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保护层控制的模板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36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保护层控制的模板紧固装置,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紧固装置本体,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下端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有锁紧螺母,紧固装置本体设为凹形结构,第一模板通过锁紧螺母固定连接于紧固装置本体凹形结构的一侧,紧固装置本体底部设有滑槽,第二模板设于滑槽上方,第二模板后侧连接有压盘,压盘上连接有螺旋杆,螺旋杆穿过紧固装置本体凹形结构的另一侧设置,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边缘均设有连接榫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靠近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内侧面一端的连接榫沿上开设有榫沿连接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凹形结构的紧固装置,实现了对模板的锁紧加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凝土保护层控制的模板紧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保护层控制的模板紧固装置,属于混凝土保护层控制

技术介绍
在钢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最外面必须要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包裹,即混凝土保护层,而要形成这个保护层的浇筑必须使用到支护模板,而现有技术中,对于模板的紧固都是采用从两块模板中间穿设连接杆,从而达到两块模板的紧固,浇筑完成后再抽出连接杆,最后在连接杆形成的孔洞内添加混凝土,从而形成混凝土保护层,这种模板紧固方式使得混凝土保护层不稳定,而且保护层形成面较小,只适用于小面积的混凝土保护层的模板紧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保护层控制的模板紧固装置,本技术通过设置紧固装置本体,改变了以往穿过两块模板形成紧固装置的方式,使得混凝土保护层形成过程更为简单,而且形成的保护层也更为稳定,可以适用于大面积大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用于混凝土保护层控制的模板紧固装置,包括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和紧固装置本体,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下端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锁紧螺母,所述紧固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混凝土保护层控制的模板紧固装置,包括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和紧固装置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下端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上设有锁紧螺母(5),所述紧固装置本体(3)设为凹形结构,所述第一模板(1)通过锁紧螺母(5)固定连接于紧固装置本体(3)凹形结构的一侧,所述紧固装置本体(3)底部设有滑槽(6),所述第二模板(2)设于滑槽(6)上方,所述第二模板(2)后侧连接有压盘(7),所述压盘(7)上连接有螺旋杆(8),所述螺旋杆(8)穿过紧固装置本体(3)凹形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边缘均设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保护层控制的模板紧固装置,包括第一模板(1)、第二模板(2)和紧固装置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的下端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所述连接块(4)上设有锁紧螺母(5),所述紧固装置本体(3)设为凹形结构,所述第一模板(1)通过锁紧螺母(5)固定连接于紧固装置本体(3)凹形结构的一侧,所述紧固装置本体(3)底部设有滑槽(6),所述第二模板(2)设于滑槽(6)上方,所述第二模板(2)后侧连接有压盘(7),所述压盘(7)上连接有螺旋杆(8),所述螺旋杆(8)穿过紧固装置本体(3)凹形结构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边缘均设有连接榫沿(9),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靠近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内侧面一端的连接榫沿(9)上开设有榫沿连接螺孔(10),所述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上远离第一模板(1)和第二模板(2)内侧面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玉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