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水器的自动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5075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受水器的自动排水系统,含有受水器、排液泵、电控箱,在受水器设有带有调节阀溢水口,通过管道将其接入排液泵排液管道,既避免排液泵因进液管口内部与排液管之间压力差过大导致无法启动,又能确保MVR蒸发器内真空度不因受水器排水而受外界空气干扰而影响蒸发效率,还能实现真空抽取和受水器排水互不干扰同步进行,降低真空泵运转负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自动排水系统结构简单合理改造\维护成本小,自控化程度高,可以广泛适用于单效、双效或多效MVR蒸发器的配套安装和其老旧MVR蒸发器的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水器的自动排水系统
本技术属于制药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受水器的自动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MVR蒸发器广泛地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等领域。MVR一般包括加热器、蒸发器、气液分离器、冷却设备,在真空负压环境下通过将待浓缩物料经过加热器和蒸发器后,在气液分离器内进行汽液分离,分离后将得到的高温蒸汽处理成其冷凝水,并通过受水器直接排入污水管网或进入其他处理。而受水器通常采用在真空状态下用排液泵抽取内部冷凝水的方式进行连续生产,但在真空状态下启动排液泵因进液管口内部压力与排液管之间压力相差较大,致使排液泵不能正常工作。为了解决受水器无法自动排水问题,现有技术CN03150679.8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水浓缩器,将受水器中的冷凝水排入排水桶中,通过排水桶排入污水管网或进入其他处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受水器自动排水问题,但整个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以下缺点致使该方法无法得到推广:1、冷凝水中夹带大量杂质,直接排入冷却设备,容易在冷却设备内形成水垢,阻塞管路导致无法及时足量地向真空泵提供冷却水,容易影响真空泵的正常运转;2、真空泵需要在抽空和排水程序中高频次切换,长期运转负荷,易损害,使用寿命短;3、真空泵在排水时,容易因真空负压导致间歇性反冲,致使MVR蒸发器真空度不稳定,容易跑料,影响蒸发效率;4、受水器和排水桶的液压阀使用频次高,易损害,容易影响真空泵的正常运转。因此目前亟设计出一种既能有效克服解决受水器自动排水问题,保证MVR蒸发器真空度的稳定性,又能降低MVR蒸发器动力输出关键部件真空泵运转负荷,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停机检修频次的受水器自动排水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受水器无法自动排水、MVR蒸发器真空度稳定性易受干扰以及真空泵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受水器自动排水系统,含有受水器(1)、排液泵(2)、电控箱(3),所述受水器(1)设有进液口(11)、排液口(12)、真空管出口(13),所述进液口(11)通过真空管道与冷却设备相连接,所述真空管出口(13)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泵(4)连接,所述排液口(12)固设于受水器(1)底部,并与所述排液泵(2)进液管(21)相连接,所述排液泵(2)排液管(22)接入排污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水器(1)设有带有第一调节阀(141)的溢水口(14)和液位检测器(15),其溢水口(14)通过管道接入排液泵(2)排液管(22),所述排液泵(2)与溢水口(14)管道连接处的排液管(22)外侧部分依次设有压力检测器(23)、第二调节阀(24);所述电控箱(3)设有控制电路根据液位检测器(15)和压力检测器(23)所传输的信号自动控制第一调节阀(141)、第二调节阀(24)以及排液泵(2)的启\停。进一步所述溢水口(14)与排液泵(2)连接管道内径大于排液泵(2)排液管内径。进一步所述电控箱(3)控制电路为在电控箱(3)电源输出端与排液泵(2)电源输入端之间设有电源总开关(31),电源总开关(31)的输出端依次与液位检测器开关(32)、压力检测器开关(33)、第一调节阀开关(34)、第二调节阀开关(35)、排液泵开关(36)相连接,所述液位检测器开关(32)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一(3KA1)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一(3KA1)另一端接入地线,所述压力检测器开关(33)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二(3KA2)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二(3KA2)另一端接入地线,所述第一调节阀开关(34)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一(3KA1)的第一常开触点(3KA11)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一(3KA1)的第一常开触点(3KA11)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二(3KA2)的第一常闭触点(3KA21)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二(3KA2)的第一常闭触点(3KA21)另一端接入地线,所述第二调节阀开关(35)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一(3KA1)的第二常开触点(3KA12)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一(3KA1)的第二常开触点(3KA12)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二(3KA2)的第三常开触点(3KA22)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二(3KA2)的第三常开触点(3KA22)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三(3KA3)的第四常开触点(3KA31)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三(3KA3)的第四常开触点(3KA31)另一端接入地线,所述排液泵开关(36)的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一(3KA1)的第五常开触点(3KA13)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一(3KA1)的第五常开触点(3KA13)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二(3KA2)的第六常开触点(3KA23)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二(3KA2)的第六常开触点(3KA23)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三(3KA3)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三(3KA3)另一端接入地线。进一步所述溢水口(14)固设于真空管出口(13)下方,且真空管出口(13)与溢水口(14)的垂直距离不少于5厘米。进一步所述受水器(1)排液口(12)设有电磁阀(121)。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阀(141)和第二调节阀(24)为比例调节阀。更进一步所述电磁阀(121)为比例调节阀。更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的电源总开关(31)输出端与电磁阀开关(37)相连接,所述电磁阀开关(37)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三(3KA3)的第七常开触点(3KA32)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三(3KA3)的第七常开触点(3KA32)另一端接入地线。更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电源总开关输出端(31)分别与第一变频器(38)的电源输入端、第二变频器(39)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变频器(38)的信号输入端与液位检测器(15)电性连接,第一变频器(38)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调节阀(141)电性连接,第一变频器(38)的电源输出端接入地线,所述第二变频器(39)的信号输入端与压力检测器(23)电性连接,第二变频器(39)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调节阀(24)相连接,第二变频器(39)的电源输出端接入地线。更进一步所述控制电路的电源总开关输出端(31)与数字模拟控制器(310)电源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数字模拟控制器(310)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液位检测器(15)、压力检测器(23)电性连接,数字模拟控制器(310)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调节阀(141)、排液泵(2)、第二调节阀(24)、电磁阀(121)以及真空泵(4)电性连接,数字模拟控制器(310)的电源输出端接入地线。更进一步所述数字模拟控制器(310)为PLC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受水器设有带有调节阀溢水口,并将其通过管道接入排液泵排液管道,利用冷凝水自重将排液泵排液管道内的空气逼走,从而既避免排液泵因进液管口内部与排液管之间压力差过大导致无法启动,又能确保MVR蒸发器内真空度不因受水器排水而受外界空气干扰,导致跑料,影响蒸发效率,还能实现真空抽取和受水器排水互不干扰同步进行,降低真空泵运转负荷,提高真空泵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增设液位检测器、压力检测器以及进一步优化控制电路,利用液位检测器和压力检测器所检测的数据信息,实现第一调节阀、第二条调节阀以及排液泵的启停顺序,从而进一步确保MVR蒸发器内真空度稳定性,也避免了因MVR蒸发器内真空度波动导致真空泵运转速率频繁变频,降低真空泵运转负荷,提高真空泵使用寿命。3、本技术通过在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水器的自动排水系统,含有受水器(1)、排液泵(2)、电控箱(3),所述受水器(1)设有进液口(11)、排液口(12)、真空管出口(13),所述进液口(11)通过真空管道与冷却设备相连接,所述真空管出口(13)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泵(4)连接,所述排液口(12)固设于受水器(1)底部,并与所述排液泵(2)进液管(21)相连接,所述排液泵(2)排液管(22)接入排污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水器(1)设有带有第一调节阀(141)的溢水口(14)和液位检测器(15),其溢水口(14)通过管道接入排液泵(2)排液管(22),所述排液泵(2)与溢水口(14)管道连接处的排液管(22)外侧部分依次设有压力检测器(23)、第二调节阀(24);所述电控箱(3)设有控制电路根据液位检测器(15)和压力检测器(23)所传输的信号自动控制第一调节阀(141)、第二调节阀(24)以及排液泵(2)的启\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水器的自动排水系统,含有受水器(1)、排液泵(2)、电控箱(3),所述受水器(1)设有进液口(11)、排液口(12)、真空管出口(13),所述进液口(11)通过真空管道与冷却设备相连接,所述真空管出口(13)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泵(4)连接,所述排液口(12)固设于受水器(1)底部,并与所述排液泵(2)进液管(21)相连接,所述排液泵(2)排液管(22)接入排污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水器(1)设有带有第一调节阀(141)的溢水口(14)和液位检测器(15),其溢水口(14)通过管道接入排液泵(2)排液管(22),所述排液泵(2)与溢水口(14)管道连接处的排液管(22)外侧部分依次设有压力检测器(23)、第二调节阀(24);所述电控箱(3)设有控制电路根据液位检测器(15)和压力检测器(23)所传输的信号自动控制第一调节阀(141)、第二调节阀(24)以及排液泵(2)的启\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水口(14)与排液泵(2)排液管(22)的连接管道内径大于排液泵(2)排液管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箱(3)控制电路为在电控箱(3)电源输出端与排液泵(2)电源输入端之间设有电源总开关(31),所述电源总开关(31)的输出端依次与液位检测器开关(32)、压力检测器开关(33)、第一调节阀开关(34)、第二调节阀开关(35)、排液泵开关(36)相连接,所述液位检测器开关(32)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一(3KA1)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一(3KA1)另一端接入地线,所述压力检测器开关(33)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二(3KA2)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二(3KA2)另一端接入地线,所述第一调节阀开关(34)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一(3KA1)的第一常开触点(3KA11)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一(3KA1)的第一常开触点(3KA11)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二(3KA2)的第一常闭触点(3KA21)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二(3KA2)的第一常闭触点(3KA21)另一端接入地线,所述第二调节阀开关(35)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一(3KA1)的第二常开触点(3KA12)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一(3KA1)的第二常开触点(3KA12)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二(3KA2)的第三常开触点(3KA22)相连接,交流继电器二(3KA2)的第三常开触点(3KA22)另一端与交流继电器三(3KA3)的第四常开触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