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散热附墙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17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雨散热附墙电梯,包括电梯框体,所述电梯框体包括外板层、内板层和底板层,所述外板层和内板层之间形成降温空腔,所述降温空腔内的两侧部均设置有若干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板层和内板层上且分别与电梯框体内部和电梯框体外界相连通,所述内板层内的顶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和内板层的顶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到电梯内,而且附墙电梯自身也具备了良好的通风散热性能,不但解决了附墙电梯不能同时具备高防水性和高通风散热性的问题,而且附墙电梯具备快速降温功能,能够很好的适应酷热高温天气的使用,使用效果得到了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雨散热附墙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具体涉及一种防雨散热附墙电梯。
技术介绍
现有的附墙电梯通常应用在建筑工地等施工场所,为了便于运输货物,附墙电梯都是位于室外的,由于长期暴露在外面,一旦遇到酷热天气,电梯内的温度将会达到非常高,严重影响了电梯的乘坐舒适度,有时甚至会给人带来不良反应,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将附墙电梯两侧部设计成网状结构,这样虽然一定程度的提高了附墙电梯内部的通风性能,但是这种结构一旦遇到雨水天气,雨水会从电梯两侧进入到电梯内,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人们的乘坐以及货物的运输,存在明显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同时具备良好的散热降温性能和防水性能的附墙电梯。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雨散热附墙电梯,包括电梯框体,所述电梯框体包括外板层、内板层和底板层,所述外板层和内板层之间形成降温空腔,所述降温空腔内的两侧部均设置有若干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板层和内板层上且分别与电梯框体内部和电梯框体外界相连通,所述内板层内的顶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和内板层的顶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气管,所述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雨散热附墙电梯,包括电梯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框体包括外板层(1)、内板层(2)和底板层(6),所述外板层(1)和内板层(2)之间形成降温空腔(3),所述降温空腔(3)内的两侧部均设置有若干通风管(5),所述通风管(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板层(1)和内板层(2)上且分别与电梯框体内部和电梯框体外界相连通,所述内板层(2)内的顶部设置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和内板层(2)的顶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的顶部设置有风扇(8),所述出气管(7)的内壁上设置有微型冷却器(9),所述微型冷却器(9)分别连接着控制器(91)和供能模块(92),所述控制器(9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雨散热附墙电梯,包括电梯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框体包括外板层(1)、内板层(2)和底板层(6),所述外板层(1)和内板层(2)之间形成降温空腔(3),所述降温空腔(3)内的两侧部均设置有若干通风管(5),所述通风管(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外板层(1)和内板层(2)上且分别与电梯框体内部和电梯框体外界相连通,所述内板层(2)内的顶部设置有分隔板(4),所述分隔板(4)和内板层(2)的顶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气管(7),所述出气管(7)的顶部设置有风扇(8),所述出气管(7)的内壁上设置有微型冷却器(9),所述微型冷却器(9)分别连接着控制器(91)和供能模块(92),所述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