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彬专利>正文

节水直流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207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节水直流坐便器,包括水箱(18)进水自动阀(20)和就坐及承接便溺物的缸体(1)的上半部分,取消缸体下部的S形水封弯,直接形成排污口,其特征是:在排污口处设半球形阀门(9),半球形阀门固定在轴上,阀门轴(10)安装在缸体上,球面向上,阀门轴(10)端部有操纵手柄(11),推、拉手柄(11)可以使阀门轴转动,带动半球形阀门打开及关闭缸体排污口,缸体的排污口处安装胶圈(13),胶圈和半球形阀门形成密封,在阀门轴(10)或固定在阀门轴上的绕线轮上固定拉绳(15),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水箱放水阀门(16)上,使水箱放水阀门(16)和便池排污口半球形阀门(9)形成同步开、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水坐便器,分类表中位置在E03D。
技术介绍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除我国除西部、北部农业生产严重缺水外,还有一半以上的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明显不足。有些城市缺口非常大。造成当前水荒的原因除水资源有限外,日常使用中浪费现象突出。面对用水危机,节约用水,杜绝浪费,是首选措施在城市中,生活用水占用水量一大部分,生活用水中主要部分又是卫生用水,这部分水多数是普遍使用的坐式抽水的马桶,即坐便器用水。经他人粗略统计,使用坐便器的人,每天耗水40-50升。此前,人们已经注意到此类便器用水量大,开始对现有的坐便器进行过不同的改进和结构调整,但节水效果不大,其原因是没改变其基本结构,仍然沿用坐便器下部的S形水封弯,由于有S形水封弯的存在,便池内的水向下水管排水受阻,水在便池内滞留,形成一个便溺物与水混合的过程,需要较多的水才能洁净坐便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部无S形水封的坐便器,消除便溺物与水混合的过程,使水流直接冲刷便溺物,克服现有技术的坐便器费水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现有的包括水箱,水箱进水自动阀和就坐及承接便溺物的缸体的上半部分,取消缸体下部的S形水封弯,直接形成排污口。在排污口处设半球形阀门,半球形阀门固定在轴上,阀门轴安装在缸体上。球面向上,阀门轴端部有操纵手柄,推、拉手柄可以使阀门轴转动,带动半球形阀门打开及关闭缸体排污口,缸体的排污口处安装胶圈,胶圈和半球形阀门形成密封。在阀门轴或固定在阀门轴上的绕线轮上固定拉绳,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水箱放水阀门上,使水箱放水阀门和便池排污口半球形阀门形成同步开、合。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不存在以往的坐便器排污不畅,水和污物混合排出的现象,半球阀打开后混在前一次关阀后进入缸体内少量水中的便溺物自行下落,再用少量的水即可冲净剩余的部分,比以往的坐便器节水95%以上,由于排污后半球阀关闭便池排污口将排污通道封闭,无臭气返入便池,起到与以往便池S形水封弯同样的封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立体图;图4为半球形阀门主视图;图5为半球形阀门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用现有技术的材料和工艺制造坐便器的水箱18和缸体1。在水箱上留出和内腔隔离的拉绳通道19。缸体1上沿的进水道和喷水孔同现有技术。缸体下部有上、下直通的排污口。缸体靠近水箱一侧有上端与缸体内腔相通下端通往排污管路的夹层式溢流通道22。用不绣钢材料制造半球形阀门9,球面下部有穿轴孔。在缸体的排污口处与半球形阀门对应的缸体圆弧内表面上有水平方向的环槽,槽内装橡胶圈13,使半球形阀门关闭时缸体与半球形阀门之间形成密封。,半球形阀门在坐便器缸体上的安装过程是,在缸体排污口处的环槽上安装胶圈13,将半球形阀门从缸体排污口处向内推入排污口,再将半球形阀门轴10穿过缸体壁和半球形阀门轴孔20,用螺钉8穿过半球形阀门轴孔壁,将半球形阀门紧固在轴上。半球形阀门轴和缸体壁之间设密封胶圈7,半球形阀门轴两端安装轴承5,轴承5安装在轴承座4内,轴承座4用螺栓12固定在缸体上留出的固定耳21上。在半球形阀门轴和轴承之间有角弹簧16,弹簧钢丝一端固定在转动轴10上,另一端夹在轴座上,角簧查以使半球形阀门轴10转动后复位。在半球阀门轴10的最外端,一端固定手柄11,另一端固定绕线轮3,绕线轮的轮缘上固定尼龙拉绳15。将半球形阀门及相应的操纵机构安装完成后,将坐便器缸体固定在排污管路上方,将水箱18固定在缸体1上,连接水箱进水管及进水自控浮力阀门20,再将尼龙拉绳绕过安装在通道19下方的换向滑轮14后穿过通道19连接在水箱内的放水活门开启杠杆23上,扛杆23的另一端用拉绳和放水阀门17的活塞6相连。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缸体下端外部整齐美观,可另用与水箱、缸体材料相同的左、右两个挡板2将缸体下部罩住。本专利技术的使用过程是推动手柄11,半球形阀门9移位,缸体排污口打开,污物开始下落,在排污口被打开同时,水箱放水阀6开启,水流进入缸体,由上往下直接冲刷缸体排污口,待污物冲净后松开手柄,半球形阀门复位,排污口和水箱放水阀关闭,进入待使用状态。权利要求节水直流坐便器,包括水箱(18)进水自动阀(20)和就坐及承接便溺物的缸体(1)的上半部分,取消缸体下部的S形水封弯,直接形成排污口,其特征是在排污口处设半球形阀门(9),半球形阀门固定在轴上,阀门轴(10)安装在缸体上,球面向上,阀门轴(10)端部有操纵手柄(11),推、拉手柄(11)可以使阀门轴转动,带动半球形阀门打开及关闭缸体排污口,缸体的排污口处安装胶圈(13),胶圈和半球形阀门形成密封,在阀门轴(10)或固定在阀门轴上的绕线轮上固定拉绳(15),拉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水箱放水阀门(16)上,使水箱放水阀门(16)和便池排污口半球形阀门(9)形成同步开、合。专利摘要节水直流坐便器,涉及一种冲水坐便器,是采用现有的包括水箱,水箱进水自动阀和就坐及承接便溺物的缸体的上半部分,取消缸体下部的S形水封弯,直接形成排污口。在排污口处设半球形阀门,阀门由阀门轴固定在排污口处,球面向上,阀门轴端部有转动手柄,搬动手柄可以打开缸体排污口,缸体的排污口处安装胶圈,胶圈和半球阀形成密封。在阀门轴上固定有拉线,拉线连接水箱放水阀门,使水箱放水阀的开合和便池排污口半球阀的开合形成联动。优点是不存在以往的坐便器排污不畅的现象,半球阀打开后混在前一次关阀后进入缸体内少量水中的便溺物自行下落,比以往的坐便器节水95%以上,由于排污后半球阀关闭便池排污口将排污通道封闭,无臭气返入便池。文档编号E03D11/02GK2647950SQ0325217公开日2004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成彬 申请人:李成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彬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