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建清专利>正文

节水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58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水坐便器,属于卫生洁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节水的坐便器。它解决了以往的坐便器大、小便后要冲同样量水的浪费问题,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在坐便器底座上增开设有一个进水通道,该通道上接水箱底部,中间沿坐便器底座边缘通往坐便器底座的出水口上沿,水箱中相应增设有小便冲水控制构件。这样,共有两个冲水控制构件分别供大、小便后冲水之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简便、物美价廉,能节水30%-50%,尤其适用于广大缺水地区。(*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节水坐便器,属于卫生洁具
,特别是涉及节水型的坐便器。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坐便器一般是由坐便器底座及水箱构成的,坐便器底座仅有一进水口及一个出水口;水箱由一个进水口及一个进水控制器与一个出水口及一个出水控制器组成。人们在大、小便后,每次所冲掉的水量都是整整一水箱,这样的结果很浪费水资源。对缺水地区及城市来说尤其是个重大的社会、环境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能分别控制大、小便后冲水量的节水型的坐便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节水坐便器,由坐便器底座(1)及水箱(2)组成的,坐便器底座(1)由进水口(11)、出水口(12)及螺孔(13)构成的;水箱(2)由箱体(21)、出水口(22)、进水口(23)、螺孔(24)、进水控制器(25)、溢流管(26)、水箱盖(27)、出水控制器(28)、固定螺丝(29)组成的,进水控制器(25)由进水管(251)、浮球连接杆(252),浮球(253)组成,溢流管(26)由出水口(261)及溢流口(262)组成的;出水控制器(28)由橡皮盖(281)、链条(282)、按钮(283)组成的,水箱盖(27)上开设一按钮孔(271),其特征在于将坐便器底座(1)的进水口(11)设在一侧,在另外一侧再开设有一进水口(11),该进水口(11)中增开设有的一部分进水口(111),该进水口(111)面积占进水口(11)的五分之四,进水口(11)的直径为6厘米,该进水口(111)沿坐便器底座(1)边缘增开设有一自上而下由大逐渐变小的进水通道(14),该通道(14)的出水口(141)开口于坐便器底座(1)的出水口(12)上沿2~6厘米处,出水口(141)的直径为3厘米;水箱(2)的箱体(21)底部在中心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出水口(22),直径均为6厘米,同时在一角侧开设有一个进水口(23),在两个出水口(22)的两外侧分别开设两个螺孔(24);溢流管(26)的出水口(261)设在箱体(21)底都一个出水口(22)上,出水控制器(28)上的按钮(283)装设在与出水口(261)相邻近的水箱盖(27)的按钮孔(271)上;在水箱(2)的箱体(21)内另外装设有一出水管(263),出水管(263)的出水口(264)装设在箱体(21)底部的另一出水口(22)上,另一出水控制器(28)上按钮(283)装设在与出水口(264)相邻近的水箱盖(27)的按钮孔(272)上,链条(282)连接出水控制器(28)上的按钮(283)下端及橡皮盖(281)的外端,橡皮盖(281)的另一端套设在出水管(263)的上端,出水管(263)的上端口与橡皮盖(281)相匹配,出水口(261)与出水口(264)口径相同,出水管(263)的高度为8~14厘米。本实用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①节水显著。按每个家庭3-4个人算,小便后冲水量可节省30%-50%的用水量,每天可节省25kg水,若以一个中等城市4万个家庭一年来算,则每年可节省用水36.5万吨;②使用方便。大便后,需要冲水量大时,按出水量大的那个按钮;小便时,需要冲水量少时,按出水量少的那个按钮;③小便后冲水方式独特。小便后冲水,有五分之一的水量按通常方式流下去;另外五分之四的水经过特设的通道(14)冲出出水口(141),将小便迅速冲走,起到节省水的作用;④经济节约。⑤减轻缺水的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⑥本技术的广泛应用可给国家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水箱部分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水箱盖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水箱体的底部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节水坐便器的坐便器底座的示意图;图5是与本技术相比较的现有技术的水箱部分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与本技术相比较的现有技术的水箱盖的主视图;图7是与本技术相比较的现有技术的水箱体的底部仰视图;图8是与本技术相比较的现有技术的坐便器底座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整体外形示意图。现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技术的详细实施例如附图1至9所示,先制作节水坐便器的坐便器底座(1),使之有两个进水口(11),分别位于要放置水箱位置的两侧,开口直径均为6厘米,左侧的进水口(11)为大便时需冲大量水时的进水口,右侧的进水口(11)内分设有另一进水口(111),进水口(111)的口径面积为进水口(11)的五分之四,即这个进水口(111)将右侧进水口(11)内为小便时需冲少量水时的水量分去五分之四,直接经过一个自上而下由坐便器底座外沿内流经的通道(14)将水冲经出水口(141),冲向坐便器底座(1)的出水口(12),出水口(141)位于出水口(12)的上沿2-6厘米,出水口(141)的直径为3厘米,出水口(12)的直径为10厘米;坐便器底座(1)的两个进水口(11)两外侧分别开设有一个螺孔(13),直径为1.2厘米;水箱(2)的长为45厘米、宽为18厘米、高为30厘米,水箱(2)的箱体(21)的底部开设有左、右两个出水口(22),它们分别与坐便器底座(1)上的两个进水口对应,直径均为6厘米,同时还开设有两个螺孔(24),分别位于两个出水口(22)的两侧,与坐便器底座(1)上的两个螺孔对应,直径均为1.2厘米,水箱(2)的箱体(21)的底部一角侧还开设有一进水口(23),直径为2厘米,水箱(2)的水箱盖(27)上分别开设有两个按钮孔(271)、(272),它们的直径均为4厘米,分别位于水箱盖(27)的靠近中央的两侧;先将进水控制器(25)的进水管(251)自水箱(2)箱体(21)内往进水口(23)伸出箱外,并安装牢固,再将浮球连接杆(252)与浮球(253)连接在一起,固定在进水控制器(25)的顶端;其次将溢流管(26)的出水口(261)自水箱(2)内往出水口(22)伸出箱外,并安装牢固,溢流口(262)略底于进水控制器(25)的顶端;出水控制器(28)的橡皮盖(281)两挂耳限定在溢流管(26)的靠近出水口(261)的上方的两挂耳钩上,橡皮盖(281)的另一端系接有链条(282),链条(282)的另一端系接在出水控制器(28)的挂钩上,出水控制器(28)的按钮(283)固定在水箱盖(27)的按钮孔(271)上;出水管(263)的出水口(264)口径与水箱(2)的箱体(21)的底部的出水口(22)相匹配,出水口(264)自水箱(2)内往出水口(22)伸出箱外,并安装牢固,出水管(263)的高度为8~14厘米;另一个出水控制器(28)的橡皮盖(281)的两挂耳限定在出水管(263)上端的两挂耳钩上,橡皮盖(281)的另一端系接有链条(282),链条(282)的另一端系接在出水控制器(28)的挂钩上,出水控制器(28)的按钮(283)固定在水箱盖(27)的按钮孔(272)上;橡皮盖(281)分别与溢流管(26)的出水口(261)及出水管(263)的出水口(264)的上方口相匹配,恰好能分别罩盖住它们;最后,分别将两个直径为1.2的螺丝(29)自水箱(2)内往螺孔(24)伸出箱外,对准坐便器底座(1)上的螺孔(13),将水箱固定在坐便器底座(1)上,这样便构成了本技术。因此,在大便后,需要大量冲水时,按冲水量大的按钮即可在小便后,需要少量冲水时,按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节水坐便器,由坐便器底座(1)及水箱(2)组成的,坐便器底座(1)由进水口(11)、出水口(12)及螺孔(13)构成的;水箱(2)由箱体(21)、出水口(22)、进水口(23)、螺孔(24)、进水控制器(25)、溢流管(26)、水箱盖(27)、出水控制器(28)、固定螺丝(29)组成的,进水控制器(25)由进水管(251)、浮球连接杆(252)、浮球(253)组成的,溢流管(26)由出水口(261)及溢流口(262)组成的,出水控制器(28)由橡皮盖(281)、链条(282)及按钮(283)组成的,水箱盖(27)上开设一按钮孔(271),其特征在于将坐便器底座(1)的进水口(11)设在一侧,在另外一侧再开设有一进水口(11),该进水口(11)中增开设有一部分进水口(111),该进水口(111)面积占进水口(11)的五分之四,进水口(11)的直径为6厘米,该进水口(111)沿坐便器底座(1)边缘增开设有一自上而下由大逐渐变小的进水通道(14),该通道(14)的出水口(141)开口于坐便器底座(1)的出水口(12)上沿2-6厘米处,出水口(141)的直径为3厘米;水箱(2)的箱体(21)底部在中心处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出水口(22),直径均为6厘米,同时在一角侧开设有一个进水口(23),在两个出水口(22)的两外侧分别开设两个螺孔(24);溢流管(26)的出水口(261)设在箱体(21)底部的一个出水口(22)上,出水控制器(28)上的按钮(283)装设在与出水口(261)相邻近的水箱盖(27)的按钮孔(271)上;在水箱(2)的箱体(21)内另外装设有一出水管(263),出水管(263)的出水口(264)装设在箱体(21)底部的另一出水口(22)上,另一出水控制器(28)上的按钮(283)装设在与出水口(264)相邻近的水箱盖(27)的按钮孔(272)上,链条(282)连接出水控制器(28)上的按钮(283)下端及橡皮盖(281)的外端,橡皮盖(281)的另一端套设在出水管(263)的上端,出水管(263)的上端口与橡皮盖(281)相匹配,出水口(261)与出水口(264)口径相同,出水管(263)的高度为8-14厘米,这样,便构成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清
申请(专利权)人:宋建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