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新型内嵌软钢的具有恢复功能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19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内嵌软钢的具有恢复功能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更换柱、持续使用柱;所述更换柱包括设置于所述持续使用柱上端的第一更换柱及设置于所述持续使用柱下端的第二更换柱;所述第一更换柱、第二更换柱包括外壁圆钢管、沿中心轴方向设置于外壁圆钢管内部的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以及包裹所述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并设置于外壁圆钢管内部的延性钢管混凝土;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使桥墩耗能能力更强、抗震性能更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内嵌软钢的具有恢复功能的钢管混凝土桥墩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内嵌软钢的具有恢复功能的钢管混凝土桥墩。
技术介绍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数量已十分庞大,许多公路桥梁多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形式。国内外许多次地震都表明,桥梁结构作为交通生命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灾后急救和恢复重建意义重大。桥墩是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承担着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对一般桥梁而言,桥墩对全桥的抗震性能起控制作用,是保证桥梁安全的首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门式桥墩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门式桥墩自重大、延性差,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修复难度大、成本高。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几次破坏性地震(1989年美国洛马·普里埃塔(LomaPrieta)地震、1994年美国北岭(Northrige)地震、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1997年美国圣费南多(SanFernado)地震、1999年中国台湾集集地震),以及本世纪初中国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均给当地的桥梁结构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建筑物往往遭受超越设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内嵌软钢的具有恢复功能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更换柱、持续使用柱;所述更换柱包括设置于所述持续使用柱上端的第一更换柱及设置于所述持续使用柱下端的第二更换柱;所述第一更换柱、第二更换柱包括外壁圆钢管、沿中心轴方向设置于外壁圆钢管内部的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以及包裹所述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并设置于外壁圆钢管内部的延性钢管混凝土;所述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垂直于中心轴的横截面为十字形;所述第一更换柱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上连接部、第一下连接部,所述第二更换柱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二上连接部、第二下连接部;所述持续使用柱的两端也焊接有第三上连接部、第三下连接部;所述第一更换柱及第二更换柱内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内嵌软钢的具有恢复功能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其特征在于包括更换柱、持续使用柱;所述更换柱包括设置于所述持续使用柱上端的第一更换柱及设置于所述持续使用柱下端的第二更换柱;所述第一更换柱、第二更换柱包括外壁圆钢管、沿中心轴方向设置于外壁圆钢管内部的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以及包裹所述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并设置于外壁圆钢管内部的延性钢管混凝土;所述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垂直于中心轴的横截面为十字形;所述第一更换柱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上连接部、第一下连接部,所述第二更换柱的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二上连接部、第二下连接部;所述持续使用柱的两端也焊接有第三上连接部、第三下连接部;所述第一更换柱及第二更换柱内的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上连接部、第一下连接部、第二上连接部、第二下连接部连接;所述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不与所述外壁圆钢管接触;所述第一更换柱内的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沿远离第二更换柱方向设置有部分外露于所述外壁圆钢管的检测柱,用于评定震后桥墩抗震性能;所述第一上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检测柱远离所述第二更换柱的一端;所述检测柱包括横向检测柱及纵向检测柱;所述横向检测柱的前后两面及纵向检测柱的左右两面均设置有垂直于中心轴的横向加劲肋,所述横向检测柱的前后两面及纵向检测柱的左右两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平行于中心轴的纵向加劲肋;第一下连接部与所述第三上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上连接部与所述第三下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表面覆盖有防黏结膜,用于消除十字形防屈曲软钢内芯与延性钢管混凝土的黏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内嵌软钢的具有恢复功能的钢管混凝土桥墩,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劲肋及纵向加劲肋的设置数量与所述更换柱的横截面尺寸及径厚比成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锋孙伟李卉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