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鳗鲡肉质的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动物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鳗鲡肉质的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鳗鲡,鳗鲡科,是一种江河性洄游鱼类,原产于海中,溯河到淡水内长大,后回到海中产卵。它是传统名贵鱼类,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鱼类之一。它的生长过程极为奇特,先是在海水中产卵成苗,后又进入淡水成长。鳗鲡在“绝食”一年半后仍能生存,养殖的鳗鲡寿命可长达50年。在鳗鱼的肉质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D、E、矿物质以及不饱和脂肪酸DHA/EPA。它能提供人类生长、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成分。与其他动物性食品比较,鳗鱼的维生素A、维生素E及脂肪中含有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等,均有较高的含量。鳗鱼是含EPA和DHA最高的鱼类之一,不仅可以降低血脂,抗动脉硬化,抗血栓,还能为大脑补充必要的营养素。DHA能促进儿童及青少年大脑发育,增强记忆力,也有助于老年人预防大脑功能衰退与老年痴呆症。鳗鱼兼有鱼油和植物油的有益成分,是补充人体必需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理想食物。鳗鱼中的锌、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含量都很高,可防衰老和动脉硬化,从而具有护肤美容功效,是女士们的天然高效美容佳肴。鳗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善鳗鲡肉质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125‑150kg消毒,水温20‑28℃,海水比重1.01‑1.02,溶解氧5‑10mg/L,pH7‑8.5;(2)用3×6×3的无接缝网片网箱养殖,每平方米投入150尾幼鳗,放养前用0.7%盐水浸泡鳗鲡24h,再用3mg/L亚甲基蓝液药浴5‑15min;(3)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每日饲料投喂量,幼鳗期为鳗鲡体重的3%,黑仔鳗期为鳗鲡体重的5%,成鳗期为鳗鲡体重的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鳗鲡肉质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125-150kg消毒,水温20-28℃,海水比重1.01-1.02,溶解氧5-10mg/L,pH7-8.5;(2)用3×6×3的无接缝网片网箱养殖,每平方米投入150尾幼鳗,放养前用0.7%盐水浸泡鳗鲡24h,再用3mg/L亚甲基蓝液药浴5-15min;(3)每天早晚各投喂1次,每日饲料投喂量,幼鳗期为鳗鲡体重的3%,黑仔鳗期为鳗鲡体重的5%,成鳗期为鳗鲡体重的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鳗鲡肉质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重(1)饲料是:将加硒饲料按比例混合,再加入总质量的1%的保健调节剂搅拌均匀,粉碎至100目,在包衣锅转速700r/min,包衣锅片床温度70℃,雾化压力0.8MPa,喷枪从底部斜向上喷液的条件下制备成包膜量内10%的乙基纤维素包膜的颗粒饲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鳗鲡肉质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硒饲料:鱼粉2-8份、小麦22-28份、田螺提取物5.6-5.8份、甘露寡糖1.2-1.6份、豆粕48-62份、大豆油3-5份、磷酸二氢钙1.2-1.4份、苜蓿粉4-4.8份、食盐0.2-0.4份、干牡蛎8-12份、啤酒酵母4-6份、乌贼粉4-6份、海草粉3-5份、蛋氨酸硒2.4-2.8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鳗鲡肉质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螺提取物:将田螺干燥粉碎过20目筛,加入料液比为1: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推启农业研究院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