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271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包括管体、设于管体一端的进水口、设于管体另一端的出水口、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管体中的用于隔开进水口和出水口的转动件、开设于转动件中的用于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第一通孔、设于转动件的外侧周部和管体的内侧周部之间的与进水口连通第二通孔、设于转动件靠近出水口一端的导流槽;导流槽分别与第二通孔和出水口连通,用于将第二通孔中流出的水流导向出水口,并带动转动件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水流在流出的过程中由于旋转离心力的作用向外甩动并相互撞击形成雾状水流,对马桶进行预湿润,耗水量较少,且清洁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智能马桶一般为陶瓷主体,陶瓷表面在干燥的情况下,容易沾染污秽残留物,不易冲洗干净。因此需要在使用前对马桶进行预湿润。现有的解决方法一般是采用喷头,由于需要对陶瓷面整体进行喷冲,喷头的耗水量较大,对水资源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能够喷出水雾对马桶进行预湿润,耗水量较少,且清洁效果较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包括管体、设于所述管体一端的进水口、设于所述管体另一端的出水口、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管体中的用于隔开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转动件、开设于所述转动件中的用于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第一通孔、设于所述转动件的外侧周部和所述管体的内侧周部之间的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第二通孔、设于所述转动件靠近所述出水口一端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分别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出水口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二通孔中流出的水流导向所述出水口,并带动所述转动件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优选地,所述转动件沿远离所述进水口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凸起、转动本体、环形凸起,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转动本体上,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转动本体和所述管体之间,所述导流槽开设于所述环形凸起上。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抵设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内侧,所述环形凸起抵设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内侧,所述出水口在所述转动本体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环形凸起在所述转动本体上的正投影中。更优选地,所述转动本体、所述环形凸起、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出水口同轴分布。优选地,所述管体、所述转动件、所述第一通孔、所述出水口同轴分布。优选地,所述导流槽的槽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通孔径向截面的切线方向,且所述导流槽的槽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轴向。优选地,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端管、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端管中的第二端管,所述进水口设于所述第一端管上,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二端管上,所述第二端管中开设有柱形腔体,所述转动件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柱形腔体中。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转动件的外侧周部和所述柱形腔体的内侧周部之间,所述第二通孔为弓形。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分布在所述转动件的两侧;对应的,所述导流槽也有两个。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通过设置转动件和导流槽,水流在从第二通孔通过导流槽流向出水口的过程中,水流在导流槽中的冲击力带动转动件整体转动,使水流在流出的过程中由于旋转离心力的作用向外甩动并相互撞击形成雾状水流,对马桶进行预湿润,耗水量较少,且清洁效果较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第一端管和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第二端管和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进水口;2、出水口;3、转动件;31、第一凸起;32、转动本体;33、环形凸起;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导流槽;7、第一端管;8、第二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3所示,上述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包括管体、设于管体一端的进水口1、设于管体另一端的出水口2、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管体中的用于隔开进水口1和出水口2的转动件3。在本实施例中,管体包括第一端管7、部分穿设于第一端管7中的第二端管8,进水口1设于第一端管7上,出水口2设于第二端管8上,第二端管8中开设有柱形腔体,转动件3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该柱形腔体中。该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还包括开设于转动件3中的用于连通进水口1和出水口2的第一通孔4、设于转动件3的外侧周部和管体的内侧周部之间的一端与进水口1连通的第二通孔5、设于转动件3靠近出水口2一端的导流槽6。该导流槽6,分别与第二通孔5的另一端和出水口2连通,用于将第二通孔5中流出的水流导向出水口2,并在水流对槽边的冲击力下带动转动件3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管体、转动件3、第一通孔4、出水口2同轴分布。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5位于转动件3的外侧周部和柱形腔体的内侧周部之间,第二通孔5为弓形。第二通孔5有两个,大小相同且相互对称的分布在转动件3的两侧;对应的,导流槽6也有两个,分别与两个第二通孔5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沿远离进水口1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凸起31、转动本体32、环形凸起33。第一凸起31为两块对称分布的弓形凸起,用于抵触管体靠近进水口1的一端内侧面,以留出水流从进水口1流向第一通孔4和第二通孔5的间隙。第一通孔4开设于转动本体32上,直接连通进水口1和出水口2。第二通孔5位于转动本体32的外侧周部和管体的内侧周部之间。导流槽6开设于环形凸起33上,环形凸起33抵设于管体靠近出水口2的一端内侧面。出水口2在转动本体32上的正投影位于环形凸起33在转动本体32上的正投影中,通过这个设置,使水流只能从环形凸起33中流向出水口2。显然,第一通孔4靠近出水口2的一端应位于环形凸起33中。环形凸起33与第一通孔4同轴分布。导流槽6的槽向平行于第一通孔4径向截面的切线方向,且导流槽6的槽向垂直于第一通孔4的轴向。通过这个设置,使水流在从导流槽6中经过时撞击槽边,能够以较大的撞击力引导转动件3整体转动。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水流从进水口1进入管体后,一路从第一通孔4流向出水口2,另一路则从第二通孔5和导向槽流向出水口2,水流在流经导向槽时,撞击槽边和环形凸起33,使转动件3整体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水流在环形凸起33中旋转并相互撞击,在流出出水口2的过程中由于旋转离心力的作用向外甩动形成雾状水流,对马桶进行预湿润。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设于所述管体一端的进水口、设于所述管体另一端的出水口、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管体中的用于隔开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转动件、开设于所述转动件中的用于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第一通孔、设于所述转动件的外侧周部和所述管体的内侧周部之间的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第二通孔、设于所述转动件靠近所述出水口一端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分别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出水口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二通孔中流出的水流导向所述出水口,并带动所述转动件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设于所述管体一端的进水口、设于所述管体另一端的出水口、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的设于所述管体中的用于隔开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转动件、开设于所述转动件中的用于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第一通孔、设于所述转动件的外侧周部和所述管体的内侧周部之间的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第二通孔、设于所述转动件靠近所述出水口一端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分别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出水口连通,用于将所述第二通孔中流出的水流导向所述出水口,并带动所述转动件绕自身轴心线方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沿远离所述进水口的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凸起、转动本体、环形凸起,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转动本体上,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转动本体和所述管体之间,所述导流槽开设于所述环形凸起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马桶的预湿润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抵设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内侧,所述环形凸起抵设于所述管体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端内侧,所述出水口在所述转动本体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环形凸起在所述转动本体上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海波孙健蒋万
申请(专利权)人:科堡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