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靳瑞专利>正文

一种动能清灰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068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能清灰除尘器,包括壳体、灰斗、盖板和安装在壳体内侧的水平设置的隔板,隔板将壳体的内侧分割成上下互不相通的混流室和集流室,壳体上有与混流室相连通的进风口,壳体上有与集流室相连通的出风口;隔板上有置于混流室内的可转动的内筒,内筒的内侧形成引流室;内筒上有置于内筒下方的异形滤袋,隔板上有置于内筒内侧的多个微孔滤袋,微孔滤袋的上端向上贯穿隔板并与隔板连接,隔板上安装有置于内筒内侧的多个可转动的套圈,套圈与微孔滤袋一一同轴对应并套设于微孔滤袋的圆周外侧,微孔滤袋的下端套装有转环,套圈与转环之间经多个刮板相连接;多个套圈依次经齿轮副啮合传动,内筒与至少一个套圈经齿轮齿圈啮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能清灰除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除尘
,特别是一种动能清灰除尘器。
技术介绍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利用滤料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使气体得到净化;当滤料使用一段时间后,滤袋表面积聚了一层粉尘,这层粉尘称为初层,在此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初层成了滤料的主要过滤层,依靠初层的作用,网孔较大的滤料也能获得较高的过滤效率;随着粉尘在滤料表面的积聚,除尘器的效率和阻力都相应的增加,当滤料两侧的压力差很大时,会把有些已附着在滤料上的细小尘粒挤压过去,使除尘器效率下降,且除尘器的阻力过高会使除尘系统的风量显著下降;因此,除尘器的阻力达到一定值后要及时清灰,现有清灰装置多采用机械振动或喷吹脉冲方式,机械振动清灰实施简单,但是清灰效果不佳,清灰后滤袋上残留有粉尘且分布不均,不利于气流的均匀流动;喷吹脉冲清灰采用压缩空气使滤袋产生反复膨胀和冲击振动,从而将附着在滤袋上的积灰抖落,清灰彻底,但是破坏了初层;因此,现有的清灰方式都会对滤袋上附着的粉尘初层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降低了除尘效率。此外,传统的袋式除尘器采用一级滤袋进行过滤,滤袋周围的含尘气体浓度较大、粉尘颗粒大小不均,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能清灰除尘器,包括壳体(1)、灰斗(2)、盖板(3)和安装在壳体(1)内侧的水平设置的隔板(4),所述的隔板(4)将壳体(1)的内侧分割成上下互不相通的两个部分,灰斗(2)安装在壳体(1)的下方,盖板(3)安装在壳体(1)的上方,壳体(1)、灰斗(2)与隔板(4)之间形成混流室(5),壳体(1)、盖板(3)与隔板(4)之间形成集流室(6),壳体(1)上有与混流室(5)相连通的进风口(7),壳体(1)上有与集流室(6)相连通的出风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4)上有置于混流室(5)内的轴线竖向设置的内筒(9),内筒(9)与隔板(4)转动连接,内筒(9)的内侧形成引流室(10);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能清灰除尘器,包括壳体(1)、灰斗(2)、盖板(3)和安装在壳体(1)内侧的水平设置的隔板(4),所述的隔板(4)将壳体(1)的内侧分割成上下互不相通的两个部分,灰斗(2)安装在壳体(1)的下方,盖板(3)安装在壳体(1)的上方,壳体(1)、灰斗(2)与隔板(4)之间形成混流室(5),壳体(1)、盖板(3)与隔板(4)之间形成集流室(6),壳体(1)上有与混流室(5)相连通的进风口(7),壳体(1)上有与集流室(6)相连通的出风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4)上有置于混流室(5)内的轴线竖向设置的内筒(9),内筒(9)与隔板(4)转动连接,内筒(9)的内侧形成引流室(10);所述的内筒(9)上有置于内筒(9)下方的上下开口的异形滤袋(11),异形滤袋(11)的竖向位置与进风口(7)的位置对应;所述的隔板(4)上有置于引流室(10)内的多个竖向设置的微孔滤袋(12),微孔滤袋(12)的上端向上贯穿隔板(4)并与隔板(4)连接,隔板(4)上安装有置于引流室(10)内的多个可转动的套圈(13),套圈(13)与微孔滤袋(12)一一同轴对应并套设于微孔滤袋(12)的圆周外侧,微孔滤袋(12)的下端套装有与微孔滤袋(12)同轴设置的转环(14),套圈(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瑞
申请(专利权)人:靳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