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电子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120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口电子肠,包括接口管、上位袋、下位袋、数据筏和舱体,使用时上位袋的排泄物进口贴在患者造口周围的皮肤上,排泄物收集量达到三分之二时,将上位袋和下位袋连通;打开喷粉弯头喷口总成和喷液弯头喷口总成,打开排泄物出口,使上位袋内收集的排泄物进入下位袋内,与所喷固化粉和消毒液一起混合,一段时间后喷液弯头喷口总成再向上位袋内喷射一段时间,下位袋收集回流液,喷粉弯头喷口总成再喷粉一段时间,固化消毒完成后,取出下位袋封口投放垃圾袋即可,总耗时约120秒。因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时贴在造口外侧的皮肤上,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造口感染的几率等;数据筏能够采集造口处的各项参数,采集后存储起来用于后期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口电子肠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造口电子肠。
技术介绍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有75%左右的直肠癌为低位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尽管结肠造口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是由于造口的存在给患者带来了身心和社会功能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造口手术后,如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改善,那么手术就没有意义,因此,改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护理的最终目标。由于结直肠肠腔内细菌含量高,且菌群复杂,结直肠手术后容易发生SSI(外科创口感染),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腔隙及器官感染的发生率在11~26%。术后肺炎的发生率为1.5~15.3%,院内获得性感染40%为尿路感染。其中手术部位感染是术后最常见并发症,腹腔感染是结直肠患者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感染增加患者痛苦,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增加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甚至还会导致患者死亡。但是在使用造口袋的过程当中,患者往往要面对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压力。目前临床护理中,主要是指导患者如何掌握造口护理,以及相关的知识,但对于患者是否有信心自己护理造口,以及是否有信心面对以后的生活缺乏关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造口电子肠,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集排泄物的上位袋,所述上位袋设有排泄物进口,所述排泄物进口贴在患者造口周围的皮肤上;数据筏,所述数据筏设在患者造口处,所述数据筏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采集参数的传感器以及用于存储所采集参数的存储电路;用于回收处理排泄物的下位袋;接口管,所述接口管的一端与所述上位袋的排泄物出口连通,所述接口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下位袋的排泄物进口连通;仿肠形状的舱体,所述舱体的中间用于放置所述下位袋,所述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成粉仓和液体仓,所述舱体的两侧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接口管固定连接在一起;喷粉弯头喷口总成,所述喷粉弯头喷口总成的一端与所述粉仓连通,所述喷粉弯头喷口总成的另一端设有喷粉...

【技术特征摘要】
1.造口电子肠,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收集排泄物的上位袋,所述上位袋设有排泄物进口,所述排泄物进口贴在患者造口周围的皮肤上;数据筏,所述数据筏设在患者造口处,所述数据筏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采集参数的传感器以及用于存储所采集参数的存储电路;用于回收处理排泄物的下位袋;接口管,所述接口管的一端与所述上位袋的排泄物出口连通,所述接口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下位袋的排泄物进口连通;仿肠形状的舱体,所述舱体的中间用于放置所述下位袋,所述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成粉仓和液体仓,所述舱体的两侧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接口管固定连接在一起;喷粉弯头喷口总成,所述喷粉弯头喷口总成的一端与所述粉仓连通,所述喷粉弯头喷口总成的另一端设有喷粉口,所述喷粉口设在所述接口管内;喷液弯头喷口总成,所述喷液弯头喷口总成的一端与所述液体仓连通,所述喷液弯头喷口总成的另一端设有喷液口,所述喷液口设在所述接口管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口电子肠,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的底部设置成电子仓,所述电子仓内设有无线通信芯片,所述无线通信芯片与移动终端无线通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造口电子肠,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芯片为蓝牙芯片,所述蓝牙芯片通过APP传输所述数据筏采集参数给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将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圣雪马君唐瑞春韩雷孙勇刘耘耿诗尧马良志肖晓彤常晨牛小宇邱贤林徐浩然李钰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