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钓鱼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具领域。
技术介绍
鱼饵按照诱鱼原理可分为假饵和真饵,假饵是用塑料或金属等制品仿照天然活饵制成的小器件,主要用于钓取肉食性凶猛鱼类,目前使用量较小;真饵是鱼类可以食用的动植物饵料,包括传统的蚯蚓、红虫、虾,以及目前使用量逐渐增大的各类复合面饵,其中面饵因使用方便、诱鱼效果好、使用者易于接受等原因越来越受到垂钓者的欢迎,市场规模快速扩大。雾化效果好是考察面饵效果的重要指标,一般要求饵料入水即化,0.5-5分钟完全雾化,面饵雾化后可诱鱼来食,但无保护的面饵经鱼碰撞或水流冲击后会迅速从钩上脱落,或部分雾化后的面饵体积变小后易被较小的鱼吞食,造成小鱼“闹窝”。因此使用面饵,尤其是在小鱼较多的水域垂钓时,需经常上饵,且鱼获中小鱼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解决面饵易脱落,易造成小鱼“闹窝”的问题,在保持雾化效果的同时,延长饵料滞留时间,并对鱼口大小进行筛选。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通过以下设计方案解决:一种多功能钓鱼装置,呈倒圆台形;用橡胶或乳胶或硅胶制成;中空,壁厚1-2mm;侧壁上有4孔,呈倒水滴形,位于侧壁上端;上台面直径与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钓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饵器为倒圆台中空结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饵器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的橡胶材料为氮化硅纤维增强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原料:聚氨酯基体100份、氮化硅纤维10‑2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10份、表面改性剂0.01‑5份、增韧剂0.01‑5份;步骤1:预浸料制备,将聚氨酯基体、表面改性剂、纳米二氧化硅粉、增韧剂在熔融炉内熔化,氮化硅纤维在牵引装置带动下通过均匀混有低温交联反应引发剂和高温交联反应引发剂的液态聚氨酯基体,再经过圆形口模拉挤成纤维聚氨酯棒;步骤2:对步骤1后的纤维聚氨酯棒进行预加热,使得纤维聚氨酯棒达到低温固化温度开始进行低温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钓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饵器为倒圆台中空结构,侧壁上设有通孔,所述饵器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的橡胶材料为氮化硅纤维增强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原料:聚氨酯基体100份、氮化硅纤维10-2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10份、表面改性剂0.01-5份、增韧剂0.01-5份;步骤1:预浸料制备,将聚氨酯基体、表面改性剂、纳米二氧化硅粉、增韧剂在熔融炉内熔化,氮化硅纤维在牵引装置带动下通过均匀混有低温交联反应引发剂和高温交联反应引发剂的液态聚氨酯基体,再经过圆形口模拉挤成纤维聚氨酯棒;步骤2:对步骤1后的纤维聚氨酯棒进行预加热,使得纤维聚氨酯棒达到低温固化温度开始进行低温固化,使得热固性聚氨酯开始由液态向凝胶状态过渡;步骤3::成型,将步骤2后的原料放入模具中升温加热,迅速达到热固性聚氨酯的高温固化温度,待升温至高温固化温度后,在压机台面上加压、并保压2分钟,然后降温至60℃以下,脱模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钓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