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764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它包括下固定板、直顶板、上顶针板、B板、公模、顶针、直顶杆、直顶块和弹簧;顶针一端固定在上顶针板上,另一端穿过B板和公模;公模设有第一滑道,直顶块滑设在第一滑道中,第一滑道下端设有第一限位槽,形成台阶面,直顶块末端设有凸棱,B板在与限位槽对应的位置设有弹簧槽;上顶针板与直顶板上设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底端设有第二限位槽,形成台阶面,直顶杆底端的凸棱部分在第二限位槽中滑动;直顶杆顶端穿过B板与直顶块连接,弹簧设在弹簧槽中并套在直顶杆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使表面网格的产品可顺利开模,且不会顶伤、顶白产品,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胶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喇叭口产品上面有许多的网格孔,表面网格在公模里面抱紧力太大,如果在网格上面安放顶针,不能顶出,而且会把产品顶伤,传统的是采用拉钩限位顶出再用强制强制复位机构让顶针板复位,此种机构虽然能够满足产品的顶出,但是,其结构较复杂,而且模具后期的维修会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使表面网格的产品可顺利开模,且不会顶伤、顶白产品,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它包括下固定板、直顶板、上顶针板、B板、公模、顶针、直顶杆、直顶块和弹簧;所述顶针的一端固定在上顶针板上,另一端穿过B板和公模;所述公模设置有第一滑道,直顶块滑设在第一滑道中,所述第一滑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形成台阶面,直顶块的末端设置有凸棱,所述B板在与限位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弹簧槽;所述上顶针板与直顶板上设置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形成台阶面,直顶杆的底端设置有凸棱,直顶杆的凸棱部分在第二限位槽中滑动;所述直顶杆的顶端穿过B板与直顶块通过拉头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弹簧槽中并套在直顶杆的顶端,并顶在直顶块的底面上。所述弹簧槽的口径小于直顶块底面的口径,直顶块的凸棱部分仅能在第一限位槽中滑动。合模状态,顶针的顶面、直顶块的顶面与公模的顶面持平,直顶杆的凸棱部分位于第二限位槽的顶端,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直顶块的凸棱部分位于第一限位槽的底端。一次顶出状态,直顶板与下固定板分开,在弹簧的作用下,直顶杆的凸棱部分位于第二限位槽的顶端,直顶块的凸棱部分位于第一限位槽的顶端,顶针的顶面、直顶块的顶面共同顶出公模的顶面。二次顶出状态,直顶板相对于下固定板保持向上移动的状态,直顶块保持第一限位槽的顶端的位置,直顶杆的凸棱部相对于第二限位槽向下移动的状态,直顶块的顶面保持静止状态,顶针的顶面保持向上顶出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通过直顶块辅助顶出,解决抱紧力大的问题,直顶块再停止顶出,顶针继续顶出,使表面网格的产品可顺利开模,不会顶伤、顶白产品,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的一次顶出状态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的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的二次顶出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它包括下固定板1、直顶板2、上顶针板3、B板4、公模5、顶针6、直顶杆7、直顶块8和弹簧9;所述顶针6的一端固定在上顶针板上,另一端穿过B板和公模5;所述公模5设置有第一滑道10,直顶块8滑设在第一滑道10中,所述第一滑道10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形成台阶面,直顶块8的末端设置有凸棱,所述B板4在与限位槽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弹簧槽11;所述上顶针板3与直顶板2上设置有第二滑道12,第二滑道12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形成台阶面,直顶杆7的底端设置有凸棱,直顶杆7的凸棱部分在第二限位槽中滑动;所述直顶杆7的顶端穿过B板4与直顶块8通过拉头连接,所述弹簧9设置在弹簧槽11中并套在直顶杆7的顶端,并顶在直顶块的底面上;所述弹簧槽11的口径小于直顶块8底面的口径,直顶块8的凸棱部分仅能在第一限位槽中滑动。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的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合模状态,顶针6的顶面、直顶块8的顶面与公模的顶面持平,直顶杆7的凸棱部分位于第二限位槽的顶端,弹簧9处于压缩状态;直顶块8的凸棱部分位于第一限位槽的底端。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的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一次顶出状态,直顶板2与下固定板分开,在弹簧9的作用下,直顶杆7的凸棱部分位于第二限位槽的顶端,直顶块8的凸棱部分位于第一限位槽的顶端,顶针6的顶面、直顶块8的顶面共同顶出公模的顶面。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的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二次顶出状态,直顶板2相对于下固定板保持向上移动的状态,直顶块8保持第一限位槽的顶端的位置,直顶杆7的凸棱部相对于第二限位槽向下移动的状态,直顶块8的顶面保持静止状态,顶针6的顶面保持向上顶出状态。本实施例提的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通过直顶块辅助顶出,解决抱紧力大的问题,直顶块再停止顶出,顶针继续顶出,使表面网格的产品可顺利开模,不会顶伤、顶白产品,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固定板、直顶板、上顶针板、B板、公模、顶针、直顶杆、直顶块和弹簧;所述顶针的一端固定在上顶针板上,另一端穿过B板和公模;所述公模设置有第一滑道,直顶块滑设在第一滑道中,所述第一滑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形成台阶面,直顶块的末端设置有凸棱,所述B板在与限位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弹簧槽;所述上顶针板与直顶板上设置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形成台阶面,直顶杆的底端设置有凸棱,直顶杆的凸棱部分在第二限位槽中滑动;所述直顶杆的顶端穿过B板与直顶块通过拉头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弹簧槽中并套在直顶杆的顶端,并顶在直顶块的底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固定板、直顶板、上顶针板、B板、公模、顶针、直顶杆、直顶块和弹簧;所述顶针的一端固定在上顶针板上,另一端穿过B板和公模;所述公模设置有第一滑道,直顶块滑设在第一滑道中,所述第一滑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形成台阶面,直顶块的末端设置有凸棱,所述B板在与限位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弹簧槽;所述上顶针板与直顶板上设置有第二滑道,第二滑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形成台阶面,直顶杆的底端设置有凸棱,直顶杆的凸棱部分在第二限位槽中滑动;所述直顶杆的顶端穿过B板与直顶块通过拉头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弹簧槽中并套在直顶杆的顶端,并顶在直顶块的底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槽的口径小于直顶块底面的口径,直顶块的凸棱部分仅能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峻峰陈小龙彭坚
申请(专利权)人:健大电业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