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448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属于建筑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上设有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所述基架固定底板所在的平面与基架侧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基架固定底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基架侧板,且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基架侧板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水平横切面积大于侧板套口的顶部挡块,所述的螺旋栓孔的孔口直径大小与镂空栓块移动轨的轨道宽度一致,在所述螺旋栓轴的顶端设有模板固定压头,所述模板固定压头的外壁面上贴合防滑橡胶垫,其具有方便实用、结构简单、优化支模、造价较低、提高结构的牢固性,优化修复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属于建筑修复

技术介绍
中国拥有大量历史悠久的石质类文物。如石屋、石拱桥等,这些石质类文物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自然风化(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再加上工业化以来的空气污染、酸雨侵蚀,以及不同程度的人为迫害,正遭受着不同程度的表面劣化、腐蚀乃至破坏。因此,需要对建筑文物进行长期的观测,以及低破坏性的修复。石质文物在修复中,需要用到特殊的修复浆,在修复裂缝的同时,可以加强其结构的牢固性,同时防止风化等侵蚀,也要满足文物修复的要求,尽量较少对其外观和历史印记的破坏。现在的模板修复方法,常采用人工支模,需要在现场采用建材进行制作修复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和模板支撑,在制作模板支撑的过程中,由于梁板距离地面较远,需要耗费较多的材料,以及花费较长的时间对模板进行支撑作业,同时,由于修复浆不够科学,容易导致修复的二次破坏,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包括:基架固定底板、基架侧板、可移动栓块、螺旋栓轴、顶部挡块、镂空栓块移动轨、螺旋栓孔、侧板套口、模板固定压头、螺旋连杆、螺旋栓轴把手、防滑橡胶垫,其特征在于:在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上设有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所述基架固定底板所在的平面与基架侧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基架固定底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基架侧板,且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可移动栓块通过侧板套口套入基架侧板的板段上,所述基架侧板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水平横切面积大于侧板套口的顶部挡块,通过顶部挡块将可移动栓块的移动范围控制在顶部挡块与基架固定底板之间,所述可移动栓块侧面贯穿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包括:基架固定底板、基架侧板、可移动栓块、螺旋栓轴、顶部挡块、镂空栓块移动轨、螺旋栓孔、侧板套口、模板固定压头、螺旋连杆、螺旋栓轴把手、防滑橡胶垫,其特征在于:在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上设有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所述基架固定底板所在的平面与基架侧板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所述基架固定底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基架侧板,且基架固定底板和基架侧板通过焊接相连,所述可移动栓块通过侧板套口套入基架侧板的板段上,所述基架侧板的顶部固定有一个水平横切面积大于侧板套口的顶部挡块,通过顶部挡块将可移动栓块的移动范围控制在顶部挡块与基架固定底板之间,所述可移动栓块侧面贯穿设有与螺旋栓轴上的螺旋连杆相互旋合的螺旋栓孔,所述的螺旋栓孔的孔口直径大小与镂空栓块移动轨的轨道宽度一致,所述螺旋栓轴的外侧设有螺旋栓轴把手,在所述螺旋栓轴的顶端设有模板固定压头,所述模板固定压头的外壁面上贴合防滑橡胶垫。2.一种石质文物建筑的修复模板及其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配制修复浆原料:CaO石灰5份、Fe3O4铁矿粉4-6份、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良李强强赵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