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医用人工鼻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鼻,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医用人工鼻。
技术介绍
人工鼻是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器械,用于一些因外伤或其他病变形成鼻缺损的患者,常需要在病人的气管处进行切口手术,用导管引出进行呼吸,然而现有人工鼻并不具备对吸入肺部的空气进行加热和湿化的功能,甚至部分人工鼻连过滤的功能都不具备,无形之中就丢失了人体呼吸系统的首道防线,一方面影响患者的呼吸舒适度,容易引发咳嗽,另一方面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具备过滤、加热、加湿功能的多功能医用人工鼻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多功能医用人工鼻,包括穿设在病人气管中的外管,外管内穿设有内管,内管伸出外管的一端连接有管道连接装置,在管道连接装置的下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空气湿化加热装置,空气湿化加热装置呈圆柱状,且自下而上分别设有过滤层、加热层、加湿层,过滤层包括形状呈管状的第一外圈,第一外圈的内部设有过滤网,第一外圈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外圈,在第二外圈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第二外圈内部分为加热层和加湿层,隔板位于加热层的一侧设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医用人工鼻,包括穿设在病人气管中的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内穿设有内管(2),所述内管(2)伸出外管(1)的一端连接有管道连接装置,在所述管道连接装置的下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空气湿化加热装置,所述空气湿化加热装置呈圆柱状,且自下而上分别设有过滤层、加热层、加湿层,所述过滤层包括形状呈管状的第一外圈(16),所述第一外圈(16)的内部设有过滤网(17),所述第一外圈(16)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外圈(18),在所述第二外圈(18)内部设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将第二外圈(18)内部分为加热层和加湿层,所述隔板(19)位于加热层的一侧设有加热丝(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医用人工鼻,包括穿设在病人气管中的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内穿设有内管(2),所述内管(2)伸出外管(1)的一端连接有管道连接装置,在所述管道连接装置的下端通过导管连接有空气湿化加热装置,所述空气湿化加热装置呈圆柱状,且自下而上分别设有过滤层、加热层、加湿层,所述过滤层包括形状呈管状的第一外圈(16),所述第一外圈(16)的内部设有过滤网(17),所述第一外圈(16)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外圈(18),在所述第二外圈(18)内部设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将第二外圈(18)内部分为加热层和加湿层,所述隔板(19)位于加热层的一侧设有加热丝(21),隔板(19)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20),在所述第二外圈(18)的内壁上且位于隔板(19)与滤网之间设有向加热丝(21)供电的电源(22),在所述第二外圈(18)的外侧设有控制电源(22)的开关(23),通过控制开关(23)能利用电源(22)对加热丝(21)进行加热;在所述隔板(19)位于加湿层的一侧延伸有与出气孔(20)连通的加湿管(25),所述加湿管(25)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加湿孔(26),在所述第二外圈(18)内部的加湿层中嵌入有吸水海绵(27),所述吸水海绵(27)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板(28)与下板(29),所述上板(28)、吸水海绵(27)、下板(29)上均开设有与加湿管(25)相配合的过孔(30),所述第二外圈(18)的上端螺纹配合有端盖(31),所述端盖(31)的上端通过导管与管道连接装置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人工鼻,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连接装置包括与内管(2)连接的第一旋钮(3)和通过导管与端盖(31)上端连接的第二旋钮(11),所述第一旋钮(3)的侧面设有第一凸台(7),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萍,陈曦,许涛,袁静,高俊芳,朱艳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