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消痤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232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肺消痤丸,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枇杷叶(炙)52‑55份、蝉蜕42‑44份、紫花地丁85‑88份、蒲公英86‑89份、白鲜皮44‑48份、黄芩44‑48份、黄柏43‑45份、丹参43‑45份、红花45‑48份、茯苓52‑55份、泽泻45‑48份、甘草27‑29份、蜂蜜。本发明专利技术质量稳定、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清肺燥湿,解毒化瘀等功能,能够有效的治疗粉刺和痤疮,同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汤剂需要自行煎煮,不便于携带,不方便患者用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肺消痤丸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清肺消痤丸。
技术介绍
清肺消痤丸是用来治疗粉刺和痤疮的方剂,制剂采用丸剂剂型,据国外研究报道,痤疮虽然是一种皮肤病,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常被忽视,在青少年中,痤疮发病率高达85%,痤疮患者也容易情绪低落,易于焦虑和愤怒,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运动、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目前,国内正在进行痤疮患者心理社会方面的研究。目前痤疮治疗的药物和方法很多,但又存在选择药物缺乏针对性,由于对痤疮的发病机制和过程了解不够,对临床皮损相应的病理生理基础理解不深,因而部分医生在选择药物时有很大盲目性和随意性,如粉刺为主时选用抗生素,而炎性损害明显时仍单独应用维A酸制剂等,由于患者对本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人在治疗早期都服用过西药,虽能缓解一时痛苦,但治标不治本,又找不到一个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无毒副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通过专家组多年的潜心研究和反复临床试验,在不断改进筛选的基础上,专家组认为痤疮为热、湿、血相互凝结而成的有形实体,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导致皮脂腺的活跃,同时性成熟期者皮脂腺分泌显著增加,因皮脂腺的活动受内分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肺消痤丸,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枇杷叶(炙)52‑55份、蝉蜕42‑44份、紫花地丁85‑88份、蒲公英86‑89份、白鲜皮44‑48份、黄芩44‑48份、黄柏43‑45份、丹参43‑45份、红花45‑48份、茯苓52‑55份、泽泻45‑48份、甘草27‑29份、蜂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肺消痤丸,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枇杷叶(炙)52-55份、蝉蜕42-44份、紫花地丁85-88份、蒲公英86-89份、白鲜皮44-48份、黄芩44-48份、黄柏43-45份、丹参43-45份、红花45-48份、茯苓52-55份、泽泻45-48份、甘草27-29份、蜂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肺消痤丸,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枇杷叶(炙)52份、蝉蜕42份、紫花地丁85份、蒲公英86份、白鲜皮44份、黄芩44份、黄柏43份、丹参43份、红花45份、茯苓52份、泽泻45份、甘草27份、蜂蜜。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肺消痤丸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制备:根据国药标准选取高品质的枇杷叶(炙)、蝉蜕、紫花地丁、蒲公英、白鲜皮、黄芩、黄柏、丹参、红花、茯苓、泽泻、甘草、蜂蜜;S2:原料粉碎、研磨:将S1中所述的枇杷叶(炙)、蝉蜕、紫花地丁、蒲公英、白鲜皮、黄芩、黄柏、丹参、红花、茯苓、泽泻和甘草按比例投料,进行混合粉碎并研磨,得到混合粉末;S3:筛选:将S2中所述的混合粉末进行筛选,得到净粉;S4:炼制蜂蜜:将S1中所述的蜂蜜分三次加热炼制,得到含水量在10%以下的老蜜;S5:造粒:将S3中所述的净粉中加入适量的S4中所述的老蜜撮条制丸,得到清肺消痤丸成品;S6:清肺消痤丸成品的药性检测:将S5中所述的清肺消痤丸成品分成三个批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婉汝赵文贤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惠福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