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立新专利>正文

一种无水箱节水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36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水箱节水洁具,包括:厕具、进水电磁阀和控制装置,进水电磁阀通过控制装置直接控制厕具进水道的冲水量,厕具为带有上节流孔和下节流孔的盆腔式结构,厕具进水道分为独立的上水道和下水道且分别与电磁阀的两个出水端连通,上水道连通上节流孔,下水道连通下节流孔;上节流孔为沿盆腔上边缘内侧分布的6-18个、直径为2-5mm的小孔,小孔的喷水方向均一致为顺时针/逆时针,自上而下沿着盆腔内壁切线方向且与垂直线成α=45°-65°;从下水道直接设置一条管道连接至盆腔底部存水湾的下节流孔为一个直径为5-8mm的小孔,小孔的中轴线与排污管导出方向大致平行且其喷水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β=30°-50°。(*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背景本技术涉及一种厕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上下盆腔采用二次独立冲洗的无水箱节水洁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厕具基本是利用储水箱采用虹吸式的方法,一次完成冲洗、排污工作。它需要一个有一定高度的储水箱,一套蓄水、放水机构。这种冲洗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储水量,做到耗量6升已经很困难。因为提升高度是有限的,因此冲洗力度不够大。因为它采用的是上、下盆腔一次冲洗的方式,冲洗力度不集中,冲洗效果欠佳。同时,因为控制机构失灵,漏水现象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水箱节水洁具,解决传统技术中冲洗力度不集中、时有发生漏水现象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水箱节水洁具,包括厕具、进水电磁阀和控制装置,所述进水电磁阀通过所述控制装置直接控制所述厕具进水道的冲水量,所述厕具为带有上节流孔和下节流孔的盆腔式结构,所述厕具进水道分为独立的上水道和下水道且分别与所述电磁阀的两个出水端连通,所述上水道连通所述上节流孔,所述下水道连通所述下节流孔;所述上节流孔为沿盆腔上边缘内侧分布的6-18个、直径为2-5mm的小孔,所述小孔的喷水方向均一致为顺时针/逆时针,自上而下沿着盆腔内壁切线方向且与垂直线成α=45°-65°;从所述下水道直接设置一条管道连接至盆腔底部存水湾的下节流孔为一个直径为5-8mm的小孔,所述小孔的中轴线与排污管导出方向大致平行且其喷水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β=30°-50°。上述无水箱节水洁具,其特点在于,所述小孔为圆形、椭圆或矩形孔。上述无水箱节水洁具,其特点在于,所述电磁阀为一三位二通压力平衡式脉冲电磁阀。上述无水箱节水洁具,其特点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单片机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选择按钮和电池盒,所述电磁阀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述无水箱节水洁具,其特点在于,所述电磁阀和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厕具后上方的内侧容腔中,所述选择按钮固定安装在所述厕具后上方的外侧壁上。上述无水箱节水洁具,其特点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连接一红外感应头,所述红外感应头安装在所述选择按钮附近。上述无水箱节水洁具,其特点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连接一显示所述选择按钮选择状态的指示灯。上述无水箱节水洁具,其特点在于,所述电磁阀出水端与下进水口之间设置有一单向阀。上述无水箱节水洁具,其特点在于,所述电磁阀的进水口通过一过滤器和闸阀与自来水管连接。上述无水箱节水洁具,其特点在于,所述盆腔底部存水湾呈斗状,其截面形状一侧为矩形,另一侧为圆形,从矩形到圆形中间缩小过渡连接;其截面积从上向小逐渐减少,在底部弯折与所述排污管连接。本技术的功效在于,取消了传统的储水箱,利用节流增压的原理,提高了冲洗压力,特别是采用新型的上、下独立水道及二次冲洗的方法,冲洗压力能分别集中在上盆腔或下盆腔,使冲洗效果极佳,耗水量仅3.5升(如水压达到2.5公斤时,仅须2.5升水。)左右。并且,洁具釉添加纳米材料,如纳米硅、纳米银等,实现易洁、无菌的目的。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部分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的上水道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的下水道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三位二通压力平衡脉冲式电磁阀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其中,附图标记1-厕具11-上水道,111-上节流孔,112-上进水口12-下水道,121-下节流孔,122-下进水口13-盆腔,14-排污管2-电磁阀21-固定铁板,22-线圈骨架,23-线圈,24-导套,25-铁轭26-永久磁铁,27-弹簧,28-衔铁29-硅胶头,210-O型圈,211-盖体,212-压力平行腔213-橡胶膜,214-左出水口,215-阀体,216-进水口3-控制器,30-选择按钮,31-插座,32-插座33-指示灯,34-大小便控制按钮,35-红外感应头5-电池盒6-单向阀7-过滤器8-闸阀具体实施方法请参阅图1、2和3a、3b,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部分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的上水道示意图,图3b为本技术的下水道示意图。此洁具包括厕具1、电磁阀2和控制器3,控制器3进一步包括选择按钮30、大小便控制按钮34和电池盒5等。电磁阀2通过控制器3直接控制厕具1进水道的冲水量,厕具1为带有上节流孔111和下节流孔121的盆腔式结构,厕具1进水道分为独立的上水道11和下水道12,且分别与所述电磁阀2的两个出水端连通,上水道11连通上节流孔111,下水道12连通下节流孔121。上节流孔111为沿盆腔13上边缘内侧分布的6-18个、直径为2-5mm的小孔,该小孔的喷水方向均一致为顺时针/逆时针,自上而下沿着盆腔13内壁切线方向且与垂直线成α=45°-65°。此小孔为圆形、椭圆或矩形孔。下水道12直接设置一条管道连接至盆腔13底部,存水湾的下节流孔121为一个直径为5-8mm的小孔,该小孔的中轴线与排污管14导出方向大致平行,且其喷水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β=30°-50°。盆腔底部存水湾呈斗状,其截面形状一侧为矩形,另一侧为圆形,从矩形到圆形中间缩小过渡连接;其截面积从上向小逐渐减少,在底部弯折与所述排污管14连接。上述电磁阀2和控制器3安装在厕具1后上方的内侧容腔中,通过插座31连接在一起,选择按钮30固定安装在厕具1后上方的外侧壁上,控制器3还连接有一红外感应头35和一显示选择按钮30的选择状态的指示灯33,红外感应头35安装在选择按钮30附近,还有一大、小便控制按钮34通过插座32与控制器3连接在一起。如图4所示,在本技术中,采用的电磁阀2为三位二通压力平衡式脉冲电磁阀。该电磁阀2由固定铁板21、线圈骨架22、线圈23、导套24、铁轭25、永久磁铁26、弹簧27、衔铁28、硅胶头29、O型圈210、盖体211、压力平行腔212、橡胶膜213、左出水口214、阀体215和进水口216组成。当电源接通,弹簧27与衔铁28发生位移时,压力平行腔212内压力出现变化,随着,橡胶膜213被开启,水通过进水口216进入,并从出水口流入厕具。当然,本技术还可采用直流电磁阀。图5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本技术的实施例是通过微电脑实现控制冲水工作,如下按程序执行A)上盆腔冲水(X)秒---下存水湾冲水(Y)秒---上盆腔补水(Z)秒。即上、下盆腔二次冲洗加补水的三步式工作。B)根据不同的水压和不同的冲洗要求,只要改变不同的X、Y、Z数值,(其中0<X(Y、Z)<10秒)。就可以组成不同的冲洗工作程序。本控制器的电脑芯片,预存了组(如L;M;H,3组)的工作程序。很容易实现大、小便的多种不同冲水量选择控制。在图5中,电磁阀2的出水端与下进水口122之间设置有一单向阀6,进水口216通过一过滤器7和闸阀8与自来水管连接。当手动按小便(大便)按钮34时,电磁阀B接通,自来水通过闸阀8、过滤器7进入厕具1的上水道11,通过盆腔13上方的多个节流小孔,形成高压及旋转的水流,对上盆腔进行清洗。经过X秒后,电磁阀A接通,自来水通过下水道12进入存水湾底部,由于存水湾底部节流孔的节流作用,水压急剧升高,从节流口喷射的强劲水流及形成的负压效应,使污物完全彻底排出。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水箱节水洁具,包括:厕具、进水电磁阀和控制装置,所述进水电磁阀通过所述控制装置直接控制所述厕具进水道的冲水量,所述厕具为带有上节流孔和下节流孔的盆腔式结构,所述厕具进水道分为独立的上水道和下水道且分别与所述电磁阀的两个出水端连通,所述上水道连通所述上节流孔,所述下水道连通所述下节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节流孔为沿盆腔上边缘内侧分布的6-18个、直径为2-5mm的小孔,所述小孔的喷水方向均一致为顺时针/逆时针,自上而下沿着盆腔内壁切线方向且与垂直线成α=45°-65°;从所述下水道直接设置一条管道连接至盆腔底部存水湾的下节流孔为一个直径为5-8mm的小孔,所述小孔的中轴线与排污管导出方向大致平行且其喷水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β=30°-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