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遮阳的幕墙结构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外遮阳的幕墙结构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幕墙结构中,由于玻璃幕墙的自重以及横向风载的问题,对于玻璃幕墙的支承始终是结构设计的难点,尤其是对大跨度、大空间的玻璃幕墙,现有支承结构无法满足其支承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满足大跨度、大空间玻璃幕墙对支承结构要求,具有较好抗风能力及遮阳作用的外遮阳的幕墙结构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外遮阳的幕墙结构系统,包括若干玻璃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上下相邻的玻璃面板之间设置有横向布置的遮阳抗风构件,所述遮阳抗风构件的后端与压板连接并用于支承玻璃面板,所述遮阳抗风构件的前端向玻璃面板外侧伸出,所述遮阳抗风构件两端分别与左右基础结构连接,若干遮阳抗风构件通过多根竖向布置的预应力拉索连接,所述预应力拉索两端与上下基础结构连接,在左右相邻的玻璃面板之间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吊杆,所述吊杆下端穿过遮阳抗风构件的后端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吊杆上端与上基础结构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外遮阳的幕墙结构系统,其所述遮阳抗风构件为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遮阳的幕墙结构系统,包括若干玻璃面板(1),其特征在于:在上下相邻的玻璃面板(1)之间设置有横向布置的遮阳抗风构件(2),所述遮阳抗风构件(2)的后端与压板(15)连接并用于支承玻璃面板(1),所述遮阳抗风构件(2)的前端向玻璃面板(1)外侧伸出,所述遮阳抗风构件(2)两端分别与左右基础结构连接,若干遮阳抗风构件(2)通过多根竖向布置的预应力拉索(3)连接,所述预应力拉索(3)两端与上下基础结构连接,在左右相邻的玻璃面板(1)之间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吊杆(4),所述吊杆(4)下端穿过遮阳抗风构件(2)的后端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吊杆(4)上端与上基础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遮阳的幕墙结构系统,包括若干玻璃面板(1),其特征在于:在上下相邻的玻璃面板(1)之间设置有横向布置的遮阳抗风构件(2),所述遮阳抗风构件(2)的后端与压板(15)连接并用于支承玻璃面板(1),所述遮阳抗风构件(2)的前端向玻璃面板(1)外侧伸出,所述遮阳抗风构件(2)两端分别与左右基础结构连接,若干遮阳抗风构件(2)通过多根竖向布置的预应力拉索(3)连接,所述预应力拉索(3)两端与上下基础结构连接,在左右相邻的玻璃面板(1)之间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吊杆(4),所述吊杆(4)下端穿过遮阳抗风构件(2)的后端部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吊杆(4)上端与上基础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遮阳的幕墙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抗风构件(2)为整体结构的铝合金型材,所述预应力拉索(3)直接穿过遮阳抗风构件(2)的前端部,所述遮阳抗风构件(2)通过索夹(5)与预应力拉索(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遮阳的幕墙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阳抗风构件(2)的两端分别通过转接件(6)与左右基础结构连接,所述遮阳抗风构件(2)至少一端的转接件(6)上设置有沿横向布置的转接件长条孔(6a)。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遮阳的幕墙结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拉索(3)的上端通过钢索固定件(7)与上基础结构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拉索(3)的下端通过钢索调节件(8)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兵利,董彪,张瑜,杨洪智,冼庆军,邱小勇,刘艺,钱方,张文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