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启斌专利>正文

坐便器水箱双管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384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坐便器水箱用双筒排水装置,含有上大筒体(1),大封水拉管(2),大导向管(3),复位压缩弹簧(4),前提升拨杆(5),后提升拨杆(6),提升框架(7),大密封圈(8),小密封浮球(9),锁紧螺母(10),水箱体(11),胶垫(12),大密封浮球(13),大阻水垫(14),中间挡板(15),小封水拉管(16),小导向管(17),小阻水垫(18),小密封圈(19),转轴(20),后定位套(21),前定位套(22),中间定位套(23),上小筒体(24),筒座(25),共用筒壁(26),筒体(27),小拨套(28),定位轴(29),滑动套(30),双管排水结构,利用不同水面进行大小水控制,新颖可靠,节水、冲洗效果明显。(*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卫生洁具领域,是一种坐便器水箱双管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市场上大量的坐便器水箱排水装置,是通过控制排水口上的堵盖来达到排水目的,而排水量的大小只能凭实践经验在时间上进行控制,坐便器水箱排水造成水浪费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坐便器水箱双管排水装置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制造的、实用的可对坐便器水箱排水进行有效控制的新结构的坐便器水箱排水装置。本技术坐便器水箱双管排水装置含有上大筒体,大封水拉管,大导向管,复位压缩弹簧,前提升拨杆,后提升拨杆,提升框架,大密封圈,小密封浮球,锁紧螺母,水箱体,胶垫,大密封浮球,大阻水垫,中间挡板,小封水拉管,小导向管,小阻水垫,小密封圈,转轴,后定位套,前定位套,中间定位套,上小筒体,筒座,共用筒壁,筒体,小拨套,定位轴,滑动套;筒体内部制有上大筒体和上小筒体,上大筒体和上小筒体通过筒体中间的共用筒壁和部分筒体制造组合在一起,共用筒壁的上方在筒体上安装转轴,转轴上由前往后依次安装前定位套,前提升拨杆,中间定位套,后提升拨杆和后定位套;上大筒体底部安装大阻水垫,大阻水垫上面同心组装着大导向管,大密封圈紧靠大阻水垫下面安装大密封浮球,大密封圈和大封水拉管、提升框架上的大拨套连成一体,大封水拉管和大导向管同轴线安装,前提升拨杆的一端与大拨套串连组成上下运动活动付;上小筒体底部安装小阻水垫,小阻水垫上面同轴线组装着小导向管,小密封圈紧靠小阻水垫下面安装小密封浮球,小密封圈和小封水拉管、提升框架上的小拨套连成一体,小封水拉管和小导向管同轴线安装,后提升拨杆的一端与小拨套串连组成又一个上下运动活动付;中间挡板与轴同一平面,固定安装在筒体上,提升框架上的定位轴与滑动套配合,滑动套外同心安装复位压缩弹簧;筒座内壁近排水端制一凹形槽与排水口过渡相接。坐便器水箱双管排水装置工作原理是坐便器水箱双管排水装置由胶垫和锁紧螺母密封紧固在水箱上;当向下外力作用于前提升拨杆一端时,前提升拨杆的另一端与大拨套串连组成上下运动的活动付即可运动,大密封圈和大封水拉管、密封浮球、提升框架上的大拨套被抬升,水即可从被打开的由大密封浮球控制的水口排出;同理,水也可从被打开的由小密封浮球控制的水口排出,由于两个水口的高低不同,排水量也就不同,从而满足了对大小便用水量不同的要求,同时由于在筒座内壁近排水端制一凹形槽与排水口过渡相接,水流在凹形槽内形成涡漩水流,急速进入坐便器,加强了对大小便的冲洗作用。当水箱排水工作完毕,提升框架上的定位轴在复位压缩弹簧和提升框架,大封水拉管,大导向管,大密封圈,大密封浮球重力共同作用下复位,对水口进行密封。本技术坐便器水箱双管排水装置结构新颖可靠,可对坐便器水箱排水进行有效控制,节水效果明显。附图说明附图1是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附图2是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上大筒体(1),大封水拉管(2),大导向管(3),复位压缩弹簧(4),前提升拨杆(5),后提升拨杆(6),提升框架(7),大密封圈(8),小密封浮球(9),锁紧螺母(10),水箱体(11),胶垫(12),大密封浮球(13),大阻水垫(14),中间挡板(15),小封水拉管(16),小导向管(17),小阻水垫(18),小密封圈(19),转轴(20),后定位套(21),前定位套(22),中间定位套(23),上小筒体(24),筒座(25),共用筒壁(26),筒体(27),小拨套(28),定位轴(29),滑动套(30),具体实施方式筒体(27)内部制有上大筒体(1)和上小筒体(24),上大筒体(1)和上小筒体(24)通过筒体(27)中间的共用筒壁(26)和部分筒体(27)制造组合在一起,共用筒壁(26)上方在筒体(27)上安装转轴(20),转轴(20)上由前往后依次安装前定位套(22),前提升拨杆(5),中间定位套(23),后提升拨杆(6)和后定位套(21);上大筒体(1)底部安装大阻水垫(14),大阻水垫(14)上面同心组装着大导向管(3),大密封圈(8)紧靠大阻水垫(14)下面安装大密封浮球(13),大密封圈(8)和大封水拉管(2)、提升框架(7)上的大拨套(27)连成一体,大封水拉管(2)和大导向管(3)同轴线安装,前提升拨杆(5)的一端与大拨套(27)串连组成上下运动活动付;上小筒体(24)底部安装小阻水垫(18),小阻水垫(18)上面同轴线组装着小导向管(17),小密封圈(19)紧靠小阻水垫(18)下面安装小密封浮球(9),小密封圈(19)和小封水拉管(16)、提升框架(7)上的小拨套(28)连成一体,小封水拉管(16)和小导向管(17)同轴线安装,后提升拨杆(6)的一端与小拨套(28)串连组成又一个上下运动活动付;中间挡板(15)与转轴(20)在同一平面,固定安装在筒体(27)上,提升框架(7)上的定位轴(29)与滑动套(30)配合,滑动套(30)外同心安装复位压缩弹簧(4);下双筒(25)内壁近排水端制一凹形槽与排水口(26)过渡相接。权利要求1.坐便器水箱双管排水装置,含有上大筒体(1),大封水拉管(2),大导向管(3),复位压缩弹簧(4),前提升拨杆(5),后提升拨杆(6),提升框架(7),大密封圈(8),小密封浮球(9),锁紧螺母(10),水箱体(11),胶垫(12),大密封浮球(13),大阻水垫(14),中间挡板(15),小封水拉管(16),小导向管(17),小阻水垫(18),小密封圈(19),转轴(20),后定位套(21),前定位套(22),中间定位套(23),上小筒体(24),筒座(25),共用筒壁(26),筒体(27),小拨套(28),定位轴(29),滑动套(30),其特征在于筒体(27)内部制有上大筒体(1)和上小筒体(24),上大筒体(1)和上小筒体(24)通过筒体(27)中间的共用筒壁(26)和部分筒体(27)制造组合在一起,共用筒壁(26)上方在筒体(27)上安装转轴(20),转轴(20)上由前往后依次安装前定位套(22),前提升拨杆(5),中间定位套(23),后提升拨杆(6)和后定位套(21);上大筒体(1)底部安装大阻水垫(14),大阻水垫(14)上面同心组装着大导向管(3),大密封圈(8)紧靠大阻水垫(14)下面安装大密封浮球(13),大密封圈(8)和大封水拉管(2)、提升框架(7)上的大拨套(27)连成一体,大封水拉管(2)和大导向管(3)同轴线安装,前提升拨杆(5)的一端与大拨套(27)串连组成上下运动活动付;上小筒体(24)底部安装小阻水垫(18),小阻水垫(18)上面同轴线组装着小导向管(17),小密封圈(19)紧靠小阻水垫(18)下面安装小密封浮球(9),小密封圈(19)和小封水拉管(16)、提升框架(7)上的小拨套(28)连成一体,小封水拉管(16)和小导向管(17)同轴线安装,后提升拨杆(6)的一端与小拨套(28)串连组成又一个上下运动活动付;中间挡板(15)与轴(20)同一平面,固定安装在筒体(27)上,提升框架(7)上的定位轴(29)与滑动套(30)配合,滑动套(30)外同心安装复位压缩弹簧(4);筒座(25)内壁近排水端制一凹形槽与排水口(26)过渡相接。专利摘要一种坐便器水箱用双筒排水装置,含有上大筒体(1),大封水拉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坐便器水箱双管排水装置,含有上大筒体(1),大封水拉管(2),大导向管(3),复位压缩弹簧(4),前提升拨杆(5),后提升拨杆(6),提升框架(7),大密封圈(8),小密封浮球(9),锁紧螺母(10),水箱体(11),胶垫(12),大密封浮球(13),大阻水垫(14),中间挡板(15),小封水拉管(16),小导向管(17),小阻水垫(18),小密封圈(19),转轴(20),后定位套(21),前定位套(22),中间定位套(23),上小筒体(24),筒座(25),共用筒壁(26),筒体(27),小拨套(28),定位轴(29),滑动套(30),其特征在于:筒体(27)内部制有上大筒体(1)和上小筒体(24),上大筒体(1)和上小筒体(24)通过筒体(27)中间的共用筒壁(26)和部分筒体(27)制造组合在一起,共用筒壁(26)上方在筒体(27)上安装转轴(20),转轴(20)上由前往后依次安装前定位套(22),前提升拨杆(5),中间定位套(23),后提升拨杆(6)和后定位套(21);上大筒体(1)底部安装大阻水垫(14),大阻水垫(14)上面同心组装着大导向管(3),大密封圈(8)紧靠大阻水垫(14)下面安装大密封浮球(13),大密封圈(8)和大封水拉管(2)、提升框架(7)上的大拨套(27)连成一体,大封水拉管(2)和大导向管(3)同轴线安装,前提升拨杆(5)的一端与大拨套(27)串连组成上下运动活动付;上小筒体(24)底部安装小阻水垫(18),小阻水垫(18)上面同轴线组装着小导向管(17),小密封圈(19)紧靠小阻水垫(18)下面安装小密封浮球(9),小密封圈(19)和小封水拉管(16)、提升框架(7)上的小拨套(28)连成一体,小封水拉管(16)和小导向管(17)同轴线安装,后提升拨杆(6)的一端与小拨套(28)串连组成又一个上下运动活动付;中间挡板(15)与轴(20)同一平面,固定安装在筒体(27)上,提升框架(7)上的定位轴(29)与滑动套(30)配合,滑动套(30)外同心安装复位压缩弹簧(4);筒座(25)内壁近排水端制一凹形槽与排水口(26)过渡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启斌
申请(专利权)人:王启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