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84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播种工具,包括播种钳及存储盒,播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均包括手柄和钳嘴,钳嘴形成有导料通道;存储盒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设置于该安装座内的存储壳体,安装座和存储壳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安装座的第一通孔通过一导管连接所述导料通道;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手柄分别连接所述安装座和存储壳体,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的相对移动,带动存储壳体转动,进而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错开位置和对应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时,存储壳体内的种子依次通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及导管传导至导料通道,再通过导料通道输出,实现播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播种工具
本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播种操作简便,且能够准确对位播种的手持式的播种工具。
技术介绍
春季是播种的好时节,播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其原则是使作物在田间的分布合理,地力和光能的利用充分,又有较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以利于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和便于栽培管理。实际生产中,除规模化生产使用机播、畜播外,撒播依然是生产上使用的主要播种手段之一。撒播是一种古老而粗放的播种方式,大多用手工操作,简便,但种子不易分布均匀,致使后期不便管理。目前撒播主要用于中药材、水稻、油菜等作物的苗床播种或蔬菜、牧草等的播种。然而,有些种子外壳锋利,不便徒手抓捏,加上长时间的人力手工撒播,容易使人产生腰膝酸软、手臂麻困的感觉,导致撒播效果更差,严重影响播种均匀度和后期的生产管理。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620930781.9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手持播种装置,包括种杯、阀门、转子和手动摇杆;所述种杯为一容器;所述阀门设置于种杯的底部;所述转子设置于阀门的正下方;所述手动摇杆设置于种杯的一侧,通过传动组件一与转子相连接。通过在种杯底部设置阀门实现对于种子出入的控制,通过手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播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钳及存储盒,所述播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均包括手柄和钳嘴,所述钳嘴形成有导料通道;所述存储盒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设置于该安装座内的存储壳体,所述安装座和存储壳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安装座的第一通孔通过一导管连接所述导料通道;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手柄分别连接所述安装座和存储壳体,所述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的相对移动,带动存储壳体转动,进而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错开位置和对应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时,存储壳体内的种子依次通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及导管传导至导料通道,再通过导料通道输出,实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钳及存储盒,所述播种钳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均包括手柄和钳嘴,所述钳嘴形成有导料通道;所述存储盒包括安装座以及可转动设置于该安装座内的存储壳体,所述安装座和存储壳体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安装座的第一通孔通过一导管连接所述导料通道;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手柄分别连接所述安装座和存储壳体,所述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的相对移动,带动存储壳体转动,进而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错开位置和对应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对应时,存储壳体内的种子依次通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及导管传导至导料通道,再通过导料通道输出,实现播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通道由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钳嘴共同围合形成,所述导料通道具有一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连接所述导管,所述输出口的尺寸小于待播种的种子的直径,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钳嘴张开时,所述输入口扩大,进而输出种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通道呈锥形通道,其大口为所述导料通道的输入口,其小口为所述导料通道的输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柄的手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钳柄的手柄通过一曲柄连接所述存储壳体,所述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的相对移动,通过该曲柄带动存储壳体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凡涂艺山廖翌铨
申请(专利权)人:芭芭拉厦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