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97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坐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椅子。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技术问题。本椅子包括椅架和设置在椅架上的椅子垫,在椅架后侧连接有椅背,所述的椅背包括由塑胶材料制成的矩形框体,在矩形框体的两侧边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侧边卡槽一且所述的侧边卡槽一将矩形框体的两侧边分切成前卡紧部和后卡紧部,在每个前卡紧部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与所述侧边卡槽一连通的减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能够提高弹性性能且更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椅子
本专利技术属于坐具
,尤其涉及一种椅子。
技术介绍
椅子是一种日常生活家具,一种有靠背、还有扶手的坐具。靠背其结构一般包括外框,以及连接在外框内的内支撑件。而通过塑胶制成的外框,其可以具有非常好的弹性性能,弹性性能其可以便于提供较好的舒适性。现有的塑胶外框,其存在如下缺陷:外框其承受背部挤压力后,外框其无法将对挤压力的进行有效地分散,导致椅子的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弹性性能且更加实用的椅子。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椅子包括椅架和设置在椅架上的椅子垫,在椅架后侧连接有椅背,所述的椅背包括由塑胶材料制成的矩形框体,在矩形框体的两侧边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侧边卡槽一且所述的侧边卡槽一将矩形框体的两侧边分切成前卡紧部和后卡紧部,在每个前卡紧部和/或后卡紧部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与所述侧边卡槽一连通的减压槽。设计的侧边卡槽一,其可以提高在厚度方向上的弹性形变性能,可以有效地对压力进行分散。设计的减压槽,其可以减少矩形框体侧边的局部截面厚度,可以形成对压力进行分散,大幅提高了弹性性能和舒适性,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实用性。侧边卡槽一协同减压槽,整个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在上述的椅子中,设置在其中一个前卡紧部上的减压槽数量与设置在另外一个前卡紧部上的减压槽数量相等。数量相等,其可以便于模具的开发,以及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在上述的椅子中,设置在其中一个前卡紧部上的减压槽与设置在另外一个前卡紧部上的减压槽一一对应设置。该结构其可以便于提高结构的弹性对称性,以及生产效率。在上述的椅子中,矩形框体的两侧边分别包括拱形腰部支撑部和平直背部支撑部,侧边卡槽一设置在所述平直背部支撑部和拱形腰部支撑部的外侧面上,减压槽设置在平直背部支撑部的前卡紧部上。当人坐在椅子上,椅背下部以拱形腰部支撑部的凸面最外点为支点,当受压时就会产生弹性的顶腰动作,达到护腰的功能。在上述的椅子中,所述的矩形框体两侧内壁中部分别连接有固定座,两个固定座呈对称设置,在椅架的后侧连接有L形支撑件,在L形支撑件的竖直段两侧设有向外延长的悬臂段,且悬臂段的外端与固定座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矩形框体的上侧内壁设有与L形支撑件上端连接的连接座。紧固件为螺栓等等。固定座其便于与颈靠框的两个连接支点连接。在上述的椅子中,所述的矩形框体两侧和下侧内壁分别连接有内凸加强边沿,所述的固定座设置在内凸加强边沿的背面,在内凸加强边沿和矩形框体的两侧内壁之间设有加强凸筋,每个固定座的外侧分布有一个加强凸筋,加强凸筋向矩形框体内侧凸起的高度等于固定座向矩形框体内侧凸起的高度。内凸加强边沿的设计,其可以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内凸加强边沿的正面与矩形框体的内壁形成环形台阶,内凸加强边沿的背面与矩形框体的背面齐平。加强凸筋的设计,其可以确保连接支点处的结构强度,避免看开裂现象。凸起高度相等的结构,其可以便于加工和制造,同时,还避免了后续拆装地干涉。在上述的椅子中,连接在矩形框体两侧内壁的内凸加强边沿其中部的内凸高度大于内凸加强边沿两端的内凸高度,所述的固定座设置在内凸加强边沿的中部,所述的加强凸筋设置在内凸加强边沿的中部。该结构其可以进一步提高结构强度,以及延长使用寿命。在上述的椅子中,所述的矩形框体下侧外侧边设有与所述的侧边卡槽一连通的侧边卡槽二,本椅背还包括椅背面料,椅背面料的周边卡于所述侧边卡槽一和侧边卡槽二内,椅背面料的上侧边向上弯曲并包裹在矩形框体1的上侧边上;椅子垫由网格面料或者海绵制成。设计的侧边卡槽一和侧边卡槽二,其可以便于靠背的周边卡入固定,可以大幅提高结构的强度,以及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拆装效率。在上述的椅子中,所述的矩形框体上侧内壁连接有后凸拱形块,后凸拱形块的两端连接在内凸加强边沿的两侧背面上,在后凸拱形块的正面中部设有连接座,在L形支撑件的上端还连接有颈部支架,在颈部支架上连接有位于矩形框体正面外侧的颈部靠架。后凸拱形块的设计,其可以提高矩形框体顶部的抗形变强度,以及宽度方向上的加强作用,同时,还便于后续部件的组装连接。在上述的椅子中,所述的后凸拱形块两端和内凸加强边沿的两侧背面之间设有三角连接块,在每个三角连接块上分别设有若干通孔一,在内凸加强边沿上设有与所述的通孔一一一连通的通孔二,在后凸拱形块上设有与所述的通孔一一一连通的通孔三;设计的通孔一、二和三,其可以便于靠背的固定。在内凸加强边沿设有通孔二的位置还具有若干非圆形盲孔且非圆形盲孔的孔底延伸至三角连接块内;非圆形盲孔包括梯形孔、三角形孔和椭圆形孔中的任意一种。在后凸拱形块的正面设有两个位于连接座两侧的后凸沉槽,后凸凸起的顶侧与矩形框体的顶侧齐平,后凸凸起的其余侧边与后凸拱形块的背面形成台阶,在后凸拱形块上设有若干沿着后凸拱形块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通孔四,且通孔四的后端与台阶连通,通孔三与台阶连通。后凸沉槽的设计,其可以节省材料,同时,还可以提高结构强度。通孔四其便于靠背的顶边固定。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椅子的优点在于:1、设计的侧边卡槽一,其可以提高在厚度方向上的弹性形变性能,可以有效地对压力进行分散。2、设计的减压槽,其可以减少矩形框体侧边的局部截面厚度,可以形成对压力进行分散,大幅提高了弹性性能和舒适性,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和提高实用性。侧边卡槽一协同减压槽,整个结构设计更加合理。3、结构简单且易于加工制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框体顶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框体局部结构一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形框体局部结构二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与颈靠框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椅子结构示意图。图中,矩形框体1、侧边卡槽一11、前卡紧部12、后卡紧部13、减压槽14、固定座15、内凸加强边沿16、通孔二161、非圆形盲孔162、加强凸筋17、侧边卡槽二18、后凸拱形块19、连接座191、三角连接块192、通孔一193、通孔三194、后凸沉槽195、后凸凸起196、通孔四197、条形槽198、条形凸起一199、条形凸起二200、弧形槽201、多边形沉槽202、夹角一a、夹角二b、拱形腰部支撑部1a、平直背部支撑部1b、椅架2、椅子垫3、L形支撑件4、悬臂段41、颈部支架5、颈部靠架6、椅背10、椅背面料1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8所示,本椅子包括椅架2和设置在椅架2上的椅子垫3,在椅架2后侧连接有椅背10。椅架2包括带万向轮的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两侧的扶手。扶手为固定式和升降式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椅背10包括由塑胶材料制成的矩形框体1,矩形框体1通过注塑制成。如图1-6所示,在矩形框体1的两侧边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侧边卡槽一11且所述的侧边卡槽一11将矩形框体1的两侧边分切成前卡紧部12和后卡紧部13,在每个前卡紧部12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与所述侧边卡槽一11连通的减压槽14。其次,在矩形框体1下侧外侧边设有与所述的侧边卡槽一11连通的侧边卡槽二18。侧边卡槽一11和侧边卡槽二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椅子,包括椅架(2)和设置在椅架(2)上的椅子垫(3),在椅架(2)后侧连接有椅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10)包括由塑胶材料制成的矩形框体(1),在矩形框体(1)的两侧边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侧边卡槽一(11)且所述的侧边卡槽一(11)将矩形框体(1)的两侧边分切成前卡紧部(12)和后卡紧部(13),在每个前卡紧部(12)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与所述侧边卡槽一(11)连通的减压槽(14)。

【技术特征摘要】
1.椅子,包括椅架(2)和设置在椅架(2)上的椅子垫(3),在椅架(2)后侧连接有椅背(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10)包括由塑胶材料制成的矩形框体(1),在矩形框体(1)的两侧边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侧边卡槽一(11)且所述的侧边卡槽一(11)将矩形框体(1)的两侧边分切成前卡紧部(12)和后卡紧部(13),在每个前卡紧部(12)上设有若干间隔设置且与所述侧边卡槽一(11)连通的减压槽(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其中一个前卡紧部(12)上的减压槽(14)数量与设置在另外一个前卡紧部(12)上的减压槽(14)数量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其中一个前卡紧部(12)上的减压槽(14)与设置在另外一个前卡紧部(12)上的减压槽(14)一一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矩形框体(1)的两侧边分别包括拱形腰部支撑部(1a)和平直背部支撑部(1b),侧边卡槽一(11)设置在所述平直背部支撑部(1b)和拱形腰部支撑部(1a)的外侧面上,减压槽(14)设置在平直背部支撑部(1b)的前卡紧部(12)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框体(1)两侧内壁中部分别连接有固定座(15),两个固定座(15)呈对称设置,在椅架(2)的后侧连接有L形支撑件(4),在L形支撑件(4)的竖直段两侧设有向外延长的悬臂段(41),且悬臂段(41)的外端与固定座(15)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矩形框体(1)的上侧内壁设有与L形支撑件(4)上端连接的连接座(19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框体(1)两侧和下侧内壁分别连接有内凸加强边沿(16),所述的固定座(15)设置在内凸加强边沿(16)的背面,在内凸加强边沿(16)和矩形框体(1)的两侧内壁之间设有加强凸筋(17),每个固定座(15)的外侧分布有一个加强凸筋(17),加强凸筋(17)向矩形框体(1)内侧凸起的高度等于固定座(15)向矩形框体(1)内侧凸起的高度。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汉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粤强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