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弦专利>正文

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004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包括撑开杆,一级连接轴,防滑套,撑开柄,手指环,咬合块结构,卡片结构,手电筒结构,固定螺钉和调节套管,所述的撑开杆螺纹连接在撑开柄的上端;所述的撑开杆和撑开杆的相交处通过一级连接轴连接;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撑开柄的外表面;所述的手指环一体化设置在撑开柄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有利于方便的将咬合块从撑开杆上拆卸下来,方便对咬合块的消毒清洗;固定螺钉和调节套管的设置,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撑开柄的长度,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要;手电筒的设置,有利于在对患者口腔检查诊治时起到照明的作用,提高诊治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
本技术属于口腔颌面外科用具
,尤其涉及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
技术介绍
口腔颌面外科以外科治疗为主,主要研究和防治口腔器官(牙、牙槽骨、唇、颊、舌、腭、咽等)、面部软组织、颌面诸骨(上颌骨、下颌骨、颧骨等)、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相关疾病,在诊疗时,医生需要将病人的口腔撑开,现有技术的撑开器大多通过弹簧固定张开的角度,但是弹簧的弹力有限,不适合长期使用。下颌骨的下颌支末端有两个突起,位于后方的称之为髁突,它由上端膨大的下颌头和头下方的下颌颈组成。下颌骨髁突呈椭圆形,内外径长,前后径短。侧面观,有一横嵴将髁突顶部分为前后两个斜面。前斜面小,为功能面,是关节的负重区;下颌骨髁突是颌骨骨折的好发区,可以是直接打击髁突部造成的直接骨折,也可以是下颌骨颏部或体部受到打击而造成的间接骨折,临床上容易漏诊。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5054154U,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包括一对撑开部、一对角度固定部、旋转螺丝、一对口腔撑开板、多条防滑凸条、角度调节片、调节啮合片、啮合片掰手、啮合片顶片、第一固定螺丝及第二固定螺丝;撑开部通过旋转螺丝与角度固定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该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包括撑开杆(1),一级连接轴(2),防滑套(3),撑开柄(4),手指环(5),咬合块结构(6),卡片结构(7),手电筒结构(8),固定螺钉(9)和调节套管(10),所述的撑开杆(1)螺纹连接在撑开柄(4)的上端;所述的撑开杆(1)和撑开杆(1)的相交处通过一级连接轴(2)连接;所述的防滑套(3)套接在撑开柄(4)的外表面;所述的手指环(5)一体化设置在撑开柄(4)的内部;所述的咬合块结构(6)螺纹连接在撑开杆(1)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卡片结构(7)轴接在调节套管(10)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手电筒结构(8)吸附在撑开杆(1)的上表...

【技术特征摘要】
1.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该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包括撑开杆(1),一级连接轴(2),防滑套(3),撑开柄(4),手指环(5),咬合块结构(6),卡片结构(7),手电筒结构(8),固定螺钉(9)和调节套管(10),所述的撑开杆(1)螺纹连接在撑开柄(4)的上端;所述的撑开杆(1)和撑开杆(1)的相交处通过一级连接轴(2)连接;所述的防滑套(3)套接在撑开柄(4)的外表面;所述的手指环(5)一体化设置在撑开柄(4)的内部;所述的咬合块结构(6)螺纹连接在撑开杆(1)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卡片结构(7)轴接在调节套管(10)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手电筒结构(8)吸附在撑开杆(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固定螺钉(9)螺纹连接在调节套管(10)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咬合块结构(6)包括咬合块(61),连接杆(62),防护套(63)和咬合槽(64),所述的连接杆(62)焊接在咬合块(6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防护套(63)套接在咬合块(61)的外表面;所述的咬合槽(64)纵向一体化设置在咬合块(61)的正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颌面外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片结构(7)包括缓冲弹簧(71),固定片(72),卡片(73),三级连接轴(74),挡片(75)和二级连接轴(76),所述的缓冲弹簧(71)挂接在调节套管(10)和调节套管(10)的内表面上部之间;所述的固定片(72)贯穿左侧设置的调节套管(10)通过二级连接轴(76)连接在右侧设置的调节套管(10)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卡片(7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弦杨贞忞谭芳
申请(专利权)人:刘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