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有源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86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Hi‑Fi有源音箱,属于音箱技术领域,Hi‑Fi有源音箱,包括信号源输入及解码系统、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系统、低失真高效能功率放大器、原创设计腔体结构和全音域低失真扬声器系统。信号源输入及解码系统与外界信号源相连;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处理系统将解码系统而来的数字信号进行降噪,并对声场还原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特有的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处理;低失真高效能功率放大器将还原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推动扬声器系统工作,原创设计腔体结构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该系统中使用的扬声器固有特点作出的原创性结构设计,可以实现通过软件处理完成Hi‑Fi音频输出的功能,硬件少,生产成本较少,但产品功能强大,可靠性大大提高,从而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i-Fi有源音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音箱
,更具体地说,涉及Hi-Fi有源音箱。
技术介绍
音响是一种音频输出设备,在人们的娱乐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对音频输出领域的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动辄上万,甚至数万元的家庭领域的Hi-Fi音频输出设备的价格普通人是难以承受的。本专利技术则以较低的硬件成本,让Hi-Fi音频输出设备进入普通消费人群成为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Hi-Fi有源音箱,它可以实现通过软件处理完成Hi-Fi音频输出的功能,硬件少,生产成本较少,但产品功能强大,可靠性大大提高,从而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Hi-Fi有源音箱,包括信号源输入及解码系统、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系统、低失真高效能功率放大器、原创设计腔体结构和全音域低失真扬声器系统,所述信号源输入及解码系统用于本专利技术系统与外界音源相连,所述信号源输入及解码系统包括蓝牙无线传输功能、外接输入(AUXIN)功能、HDMI输入功能、光纤输入功能和记忆卡播放功能,它可以实现通过软件处理完成Hi-Fi音频输出的功能,硬件少,生产成本较少,但产品功能强大,可靠性大大提高,从而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的,所述记忆卡播放功能端口包括USBA端口、MICRO/MINIUSB端口和TYPEC端口,可兼容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端口类型。进一步的,所述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系统包括对信号的降噪处理和对声场还原的频率及响度作运算处理,所述信号经处理后,使得声场可最大程度的还原所需频率的宽度和响度,在此运算处理条件下,系统对低音(BASS)高音(TREBLE)的增强或衰减采用动态补偿法,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处理系统将解码系统而来的数字信号进行降噪,并对声场还原作本专利技术特有的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处理,经该软件处理的音频信号满足Hi-Fi等级音效。进一步的,所述低失真高效能功率放大器包括数字功率放大器和模拟功率放大器,两者的配合可实现低失真和高效能的效果,低失真高效能功率放大器将还原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推动扬声器系统工作。进一步的,所述原创设计腔体结构包括第一原创设计腔体和第二原创设计腔体,所述第二原创设计腔体上连接有一对第一倒相管,所述第一倒相管的内环直径为27.0毫米,所述第一倒相管的外环直径为32.5毫米,两个所述第一倒相管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89.2毫米,所述第二原创设计腔体上连接有第二倒相管,所述第二倒相管的内环直径为35.6毫米,所述第二倒相管的外环直径为40.8毫米,所述第二倒相管的外环下沉2毫米,所述第二倒相管的圆心距离第二原创设计腔体最下端的距离为180毫米,原创设计腔体结构是本专利技术结合该系统中使用的扬声器固有特点作出的原创性结构设计,经实验验证,原创设计腔体结构可发挥最佳的发声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全音域低失真扬声器系统包括一单元扬声器系统、二单元扬声器系统和多单元扬声器系统,全音域低失真扬声器系统使音频得以电能转化成空气振动为主的机械能,完成电声转换,适用范围广。进一步的,所述多单元扬声器系统包括人体头部距离感应系统,所述人体头部距离感应系统用于多单元扬声系统感应人体头部的位置,根据多单元扬声系统中不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波到达人体头部的时间,可调整不同发声单元发出声波的顺序和时间差,可保证多频率声波信号同步到达人耳,可杜绝相位差,使听到的声音与音源一致。进一步的,所述人体头部距离感应系统包括距离感应系统和人体头部识别系统,可准确感应人体头部的位置与多单元扬声系统中不同发声单元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人体头部识别系统包括红外热传感器和AI人体识别系统,根据人体的热成像,通过AI人体识别技术识别人的头部,再通过与距离感应系统的配合,可准确得到人体头部的位置与多单元扬声系统中不同发声单元的距离,便于准确控制不同发声单元发出声波同部到达人耳。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可以实现通过软件处理完成Hi-Fi音频输出的功能,硬件少,生产成本较少,但产品功能强大,可靠性大大提高,从而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记忆卡播放功能端口包括USBA端口、MICRO/MINIUSB端口和TYPEC端口,可兼容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端口类型。(3)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系统包括对信号的降噪处理和对声场还原的频率及响度作运算处理,信号经处理后,使得声场可最大程度的还原所需频率的宽度和响度,在此运算处理条件下,系统对低音(BASS)高音(TREBLE)的增强或衰减采用动态补偿法,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处理系统将解码系统而来的数字信号进行降噪,并对声场还原作本专利技术特有的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处理,经该软件处理的音频信号满足Hi-Fi等级音效。(4)低失真高效能功率放大器包括数字功率放大器和模拟功率放大器,两者的配合可实现低失真和高效能的效果,低失真高效能功率放大器将还原后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推动扬声器系统工作。(5)原创设计腔体结构包括第一原创设计腔体和第二原创设计腔体,第二原创设计腔体上连接有一对第一倒相管,第一倒相管的内环直径为27.0毫米,第一倒相管的外环直径为32.5毫米,两个第一倒相管的圆心之间的距离为189.2毫米,第二原创设计腔体上连接有第二倒相管,第二倒相管的内环直径为35.6毫米,第二倒相管的外环直径为40.8毫米,第二倒相管的外环下沉2毫米,第二倒相管的圆心距离第二原创设计腔体最下端的距离为180毫米,原创设计腔体结构是本专利技术结合该系统中使用的扬声器固有特点作出的原创性结构设计,经实验验证,原创设计腔体结构可发挥最佳的发声效果。(6)全音域低失真扬声器系统包括一单元扬声器系统、二单元扬声器系统和多单元扬声器系统,全音域低失真扬声器系统使音频得以电能转化成空气振动为主的机械能,完成电声转换,适用范围广。(7)多单元扬声器系统包括人体头部距离感应系统,人体头部距离感应系统用于多单元扬声系统感应人体头部的位置,根据多单元扬声系统中不同发声单元发出的声波到达人体头部的时间,可调整不同发声单元发出声波的顺序和时间差,可保证多频率声波信号同步到达人耳,可杜绝相位差,使听到的声音与音源一致。(8)人体头部距离感应系统包括距离感应系统和人体头部识别系统,可准确感应人体头部的位置与多单元扬声系统中不同发声单元的距离。(9)人体头部识别系统包括红外热传感器和AI人体识别系统,根据人体的热成像,通过AI人体识别技术识别人的头部,再通过与距离感应系统的配合,可准确得到人体头部的位置与多单元扬声系统中不同发声单元的距离,便于准确控制不同发声单元发出声波同部到达人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式Hi-Fi高保真有源音箱方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Hi-Fi高保真有源音箱方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Hi-Fi高保真声场还原运算曲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原创设计腔体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原创设计腔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倒相管尺寸和安装位置图;图7为图6中A-A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B-B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原创设计腔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倒相管尺寸和安装位置图;图11为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Hi‑Fi有源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源输入及解码系统、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系统、低失真高效能功率放大器、原创设计腔体结构和全音域低失真扬声器系统,所述信号源输入及解码系统用于本专利技术系统与外界音源相连,所述信号源输入及解码系统包括蓝牙无线传输功能、外接输入(AUX IN)功能、HDMI输入功能、光纤输入功能和记忆卡播放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Hi-Fi有源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源输入及解码系统、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系统、低失真高效能功率放大器、原创设计腔体结构和全音域低失真扬声器系统,所述信号源输入及解码系统用于本发明系统与外界音源相连,所述信号源输入及解码系统包括蓝牙无线传输功能、外接输入(AUXIN)功能、HDMI输入功能、光纤输入功能和记忆卡播放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i-Fi有源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忆卡播放功能端口包括USBA端口、MICRO/MINIUSB端口和TYPEC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i-Fi有源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场高保真还原运算系统包括对信号的降噪处理和对声场还原的频率及响度作运算处理,所述信号经处理后,使得声场可最大程度的还原所需频率的宽度和响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i-Fi有源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失真高效能功率放大器包括数字功率放大器和模拟功率放大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Hi-Fi有源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创设计腔体结构包括第一原创设计腔体(1)和第二原创设计腔体(3),所述第二原创设计腔体(3)上连接有一对第一倒相管(2),所述第一倒相管(2)的内环直径为27.0毫米,所述第一倒相管(2)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添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艺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