第二出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废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1),包括:吸收塔第一入口(11A1),位于吸收塔(11)的下部;吸收塔第二入口(11A2),位于吸收塔(11)的上部,供贫液流入;吸收塔第一出口(11B1),位于吸收塔(11)的底部,供富液流出;吸收塔第二出口(11B2),位于吸收塔(11)的顶部;富液泵(12),包括:富液泵入口(12A),连通吸收塔第一出口(11B1);富液泵出口(12B);烟气换热器(13),包括:烟气换热器第一入口(13A1),供外部的带有二氧化碳的烟气进入;烟气换热器第二入口(13A2),连通富液泵出口(12B);烟气换热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废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1),包括:吸收塔第一入口(11A1),位于吸收塔(11)的下部;吸收塔第二入口(11A2),位于吸收塔(11)的上部,供贫液流入;吸收塔第一出口(11B1),位于吸收塔(11)的底部,供富液流出;吸收塔第二出口(11B2),位于吸收塔(11)的顶部;富液泵(12),包括:富液泵入口(12A),连通吸收塔第一出口(11B1);富液泵出口(12B);烟气换热器(13),包括:烟气换热器第一入口(13A1),供外部的带有二氧化碳的烟气进入;烟气换热器第二入口(13A2),连通富液泵出口(12B);烟气换热器第一出口(13B1);烟气换热器第二出口(13B2);烟气冷却器(14),包括:烟气冷却器第一入口(14A1),连通烟气换热器第一出口(13B1);烟气冷却器第一出口(14B1),连通吸收塔第一入口(11A1);烟气冷却器第二入口(14A2),供外部的冷却水流入;烟气冷却器第二出口(14B2),供冷却水流出;解吸塔(15),包括:解吸塔第一出口(15B1),位于解吸塔(15)的底部;解吸塔第二出口(15B2),位于解吸塔(15)的顶部;贫富液换热器(16),包括: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16A1),连通烟气换热器第二出口(13B2);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16A2),连通解吸塔第一出口(15B1);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16B1);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16B2);解吸气换热器(17),包括:解吸气换热器第一入口(17A1),连通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16B1);解吸气换热器第二入口(17A2),连通解吸塔第二出口(15B2);解吸气换热器第一出口(17B1);解吸气换热器第二出口(17B2);凝结水换热器(18),包括:凝结水换热器第一入口(18A1),连通解吸气换热器第一出口(17B1);凝结水换热器第二入口(18A2),供凝结水流入;凝结水换热器第一出口(18B1);凝结水换热器第二出口(18B2),供凝结水流出;多级换热器(19),各级换热器(19)包括:级换热器第一入口(19A1),连通凝结水换热器第一出口(18B1);级换热器第二入口(19A2);级换热器第一出口(19B1),连通解吸塔(15);级换热器第二出口(19B2);其中,外部的带有二氧化碳的烟气经由烟气换热器第一入口(13A1)进入烟气换热器(13)进行热交换以放热降温,并经由烟气换热器第一出口(13B1)、烟气冷却器第一入口(14A1)进入烟气冷却器(14),烟气冷却器(14)中的烟气与经由烟气冷却器第二入口(14A2)进入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烟气放热降温然后经由烟气冷却器第一出口(14B1)、吸收塔第一入口(11A1)进入吸收塔(11),烟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经由吸收塔第二入口(11A2)喷淋而下的贫液逆流接触,贫液吸收二氧化碳变为富液,其余的未被吸收的烟气经由吸收塔第二出口(11B2)排出;富液经由吸收塔第一出口(11B1)、富液泵入口(12A)进入富液泵(12),然后经由富液泵出口(12B)、烟气换热器第二入口(13A2)进入烟气换热器(13)并与外部的带有二氧化碳的烟气进行热交换,富液吸热升温;然后富液经由烟气换热器第二出口(13B2)、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入口(16A1)进入贫富液换热器(16)进行热交换以吸热升温;然后富液经由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16B1)、解吸气换热器第一入口(17A1)进入解吸气换热器(17)进行热交换以吸热升温;之后富液经由解吸气换热器第一出口(17B1)、凝结水换热器第一入口(18A1)进入凝结水换热器(18)进行热交换以吸热升温;再之后富液经由凝结水换热器第一出口(18B1)、各级换热器(19)的级换热器第一入口(19A1)进入各级换热器(19)中进行热交换以吸热升温;吸热升温后的富液经由各级换热器(19)的级换热器第一出口(19B1)进入解吸塔(15)中进行解吸;流入解吸塔(15)中的富液经由解吸塔(15)解吸成贫液和含二氧化碳的产品气;贫液经由解吸塔第一出口(15B1)、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入口(16A2)进入贫富液换热器(16)中并与贫富液换热器(16)中的富液进行热交换以放热降温,然后贫液经由贫富液换热器第二出口(16B2)以及吸收塔第二入口(11A2)进入吸收塔(11)中循环利用;产品气经由解吸塔第二出口(15B2)以及解吸气换热器第二入口(17A2)进入解吸气换热器(17)以与经由贫富液换热器第一出口(16B1)、解吸气换热器第一入口(17A1)进入解吸气换热器(17)的富液进行热交换以放热降温,之后产品气经由解吸气换热器第二出口(17B2)、各级换热器(19)的级换热器第二入口(19A2)进入各级换热器(19)并进行热交换以放热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废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解吸塔(15)还包括:解吸塔第一入口(15A1),位于解吸塔(15)的上部;解吸塔第二入口(15A2),位于解吸塔(15)的中部;各个级换热器第一出口(19B1)连通解吸塔第一入口(15A1)和解吸塔第二入口(15A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废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解吸塔(15)还包括:解吸塔第三入口(15A3);基于废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还包括:第一产品气冷却器(20),包括:第一产品气冷却器第一入口(20A1),连通解吸气换热器第二出口(17B2);第一产品气冷却器第二入口(20A2),供冷却水进入;第一产品气冷却器第一出口(20B1);第一产品气冷却器第二出口(20B2),供冷却水流出;产品气分离器(21),包括:产品气分离器入口(21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诗建,李清方,张新军,张慧,吴寒,陆胤君,于惠娟,王书平,刘海丽,董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节能环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