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两用型轮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02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用型轮椅床,包括:底架;轮系机构;床板机构;驱动机构,其与所述床板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背板、所述座板和所述腿板进行转动;以及翻身机构,其包括两块翻身板以及与其一一对应设置的翻身板驱动机构,所述两块翻身板左右对称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翻身机构包括翻身推动杆、支撑板以及支撑轮,所述翻身推动杆一端设于所述底架上,另一端可活动的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可活动的与所述翻身板连接,所述支撑轮设于所述翻身板底部,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支撑板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轮椅床,便于瘫痪的病人翻身活动身体,避免长期卧床对身体造成伤害。实现床和轮椅之间的转换,便于将长期卧床的病人带出户外参加户外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用型轮椅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用型轮椅床。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患病的老人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能让患病的人,从病床上走出去,到户外活动一下,这对病人康复或保持良好心态,无疑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瘫痪病人由于自身不能动,长期卧床不会翻身,以至身上易长褥疮,这样就使病人更加雪上加霜、加重病情。瘫痪、重伤、昏迷等病人由于行动不便,需要特殊设计的产品来护理照顾。目前市场上只有功能相对单一的护理床,要想让病人转换场地却要借助其他转移床或者把病人搬到轮椅上,而要想在这些护理产品上给重症病人更换褥垫、体下通风、缓解局部压力就只能靠人工搬动病人来实现,实际操作起来很是麻烦。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型轮椅床,从而克服长期卧床病人参加户外活动不便、翻身困难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两用型轮椅床,包括:底架;轮系机构,其包括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后轮设于所述底架上;床板机构,其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床板机构包括背板、座板和腿板,所述背板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座板连接,所述座板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腿板上;驱动机构,其与所述床板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背板、所述座板和所述腿板进行转动;以及翻身机构,其包括两块翻身板以及与其一一对应设置的翻身板驱动机构,所述两块翻身板左右对称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翻身机构包括翻身推动杆、支撑板以及支撑轮,所述翻身推动杆一端设于所述底架上,另一端可活动的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可活动的与所述翻身板连接,所述支撑轮设于所述翻身板底部,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动杆,其一端设于所述底架上,另一端与所述背板底部连接,以及联动四杆机构,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背板可活动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可活动的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一端可活动的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腿板可活动的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为呈三角形的空心柱结构。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翻身板包括背翻身板、座翻身板和腿翻身板,所述背翻身板可活动的与所述座翻身板连接,所述座翻身板可活动的与所述腿翻身板连接。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与动力机构连接,所述动力机构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动力机构工作,以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工作。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机构为电池或电机。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轮为万向轮。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翻身推动杆为电推动杆。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架的边缘设有护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两用型轮椅床,既可以作为床使用又可以变换形态作为轮椅使用,在轮椅床上设有翻身机构,无法自行翻身的病人使用时,通过驱动翻身推动杆的伸缩,带动支撑板的转动,支撑板上表面向中部倾斜,支撑板的转动带动翻身板的转动,设于翻身板底部的支撑轮沿着支撑板倾斜的方向滑动。翻身板向中部倾斜,实现翻身的效果。本技术的两用型轮椅床使用方便,使不能翻身的病人可以翻身活动身体,避免长期卧床对身体造成伤害。也可以实现床和轮椅之间的转换,便于将长期卧床的病人带出户外参加户外活动,有益于病人的身心健康。(2)本技术两用型轮椅床,通过联动四杆机构驱动床和轮椅之间的相互转换。联动四杆机构由背板、腿板和三根连杆组成。通过推动杆驱动背板移动,背板的移动带动联动四杆机构的转动,即可实现由床转换成轮椅的状态。本技术的轮椅床驱动结构简单,只需一根推动杆即可实现床和轮椅之间状态的转换。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两用型轮椅床处于床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两用型轮椅床处于轮椅状态下的机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两用型轮椅床中翻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两用型轮椅床中翻身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两用型轮椅床中联动四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两用型轮椅床,包括:底架1,底架1上设有轮系机构2和床板机构3,床板机构3上设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与动力机构5连接(动力机构为电池或电机),动力机构5与控制器6连接,通过控制器6控制动力机构5工作,以控制驱动机构4的工作。通过驱动机构4驱动床板机构3实现床和轮椅之间的转换,床板机构3上设有翻身机构7,通过翻身机构7可是患者躺在床上时能够进行左右翻身。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为,轮系机构2包括前轮21和后轮22,前轮为万向轮,前轮21设于底架1的前端,后轮设于底架1的后端。床板机构3设于底架1上,床板机构3包括背板31、座板32和腿板33,背板31与座板32铰接,座板32与腿板33铰接设置。优选地,位于背板31左右两侧和上端的底架1上设有护栏11,护栏11可防止病人睡觉或是坐时掉落床下。腿板33出设有脚踏板34。脚踏板34可滑动的设于腿板33上。驱动机构4与背板31连接,以驱动背板31、座板32和腿板33进行转动,实现床和轮椅之间的转换。床板机构3上设有翻身机构7,翻身机构7包括两块翻身板71以及与其一一对应设置的翻身板驱动机构72,两块翻身板71左右对称设于底架1上。每块翻身板71包括背翻身板711、座翻身板712和腿翻身板713,背翻身板711可活动的与座翻身板712连接,座翻身板712可活动的与腿翻身板713连接。座翻身板712与翻身机构72连接,翻身机构72包括翻身推动杆721、支撑板722以及支撑轮723,优选地,翻身推动杆721为电推动杆,支撑板722为三角形的空心柱结构。翻身推动杆721一端设于底架1上,另一端可活动的与支撑板722下端铰接,三角形支撑板722的内侧边缘与座翻身板712的内侧面铰接,支撑轮723设于座翻身板712底部,可移动的设于支撑板722上表面。驱动翻身推动杆721的伸缩,带动支撑板722的转动,支撑板722上表面向中部倾斜,支撑板722的转动带动座翻身板712的转动,设于座翻身板712底部的支撑轮723沿着支撑板722倾斜的方向滑动。座翻身板712向中部倾斜,座翻身板712的翻动,带动与其连接的背翻身板711和腿翻身板713一起转动,实现翻身的效果。优选地,如图5所示,驱动机构4包括推动杆41和联动四杆机构42。推动杆41为电推动杆,推动杆41一端设于底架1上,另一端与背板31底部连接。联动四杆机构42包括第一连杆421、第二连杆422以及第三连杆423,第一连杆421一端与背板31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22铰接,第二连杆422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423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用型轮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轮系机构,其包括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后轮设于所述底架上;床板机构,其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床板机构包括背板、座板和腿板,所述背板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座板连接,所述座板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腿板上;驱动机构,其与所述床板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背板、所述座板和所述腿板进行转动;以及翻身机构,其包括两块翻身板以及与其一一对应设置的翻身板驱动机构,所述两块翻身板左右对称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翻身机构包括翻身推动杆、支撑板以及支撑轮,所述翻身推动杆一端设于所述底架上,另一端可活动的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可活动的与所述翻身板连接,所述支撑轮设于所述翻身板底部,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支撑板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型轮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轮系机构,其包括前轮和后轮,所述前轮和后轮设于所述底架上;床板机构,其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床板机构包括背板、座板和腿板,所述背板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座板连接,所述座板可转动的设于所述腿板上;驱动机构,其与所述床板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背板、所述座板和所述腿板进行转动;以及翻身机构,其包括两块翻身板以及与其一一对应设置的翻身板驱动机构,所述两块翻身板左右对称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翻身机构包括翻身推动杆、支撑板以及支撑轮,所述翻身推动杆一端设于所述底架上,另一端可活动的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可活动的与所述翻身板连接,所述支撑轮设于所述翻身板底部,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支撑板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型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动杆,其一端设于所述底架上,另一端与所述背板底部连接,以及联动四杆机构,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背板可活动的连接,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牛思杰莫志敏陆雪雯阮晓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