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道用溢流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23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涵道用溢流池,包括箱涵、连接池,所述箱涵至少设置两个,且所有箱涵并排式埋于地下,每一个箱涵分别通过各自单独的溢流暗涵与连接池单独连通。所有的溢流暗涵相互不连通,且所处的高度相同。所述箱涵的两端连接输水管道,输水管道外壁与箱涵的接触位置设置止水带。所述箱涵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其中进水端设置进人孔,所述箱涵还开设通气孔,通气孔连接露出地面的通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每个箱涵内水流溢流时互不影响,水通过溢流暗涵进入侧壁连接池,汇总流入下游侧河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涵道用溢流池
本技术涉及水利
,具体地说是涵道用溢流池。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水利施工中应用到的涵道需要配备溢流池,但目前涵道一般是多个并列的箱涵一起埋入地下,各个箱涵无法实现独立控制各个箱涵的溢流,且箱涵间溢流水位相互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涵道用溢流池,每个箱涵内水流溢流时互不影响,水通过溢流暗涵进入侧壁连接池,汇总流入下游侧河道。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涵道用溢流池,包括箱涵、连接池,所述箱涵至少设置两个,且所有箱涵并排式埋于地下,每一个箱涵分别通过各自单独的溢流暗涵与连接池单独连通。所有的溢流暗涵相互不连通,且所处的高度相同。所述箱涵的两端连接输水管道,输水管道外壁与箱涵的接触位置设置止水带。所述箱涵、连接池、溢流暗涵为一体式成型结构。所述箱涵两两为一组构成一体式成型结构。所述箱涵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其中进水端设置进人孔,所述箱涵还开设通气孔,通气孔连接露出地面的通气管。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涵道用溢流池的形式为多个独立的箱涵,对应同样数量的多根独立管道;每个箱涵内水流溢流时互不影响。水通过溢流暗涵进入侧壁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涵道用溢流池,包括箱涵、连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至少设置两个,且所有箱涵并排式埋于地下,每一个箱涵分别通过各自单独的溢流暗涵与连接池单独连通,所有的溢流暗涵相互不连通,且所处的高度相同,所述箱涵的两端连接输水管道,输水管道外壁与箱涵的接触位置设置止水带。

【技术特征摘要】
1.涵道用溢流池,包括箱涵、连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涵至少设置两个,且所有箱涵并排式埋于地下,每一个箱涵分别通过各自单独的溢流暗涵与连接池单独连通,所有的溢流暗涵相互不连通,且所处的高度相同,所述箱涵的两端连接输水管道,输水管道外壁与箱涵的接触位置设置止水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涵道用溢流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远东赵维炜周敏苗宗伟陈新佳王中钰孙志明白崇宇唐振晨王蕊郭放赵放翟奕菡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名称为辽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