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墨铸铁管插口端局部外表面抛丸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344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管插口端局部外表面抛丸处理装置,涉及抛丸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工作安装平台,还包括移动上盖和提升组件,工作安装平台一表面固定有两导轨支撑柱;两导轨支撑柱一表面均固定有上下料输送组件中的导轨;两导轨一表面均固定有两滑块;两滑块一表面固定有两下铸铁管承接块;两下铸铁管承接块一相对表面均开有第一导槽;工作安装平台一表面固定有下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上下料输送组件、移动上盖和提升组件实现球墨铸铁管方便的放入和取出,通过转动托举组件的上升与降落实现转动托举,解决了现有装置安装球墨铸铁管麻烦以及支撑物较少装置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墨铸铁管插口端局部外表面抛丸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抛丸处理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球墨铸铁管插口端局部外表面抛丸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离心球磨铸铁管承口与插口连接,通过密封圈密封,管子外表面喷锌处理。离心球墨铸铁管经退火炉退火、水冷后,表面形成一次坚硬的氧化皮,国内对此都是通过钢丝刷打磨处理和整体管子抛丸,钢丝刷很难将坚硬的氧化皮打掉,管子安装后往往接口处锌层极容易脱落,造成管子接口处漏水、渗水的现象,极大影响管子的使用寿命。整体抛丸设备复杂,成本高,影响生产节奏。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2581774B公开球墨铸铁管插口端局部外表面抛丸处理装置,它包括:小车、抛丸清理室、至少一个抛丸器、气缸、管口密封装置、管头上密封圈和管头下密封圈,气缸的一端固定在小车行走前方的路基上,另一端固定在抛丸清理室上,球墨铸铁管上依次套装外钢丝环、磁环和内钢丝环,管头上密封圈和管头下密封圈分别装在外钢丝环、磁环和内钢丝环的上圆周外侧和下圆周外侧,管头上密封圈和管头下密封圈固定在插入球墨铸铁管的抛丸清理室外的一侧上,管口密封装置固定在抛丸清理室的另一侧上并伸入抛丸清理室内,顶住伸入抛丸清理室内球墨铸铁管的管口,本专利技术装置使用寿命长、成本低,钢丸可以重复利用,通过磁环将飞出的钢丸吸附到磁环上,保证管子抛丸的质量。虽然上述专利文献针对现有的抛丸方式进行了改进,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因为球磨铸铁管的尺寸比较大,沿着预留口轴向安装费时费力比较麻烦,并且没有足够的支撑物支撑球磨铸铁管,保障正常的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墨铸铁管插口端局部外表面抛丸处理装置,通过设计的上下料输送组件、移动上盖和提升组件实现球墨铸铁管方便的放入和取出,通过转动托举组件的上升与降落实现转动托举,解决了现有装置安装球墨铸铁管麻烦以及支撑物较少装置不稳定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球墨铸铁管插口端局部外表面抛丸处理装置,包括表面固定有两上铸铁管承接块;所述上下移动支撑框一表面固定有上箱体;所述上箱体一相对内部均开有第一槽口;所述上下移动支撑框一侧面固定有两第一导向套;所述上箱体一侧面固定有两第二导向套;所述第一导向套和第二导向套与提升组件中的两导向柱滑动配合;所述提升组件还包括第一提升缸;所述第一提升缸一端与工作安装平台一表面铰接;所述第一提升缸的另一端固定在上下移动支撑框一表面;所述工作安装平台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若干转动托举基座;若干所述转动托举基座一表面均固定有转动托举组件;所述转动托举组件包括连接板和转动支撑板;所述连接板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三导向套;所述转动支撑板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三导向套与第二导向柱配合;所述连接板一表面固定有第二提升缸;所述第二提升缸的活塞杆与转动支撑板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支撑板一表面固定有两弧形板;两所述弧形板相对表面间转动配合有若干托辊。进一步地,所述下箱体内壁固定有抛丸箱;所述抛丸箱内设有若干抛丸器。进一步地,所述下铸铁管承接块和上铸铁管承接块一表面均开有若干与球墨铸铁管相配合的半圆槽口。进一步地,所述上下移动支撑框一表面固定有半圆形罩;所述半圆形罩为中空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导轨为直线丝杆滑台。进一步地,所述抛丸器内装有抛丸轮、钢丸和抛丸轴,抛丸轮装在抛丸轴上,抛丸轴由电机带动其旋转,抛丸轮的旋转带动装在抛丸器内的钢丸向上抛出。进一步地,所述抛丸器的外壳是上端大、下端小的梯形。进一步地,所述下铸铁管承接块和上铸铁管承接块一表面均设有用于阻挡钢球颗粒漏出的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提升缸与第二提升缸包括油缸或气缸。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上下料输送组件、移动上盖和提升组件达到了球墨铸铁管方便的放入和取出的效果,解决现有装置安装球墨铸铁管麻烦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转动托举组件的上升与降落实现对球墨铸铁管转动过程中的托举作用,使整个装置运行稳定可靠。3、本技术通过设计的转动托举组件、上下料输送组件、移动上盖和提升组件组合实现快速装卸球墨铸铁管的效果,缩短加工周期,提高经济效率。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球墨铸铁管插口端局部外表面抛丸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除去转动托举组件和上下料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图5为转动托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工作安装平台,2-下箱体,3-转动托举组件,4-上下料输送组件,5-移动上盖,6-提升组件,7-抛丸箱,8-抛丸器,101-导轨支撑柱,102-转动托举基座,201-承接圈,301-连接板,302-转动支撑板,303-第二提升缸,304-活塞杆,305-第三导向套,306-第二导向柱,307-弧形板,308-托辊,401-导轨,402-下铸铁管承接块,403-第一导槽,404-滑块,501-上下移动支撑框,502-上铸铁管承接块,503-上箱体,504-第一导向套,505-第一槽口,506-半圆形罩,507-第二导向套,601-第一提升缸,602-导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球墨铸铁管插口端局部外表面抛丸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安装平台1,还包括移动上盖5和提升组件6,工作安装平台1一表面固定有两导轨支撑柱101;两导轨支撑柱101一表面均固定有上下料输送组件4中的导轨401;两导轨401一表面均固定有两滑块404;两滑块404一表面固定有两下铸铁管承接块402;两下铸铁管承接块402一相对表面均开有第一导槽403;工作安装平台1一表面固定有下箱体2;下箱体2端面固定有承接圈201;承接圈201与第一导槽403配合;移动上盖5包括上下移动支撑框501;上下移动支撑框501一表面固定有两上铸铁管承接块502;上下移动支撑框501一表面固定有上箱体503;上箱体503一相对内部均开有第一槽口505;上下移动支撑框501一侧面固定有两第一导向套504;上箱体503一侧面固定有两第二导向套507;第一导向套504和第二导向套507与提升组件6中的两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墨铸铁管插口端局部外表面抛丸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安装平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上盖(5)和提升组件(6),所述工作安装平台(1)一表面固定有两导轨支撑柱(101);两所述导轨支撑柱(101)一表面均固定有上下料输送组件(4)中的导轨(401);两所述导轨(401)一表面均固定有若干滑块(404);若干所述滑块(404)一表面固定有两下铸铁管承接块(402);两所述下铸铁管承接块(402)一相对表面均开有第一导槽(403);所述工作安装平台(1)一表面固定有下箱体(2);所述下箱体(2)端面固定有承接圈(201);所述承接圈(201)与第一导槽(403)配合;所述移动上盖(5)包括上下移动支撑框(501);所述上下移动支撑框(501)一表面固定有两上铸铁管承接块(502);所述上下移动支撑框(501)一表面固定有上箱体(503);所述上箱体(503)一相对内部均开有第一槽口(505);所述上下移动支撑框(501)一侧面固定有两第一导向套(504);所述上箱体(503)一侧面固定有两第二导向套(507);所述第一导向套(504)和第二导向套(507)与提升组件(6)中的两导向柱(602)滑动配合;所述提升组件(6)还包括第一提升缸(601);所述第一提升缸(601)一端与工作安装平台(1)一表面铰接;所述第一提升缸(601)的另一端固定在上下移动支撑框(501)一表面;所述工作安装平台(1)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若干转动托举基座(102);若干所述转动托举基座(102)一表面均固定有转动托举组件(3);所述转动托举组件(3)包括连接板(301)和转动支撑板(302);所述连接板(301)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三导向套(305);所述转动支撑板(302)一表面固定有若干第二导向柱(306);所述第三导向套(305)与第二导向柱(306)配合;所述连接板(301)一表面固定有第二提升缸(303);所述第二提升缸(303)的活塞杆(304)与转动支撑板(302)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支撑板(302)一表面固定有两弧形板(307);两所述弧形板(307)相对表面间转动配合有若干托辊(3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墨铸铁管插口端局部外表面抛丸处理装置,包括工作安装平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上盖(5)和提升组件(6),所述工作安装平台(1)一表面固定有两导轨支撑柱(101);两所述导轨支撑柱(101)一表面均固定有上下料输送组件(4)中的导轨(401);两所述导轨(401)一表面均固定有若干滑块(404);若干所述滑块(404)一表面固定有两下铸铁管承接块(402);两所述下铸铁管承接块(402)一相对表面均开有第一导槽(403);所述工作安装平台(1)一表面固定有下箱体(2);所述下箱体(2)端面固定有承接圈(201);所述承接圈(201)与第一导槽(403)配合;所述移动上盖(5)包括上下移动支撑框(501);所述上下移动支撑框(501)一表面固定有两上铸铁管承接块(502);所述上下移动支撑框(501)一表面固定有上箱体(503);所述上箱体(503)一相对内部均开有第一槽口(505);所述上下移动支撑框(501)一侧面固定有两第一导向套(504);所述上箱体(503)一侧面固定有两第二导向套(507);所述第一导向套(504)和第二导向套(507)与提升组件(6)中的两导向柱(602)滑动配合;所述提升组件(6)还包括第一提升缸(601);所述第一提升缸(601)一端与工作安装平台(1)一表面铰接;所述第一提升缸(601)的另一端固定在上下移动支撑框(501)一表面;所述工作安装平台(1)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若干转动托举基座(102);若干所述转动托举基座(102)一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德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东凌铸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