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5571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蔗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时管理,(2)种植后一周内管理,(3)第一、二代螟虫防治,(4)中耕苗期管理,(5)后期蚜虫防治,(6)鼠害防治。本发明专利技术甘蔗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所选用的药剂药效好、价格低、使用方便、对作物安全、增效作用明显,可克服病虫草鼠害的抗药性,提高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功效,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效、经济、环保、安全的良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蔗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保
,尤其涉及一种甘蔗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甘蔗(学名:Saccharumofficinarum)甘蔗属,多年生高大实心草本,根状茎粗壮发达,秆高3-5(-6)米。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在中国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南方热带地区广泛种植,其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广受人们的喜爱;同时甘蔗也是制造蔗糖的原料,且其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糖业的激励政策,农户种蔗积极性递增,但甘蔗种植成本不断攀升,使得种蔗效益下降,致使蔗农田间管理粗放,种植投入减少,加上气候、甘蔗连作年限的增加等因素影响,蔗区甘蔗病虫草害发生频繁,甘蔗单产及糖分受到较大影响,严重制约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在甘蔗种植过程中,最大的威胁来自于甘蔗病虫害,病害主要包括凤梨病、黑穗病、赤腐病、梢腐病、褐条病、褐斑病、锈病等;其中,凤梨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甘蔗种苗,使其不能萌发而造成严重损失。由留存在土壤中的病菌或感病种苗及其他感病寄主传播,经种苗两端切口侵入,之后在薄壁组织间迅速蔓延,感病初期种苗切口呈红色,并散发凤梨香味,继而中心薄壁组织被破坏,其内部变空,呈黑色。轻度感病,虽可萌发生长,但生长势弱,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植株死亡。黑穗病属真菌性病害,以蔗茎顶端部生长出一条黑色鞭状物(黑穗)为明显特征,其黑穗短者笔直,长者或卷曲或弯曲,无分枝。赤腐病属于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蔗茎及叶片中脉。被害茎早期外表无任何症状,茎纵剖时,可见蔗肉红色,中部夹杂与蔗茎垂直的白色圆形或长形斑块,发出淀粉发酵的酸味,受害蔗叶中脉初期呈鲜红色小点,迅速扩展为纺锤形,叶中央枯死成灰白色或秆黄色,边缘呈暗红色。甘蔗梢腐病是叶部染病幼叶基部缺绿黄化,较正常叶狭窄,叶片显著皱褶、扭缠或短缩的现象,由无性阶段半知菌类镰孢属串珠镰孢菌(FusariummoniliformeSheldon);有性阶段子囊菌门赤霉属藤仓赤霉菌(Gibberellafujikuroi(Saw.)Wolle.)造成。甘蔗梢腐病主要危害梢头的嫩叶,也侵染叶鞘和蔗茎。而甘蔗害虫种类繁多,甘蔗生长不同时期,受不同虫害威胁,如螟虫、绵蚜虫、蓟马等,对甘蔗产量及质量均有很大影响。其中,甘蔗螟虫常称为甘蔗钻心虫。是为害较普遍而严重的一类害虫,以幼虫蛀入甘蔗幼苗和蔗茎为害。在甘蔗苗期入侵生长点部位,造成枯心苗;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入侵蔗茎,造成虫孔节,破坏蔗茎组织,使甘蔗糖分降低,且易出现风折茎或枯梢,降低产量。甘蔗绵蚜虫Ceratovacunalanigera(Zehntner)又称甘蔗粉角蚜、白蚰、蜡毛虫,属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营孤雌生殖,每年可发生18-20代,世代重叠,其主要危害是以成、若蚜群集在蔗叶背面中脉两侧吸食汁液,致叶片变黄、生长停滞、蔗株矮小,且含糖量下降,制糖时难于结晶。甘蔗蓟马以成、若虫隐蔽在甘蔗心叶中用锉吸式口器挫吸叶片汁液,致受害叶片呈黄白色褪绿斑痕,严重时叶片变成黄褐色、叶尖卷缩干枯,甚者顶端几个叶片卷在一起不能展开,植株矮黄,受害株率100%,影响甘蔗产量。目前国内尚无甘蔗病虫草害的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在防治甘蔗病虫草害方面,如何有效的推进甘蔗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控,并克服害虫的抗药性,降低生产成本,确保甘蔗生产持续发展,是人们一直不断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甘蔗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方法,本专利技术可有效的降低甘蔗生长过程中各种病害的危害,确保甘蔗生产持续发展,具有高效、经济、环保及安全的功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甘蔗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时管理: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开始种植;下种时,将8%毒.辛颗粒剂、3.6%杀虫双颗粒剂、10%杀虫单.噻虫嗪颗粒剂、1%Bt.噻虫胺颗粒剂,其中一种与肥料混匀后撒施在蔗沟内,及时覆土;所述8%毒.辛颗粒剂的施药量为4-5kg/亩,所述3.6%杀虫双颗粒剂的施药量为4-6kg/亩,所述10%杀虫单.噻虫嗪颗粒剂的施药量为2-4kg/亩,所述1%Bt.噻虫胺颗粒剂的施药量为2-4kg/亩;(2)种植后一周内管理:封闭除草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兑水45-60kg后,以后退式方法均匀喷施在蔗地表面;(3)第一、二代螟虫防治:3月下旬至6月上旬,将20%速杀特乳油兑水45-60kg或51%甲维.毒死蜱乳油兑水45-60kg,在螟虫初孵幼虫高峰期均匀喷施在甘蔗植株上,且每隔8-12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次;(4)中耕苗期管理:4月中旬至6月,包括虫害防治、病害防治及芽后除草,所述虫害防治为将组合药剂或10%杀虫单.噻虫嗪颗粒剂或1%Bt..噻虫胺颗粒剂与肥料混合均匀后撒施在蔗蔸旁,及时覆土;(5)后期蚜虫防治:7月至9月,在虫害发生初期,将70%噻虫嗪粉剂兑水45-60kg,喷施在甘蔗植株上,所述70%噻虫嗪粉剂的施药量为20-40g/亩;(6)鼠害防治:8月至12月,在鼠害发生初期,将雷公藤甲素40-60g/亩,平均分成5堆,分别投放于蔗田中。较佳地,在步骤(1),还包括在下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500-1000倍液后浸种5-10min。多菌灵属苯并咪唑类,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对子囊菌和半知菌有效,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菌的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进而影响细胞分裂;百菌清为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它通过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脱氢酶发生作用,破坏酶的活性,从而使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收到破坏而丧失生命力。对甘蔗蔗种通过药液浸泡,能有效的消灭蔗种上携带的病菌以及虫卵等,进而防治甘蔗病虫害尤其是凤梨病、黑穗病及赤腐病等的发生。较佳地,在步骤(1),还包括破垄后将土根本与肥料拌匀后撒施在蔗蔸旁,所述土根本的施药量为500g/亩;或者将土根本兑水45-60kg后,喷淋在种植沟内,及时覆土,所述土根本的施药量为500g/亩。通过使用土根本,可修复酸化、盐碱化、板结土壤;降解重金属土壤及除草剂残留;防治土传病害,对重茬、死棵效果突出;促进甘蔗苗生根、壮根,并护根、养根。较佳地,在步骤(2),所述72%异丙甲草胺乳油的施药量为80-100g/亩。异丙甲草胺乳油为蔗田封闭除草剂,可防除多种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除草效果突出。较佳地,在步骤(3),所述20%速杀特乳油的施药量为80-120g/亩,所述51%甲维.毒死蜱乳油的施药量为80-120g/亩。20%速杀特乳油为防治甘蔗螟虫特效药剂,对多种甘蔗螟虫具有很强的灭杀效果;51%甲维.毒死蜱乳油为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毒死蜱复配而成的一种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并具有较强的击倒作用,对甘蔗螟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较佳地,在步骤(4),所述组合药剂由3.6%杀虫双颗粒剂与70%噻虫嗪粉剂组合而成,所述3.6%杀虫双颗粒剂的施药量为4-6kg/亩,所述70%噻虫嗪粉剂的施药量为30-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蔗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时管理:每年12月至翌年4月开始种植;下种时,将8%毒.辛颗粒剂、3.6%杀虫双颗粒剂、10%杀虫单.噻虫嗪颗粒剂、1%Bt.噻虫胺颗粒剂其中一种与肥料混匀后撒施在蔗沟内,及时覆土;所述8%毒.辛颗粒剂的施药量为4‑5kg/亩,所述3.6%杀虫双颗粒剂的施药量为4‑6kg/亩,所述10%杀虫单.噻虫嗪颗粒剂的施药量为2‑4kg/亩,所述1%Bt.噻虫胺颗粒剂的施药量为2‑4kg/亩;(2)种植后一周内管理:封闭除草: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兑水45‑60kg后,以后退式方法均匀喷施在蔗地表面;(3)第一、二代甘蔗螟虫防治:3月下旬至6月上旬,将20%速杀特乳油兑水45‑60kg或51%甲维.毒死蜱乳油兑水45‑60kg,在螟虫初孵幼虫高峰期均匀喷施在甘蔗植株上,且每隔8‑12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次;(4)中耕苗期管理:4月中旬至6月,包括虫害防治、病害防治及芽后除草,所述虫害防治为将组合药剂或10%杀虫单.噻虫嗪颗粒剂或1%Bt..噻虫胺颗粒剂与肥料混合均匀后撒施在蔗蔸旁,及时覆土;(5)后期蚜虫防治:7月至9月,在虫害发生初期,将70%噻虫嗪粉剂兑水45‑60kg,喷施在甘蔗植株上,所述70%噻虫嗪粉剂的施药量为20‑40g/亩;(6)鼠害防治:8月至12月,在鼠害发生初期,将雷公藤甲素40‑60g/亩,平均分成5堆,分别投放于蔗田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蔗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时管理:每年12月至翌年4月开始种植;下种时,将8%毒.辛颗粒剂、3.6%杀虫双颗粒剂、10%杀虫单.噻虫嗪颗粒剂、1%Bt.噻虫胺颗粒剂其中一种与肥料混匀后撒施在蔗沟内,及时覆土;所述8%毒.辛颗粒剂的施药量为4-5kg/亩,所述3.6%杀虫双颗粒剂的施药量为4-6kg/亩,所述10%杀虫单.噻虫嗪颗粒剂的施药量为2-4kg/亩,所述1%Bt.噻虫胺颗粒剂的施药量为2-4kg/亩;(2)种植后一周内管理:封闭除草: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兑水45-60kg后,以后退式方法均匀喷施在蔗地表面;(3)第一、二代甘蔗螟虫防治:3月下旬至6月上旬,将20%速杀特乳油兑水45-60kg或51%甲维.毒死蜱乳油兑水45-60kg,在螟虫初孵幼虫高峰期均匀喷施在甘蔗植株上,且每隔8-12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次;(4)中耕苗期管理:4月中旬至6月,包括虫害防治、病害防治及芽后除草,所述虫害防治为将组合药剂或10%杀虫单.噻虫嗪颗粒剂或1%Bt..噻虫胺颗粒剂与肥料混合均匀后撒施在蔗蔸旁,及时覆土;(5)后期蚜虫防治:7月至9月,在虫害发生初期,将70%噻虫嗪粉剂兑水45-60kg,喷施在甘蔗植株上,所述70%噻虫嗪粉剂的施药量为20-40g/亩;(6)鼠害防治:8月至12月,在鼠害发生初期,将雷公藤甲素40-60g/亩,平均分成5堆,分别投放于蔗田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还包括在下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500-1000倍液后浸种5-10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病虫草鼠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还包括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超李志勇张发利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凯米克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