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自动供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498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自动供墨器,包括墨盒,所述墨盒上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至第二液位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连接有墨泵动力装置及蜂鸣警报器;所述墨盒上设置有供墨架,所述供墨架上设置有供墨顶盖,所述供墨顶盖上设置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悬挂有墨袋,所述悬挂部为挂钩,所述悬挂部通过定位孔固定于供墨装置顶盖,所述悬挂部可拆卸地与定位孔向连接,所述墨盒下部设置有供墨管,所述供墨管连接有用墨装置。所述供墨架顶盖设置为三角形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种结构简单的设计,实现了电子供墨的自动化,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自动供墨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自动供墨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供墨器得到广泛运用,现有技术中,对于供墨器的设计,在供墨时需要人工监控其墨水是否供应完毕进而需要更换墨袋,人工监控费时费力,成本增加。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好且脱离件事的自动供墨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好且脱离件事的自动供墨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自动供墨器,包括墨盒,所述墨盒上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至第二液位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连接有墨泵动力装置及蜂鸣警报器;所述墨盒上设置有供墨架,所述供墨架上设置有供墨顶盖,所述供墨顶盖上设置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悬挂有墨袋,所述悬挂部为挂钩,所述悬挂部通过定位孔固定于供墨装置顶盖,所述悬挂部可拆卸地与定位孔向连接,所述墨盒下部设置有供墨管,所述供墨管连接有用墨装置。所述供墨架顶盖设置为三角形形状。将供墨架顶盖设置为三角形形状,是由于这样的设计更有利于供墨装置的稳定性。所述控制器采用5G1555芯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一种结构简单的设计,实现了电子供墨的自动化,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电子自动供墨器,包括墨盒1,墨盒上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2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1,第一至第二液位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3,控制器连接有蜂鸣警报器5,控制器连接有墨泵装置4;墨盒上设置有供墨架6,供墨架6上设置有供墨顶盖7,供墨顶盖上设置有悬挂部8,悬挂部悬挂有墨袋9,悬挂部为挂钩,悬挂部通过定位孔固定于供墨装置顶盖,悬挂部可拆卸地与定位孔向连接,墨盒下部设置有供墨管10,供墨管连接有用墨装置。供墨架顶盖设置为三角形形状。控制器采用5G1555芯片。采用本芯片的控制器时,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在控制器上连接墨泵装置,进行更自动化的改装。工作时,先下载常规程序至控制器上,由第一至第二液面传感器感知液面的高度,当液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由人工进行墨袋的更换,当液面高于一定程度时,控制器控制墨泵装置关闭输墨口,以保持液面在墨盒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实现自动化的报警,不需要人工时刻对供墨装置进行监控。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自动供墨器,其特征是:包括墨盒,所述墨盒上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至第二液位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墨泵动力装置及蜂鸣警报器;所述墨盒上设置有供墨架,所述供墨架上设置有供墨顶盖,所述供墨顶盖上设置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悬挂有墨袋,所述悬挂部为挂钩,所述悬挂部通过定位孔固定于供墨装置顶盖,所述悬挂部可拆卸地与定位孔向连接,所述墨盒下部设置有供墨管,所述供墨管连接有用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自动供墨器,其特征是:包括墨盒,所述墨盒上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至第二液位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墨泵动力装置及蜂鸣警报器;所述墨盒上设置有供墨架,所述供墨架上设置有供墨顶盖,所述供墨顶盖上设置有悬挂部,所述悬挂部悬挂有墨袋,所述悬挂部为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迅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