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招方专利>正文

一种铜管表面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340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管表面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台,所述抛光台的上端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侧壁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远离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条形槽的内壁上,所述条形槽内设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条形槽相对的内壁,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板,所述抛光台的上端设有位置相对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均匀条形槽连通,所述抛光台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无需手动推送管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保障了操作员的人生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管表面抛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铜管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铜管表面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抛光机也称为研磨机,常常用作机械式研磨、抛光及打蜡。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带动安装在抛光机上的海绵或羊毛抛光盘高速旋转,由于抛光盘和抛光剂共同作用并与待抛表面进行摩擦,进而可达到去除漆面污染、氧化层、浅痕的目的。现有的管材抛光机在使用时,需要通过人工手持管材进行送料,在砂轮的带动下,管材会发生旋转,若操作不当管材会划伤操作员,同时人工送料效率低下,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铜管表面抛光装置,其无需手动推送管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保障了操作员的人生安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管表面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台,所述抛光台的上端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侧壁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远离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条形槽的内壁上,所述条形槽内设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条形槽相对的内壁,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管表面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台(1)的上端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侧壁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远离第一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条形槽的内壁上,所述条形槽内设有从动辊(9),所述从动辊(9)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条形槽相对的内壁,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9)之间通过传送带(2)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板(4),所述抛光台(1)的上端设有位置相对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均匀条形槽连通,所述抛光台(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第二驱动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管表面抛光装置,包括抛光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台(1)的上端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的侧壁设有装置槽,所述装置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远离第一驱动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条形槽的内壁上,所述条形槽内设有从动辊(9),所述从动辊(9)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条形槽相对的内壁,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9)之间通过传送带(2)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条形板(4),所述抛光台(1)的上端设有位置相对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均匀条形槽连通,所述抛光台(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0),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抛光台(1)的侧壁并延伸至滑槽内,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0)输出轴的末端固定连接有双头螺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招方
申请(专利权)人:周招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