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格式化数据脱敏的高安全性编码解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3601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信息通信,旨在提供一种格式化数据脱敏的高安全性编码解码方法。该种格式化数据脱敏的高安全性编码解码方法包括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编码过程包括步骤:封装输入数据、生成编码矩阵、引入偏置项作为密钥和生成编码输出数组,解码过程包括步骤:获取输入数据组的样本个数、获取编码后数据及密钥、导出编码矩阵和还原输入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的格式化数据的编码、解码过程中,引入随机产生的密钥的方法,实现了格式化数据的脱敏,提高编码、解码过程的随机性和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随机密钥体制,但是同时保证数据的可溯源性,可应用于ICT等领域格式化数据脱敏的编码、解码过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格式化数据脱敏的高安全性编码解码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信息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格式化数据脱敏的高安全性编码解码方法。
技术介绍
编码是信息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用预先规定的方法将文字、数字或者其他对象编成数码,在电子计算机、通讯等领域广泛使用。解码,是编码的逆过程。数据脱敏实现了对于敏感隐私数据的可靠保护。通过数据脱敏,可以在开发、测试和其它非生产环境以及外包或云计算环境中安全地使用脱敏后的数据集。随着互联网领域和通信领域飞速发展,IT(信息业)与CT(通信业)两种服务相互结合与交融,通信业、电子信息产业、互联网、传媒业都将融合在ICT的范围内。在ICT发展过程中,保护服务方与用户方数据隐私的格式化数据脱敏也成为一个重要关注点。借助数据脱敏技术,可以屏蔽敏感信息,并使屏蔽的信息保留其原始数据格式和属性,以确保可在应用程序(用户端)使用脱敏数据,而防止隐私信息的泄露。因此,格式化数据的编码和解码方法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便利性,也要考虑安全性。目前,在信息通信领域以及互联网领域中,常见的实现格式化数据脱敏的编码方法包括替代、混洗、数值变换、加密、遮挡、空值插入等方法。加密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格式化数据脱敏的高安全性编码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所述编码过程具体包括下述步骤:步骤A1:封装输入数据:将输入的N个要处理的样本封装为一个数据组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格式化数据脱敏的高安全性编码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过程和解码过程;所述编码过程具体包括下述步骤:步骤A1:封装输入数据:将输入的N个要处理的样本封装为一个数据组X,将X作为一组输入数据;其中,每个样本都是d维数据,d维数据是指包含的数据个数为d,d是大于0的整数;数据组X内各元素的取值范围为0到9的整数,包含0和9,即X∈>>N×d,N>d,>>表示整数矩阵;所述表示第N个样本,是由d个元素所组成的列向量,“T”符号表示转置操作;步骤A2:生成编码矩阵:对步骤A1的每组输入数据X,使用随机函数生成相对应的一组矩阵E1,满足E1∈>>d×d,>>表示实数矩阵;对生成的矩阵E1进行预处理:将矩阵E1内的数据取绝对值后得到矩阵|E1|,并对其中每一列作求和处理,得到1行d列的矩阵Es,即Es∈>>1×d;将得到的新矩阵Es进行铺放模块处理生成新矩阵Emax,Emax∈>>d×d;随后将矩阵E1内的数据分别点除Emax内的数据后,再点乘d或d的正整数倍,得到处理之后的编码矩阵E;所述铺放模块处理是指:Emax中每一行的各元素均为Es的一行内相对应元素,共生成d行,满足Emax∈>>d×d;步骤A3:引入偏置项作为密钥:对步骤A1的每组输入数据X,使用随机函数生成一个偏置项密钥u1,满足u1∈>>N×d;对生成的偏置项密钥u1进行处理:对u1内的元素点乘m,m取值为10的正整数倍;再对点乘后的矩阵内各元素进行四舍五入取整,得到密钥u,满足u∈>>N×d;步骤A4:生成编码输出数组:将步骤A1的每组输入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范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