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鲍晓辉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355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包括固定板、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第一大通孔、小通孔、第二大通孔、固定盘以及纵向杆,固定板设置在组装主体上侧,第一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板下端面右侧,第二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板下端面左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脚手架固定起来较为麻烦,步骤繁多的问题,第一大通孔开设在固定盘内部右侧,小通孔开设在组装主体内部上侧,第二大通孔开设在固定盘内部左侧,固定盘安装在组装主体环形侧面,纵向杆安装在组装主体下端面,该设计解决了原有脚手架在高度较高的地方使用时安装者会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使用简便,组装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
本技术是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建筑作业时需要搭建的作业平台。是一种能方便建筑施工的工作必须品。连接管子搭建脚手架,在不同高度使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脚手架安装不够便捷,在高度较高的地方使用时安装者会费时费力,同时现有的脚手架固定起来较为麻烦,步骤繁多,在多次安装后会使安装者急躁降低安装速度等,现在急需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使用简便,组装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包括固定机构、组装主体、便捷组装机构以及支撑板,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组装主体上侧,所述便捷组装机构设置在组装主体环形侧面,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组装主体上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把手、固定板、第一固定柱、小固定柱以及第二固定柱,所述把手设置在固定板上端面,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组装主体上侧,所述第一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板下端面右侧,所述小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板下端面中间,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包括固定机构、组装主体、便捷组装机构以及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组装主体上侧,所述便捷组装机构设置在组装主体环形侧面,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组装主体上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把手、固定板、第一固定柱、小固定柱以及第二固定柱,所述把手设置在固定板上端面,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组装主体上侧,所述第一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板下端面右侧,所述小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板下端面中间,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板下端面左侧;所述便捷组装机构包括横向杆、第一大通孔、小通孔、第二大通孔、固定盘以及纵向杆,所述横向杆设置在组装主体后端面,所述第一大通孔开设在固定盘内部右侧,所述小通孔开设在组装主体内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脚手架,包括固定机构、组装主体、便捷组装机构以及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组装主体上侧,所述便捷组装机构设置在组装主体环形侧面,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组装主体上侧;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把手、固定板、第一固定柱、小固定柱以及第二固定柱,所述把手设置在固定板上端面,所述固定板设置在组装主体上侧,所述第一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板下端面右侧,所述小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板下端面中间,所述第二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板下端面左侧;所述便捷组装机构包括横向杆、第一大通孔、小通孔、第二大通孔、固定盘以及纵向杆,所述横向杆设置在组装主体后端面,所述第一大通孔开设在固定盘内部右侧,所述小通孔开设在组装主体内部上侧,所述第二大通孔开设在固定盘内部左侧,所述固定盘安装在组装主体环形侧面,所述纵向杆安装在组装主体下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鲍晓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