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莉华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医疗的可陪护型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82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病床,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可陪护型病床。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陪护人员的使用需求、节省空间、能够让陪护人员躺卧休息的用于医疗的可陪护型病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医疗的可陪护型病床,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等;底座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底座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医疗的可陪护型病床,具有供陪护人员使用的床板,能够满足陪护人员的使用需求,而且能够进行灵活的调整,节省空间,能够让陪护人员躺卧休息,从而陪护人员能够更好的恢复精力,能够对病人进行悉心周全的照顾,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医疗的可陪护型病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病床,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医疗的可陪护型病床。
技术介绍
中华医史几千年,医疗这个字眼是在近几十年才出现,其实这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新生的字眼,之前大多使用治疗,然而医疗也包含保健内容。医疗垃圾又称医疗废物,是指接触了病人血液,肉体等由医院生产出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过的棉球、纱布、胶布、废水、一次性医疗器具、手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等,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与生活垃圾不同,医疗垃圾物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及化学药剂,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生物毒性和腐蚀性,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的医疗垃圾任意堆放,极易造成对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也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医疗垃圾是一类特殊危险废物,医疗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加强对医疗垃圾规范化的管理和无害化处理,无论是在保护环境还是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有的病床仅能供病人自己使用,无法满足陪护人员的使用需求,病房空间狭小,无法再安置其它的卧床,导致陪护人员难以休息,继而陪护人员精力不济,难以对病人进行周全的照顾,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满足陪护人员的使用需求、节省空间、能够让陪护人员躺卧休息的用于医疗的可陪护型病床。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病床仅能供病人自己使用,无法满足陪护人员的使用需求,病房空间狭小,无法再安置其它的卧床,导致陪护人员难以休息,继而陪护人员精力不济,难以对病人进行周全的照顾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陪护人员的使用需求、节省空间、能够让陪护人员躺卧休息的用于医疗的可陪护型病床。(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医疗的可陪护型病床,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托杆、第二托杆、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一侧护板、第一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第一凹形滑块、第二凹形滑块、第二侧护板、第三定位螺杆、第四定位螺杆、第三凹形滑块、第四凹形滑块、第三床板、第一支腿、第一滚轮、第二支腿和第二滚轮,底座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板,底座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托杆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上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与第一托杆相连接,第二托杆位于第一托杆的后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均与第二托杆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床板位于第一托杆和第二托杆的上方,第一托杆和第二托杆均与第一床板相连接,第二床板位于第一床板的左侧,第二床板与第一床板铰接连接,第一托杆和第二托杆均与第二床板相接触,第一侧护板位于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的前方,第一侧护板的左部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第一侧护板的右部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第一定位螺杆和第二定位螺杆均与第一侧护板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的后端与第一支撑板的前侧壁相接触,第二定位螺杆的后端与第二支撑板的前侧壁相接触,第一支撑板的上部前后对称式开有第一前小滑槽和第一后小滑槽,第一凹形滑块滑动式位于第一前小滑槽内,第一凹形滑块套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一凹形滑块的前侧壁与第一侧护板的后侧壁相连接,第二支撑板的上部前后对称式开有第二前小滑槽和第二后小滑槽,第二凹形滑块滑动式位于第二前小滑槽内,第二凹形滑块套在第二支撑板上,第二凹形滑块的前侧壁与第一侧护板的后侧壁相连接,第二侧护板位于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的后方,第二侧护板的左部设置有第三定位螺杆,第二侧护板的右部设置有第四定位螺杆,第三定位螺杆和第四定位螺杆均与第二侧护板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三定位螺杆的前端与第一支撑板的后侧壁相接触,第四定位螺杆的前端与第二支撑板的后侧壁相接触,第三凹形滑块滑动式位于第一后小滑槽内,第三凹形滑块套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三凹形滑块的后侧壁与第二侧护板的前侧壁相连接,第四凹形滑块滑动式位于第二后小滑槽内,第四凹形滑块套在第二支撑板上,第四凹形滑块的后侧壁与第二侧护板的前侧壁相连接,第一支撑板的下部开有第三大滑槽,第二支撑板的下部开有第四大滑槽,第四大滑槽与第三大滑槽相对应,第三床板的左部滑动式位于第三大滑槽内,第三床板的右部滑动式位于第四大滑槽内,第三床板的左部开有第一大滑槽,第三床板的右部开有第二大滑槽,第一支撑板滑动式位于第一大滑槽内,第二支撑板滑动式位于第二大滑槽内,第三床板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支腿,第一支腿的下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位于底座的前方,第三床板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支腿,第二支腿的下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位于底座的前方。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轴承、大连接轴、蜗轮、蜗杆、小连接轴、小支架、第一旋转盘、第二轴承、固定板和大凸轮,第一支撑板左侧壁的上部嵌设有第一轴承,大连接轴的右端与第一轴承过盈连接,蜗轮固定套在大连接轴上,蜗杆位于蜗轮的下方,蜗杆与蜗轮相啮合,蜗杆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小支架,蜗杆设置在小连接轴上,小连接轴与小支架的左部设置为转动式连接,小支架的右侧壁与第一支撑板的左侧壁相连接,小连接轴的后端连接有第一旋转盘,第二轴承位于蜗轮的左侧,第二轴承与大连接轴过盈连接,第二轴承嵌设在固定板内,固定板位于第一托杆和第二托杆的下方,第一托杆和第二托杆均与固定板相连接,大连接轴的左端连接有大凸轮,大凸轮位于第二床板的下方,大凸轮与第二床板相接触。优选地,还包括有齿板、大齿轮、小旋转轴、连接板、第二旋转盘和握杆,第三床板的底部连接有齿板,齿板位于第二支撑板的右侧,大齿轮位于齿板的下方,大齿轮与齿板相啮合,小旋转轴的左端与大齿轮相连接,小旋转轴与连接板的上端设置为转动式连接,连接板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第二旋转盘与小旋转轴的右端相连接,第二旋转盘右侧壁的偏心位置连接有握杆。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循环皮带、第二旋转轴和扇叶,第一皮带轮固定套在小旋转轴上,第一皮带轮位于连接板与第二旋转盘之间,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皮带轮的后方,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循环皮带连接,第二皮带轮固定套在第二旋转轴上,第二旋转轴的左端与第二支撑板设置为转动式连接,第二旋转轴的右端连接有扇叶。优选地,还包括有第三旋转盘、摩擦轮和旋转电机,第三旋转盘位于第二旋转盘的右侧,第三旋转盘与第二旋转盘相连接,第三旋转盘的偏心位置开有插孔,握杆位于插孔内,摩擦轮位于握杆的下方,摩擦轮位于第三旋转盘的右侧,摩擦轮与第三旋转盘相接触,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上端与摩擦轮相连接,旋转电机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工作原理:因为本专利技术包括有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托杆、第二托杆、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一侧护板、第一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第一凹形滑块、第二凹形滑块、第二侧护板、第三定位螺杆、第四定位螺杆、第三凹形滑块、第四凹形滑块、第三床板、第一支腿、第一滚轮、第二支腿和第二滚轮,所以当病人躺在病床上后,陪护人员可以对第一侧护板向上进行滑动,并将第一侧护板向上滑动到设定的位置,然后再将第一定位螺杆和第二定位螺杆拧紧进行固定,此时第一侧护板可以为病人提供防护,第一凹形滑块和第二凹形滑块为第一侧护板的上下滑动提供导向辅助,然后陪护人员可以对第二侧护板向上进行滑动,并将第二侧护板向上滑动到设定的位置,然后再将第三定位螺杆和第四定位螺杆拧紧进行固定,此时第二侧护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医疗的可陪护型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一托杆(4)、第二托杆(5)、第一床板(6)、第二床板(7)、第一侧护板(8)、第一定位螺杆(9)、第二定位螺杆(10)、第一凹形滑块(11)、第二凹形滑块(12)、第二侧护板(13)、第三定位螺杆(14)、第四定位螺杆(15)、第三凹形滑块(16)、第四凹形滑块(17)、第三床板(18)、第一支腿(19)、第一滚轮(20)、第二支腿(21)和第二滚轮(22),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第一托杆(4)位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上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均与第一托杆(4)相连接,第二托杆(5)位于第一托杆(4)的后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均与第二托杆(5)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床板(6)位于第一托杆(4)和第二托杆(5)的上方,第一托杆(4)和第二托杆(5)均与第一床板(6)相连接,第二床板(7)位于第一床板(6)的左侧,第二床板(7)与第一床板(6)铰接连接,第一托杆(4)和第二托杆(5)均与第二床板(7)相接触,第一侧护板(8)位于第一床板(6)和第二床板(7)的前方,第一侧护板(8)的左部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9),第一侧护板(8)的右部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10),第一定位螺杆(9)和第二定位螺杆(10)均与第一侧护板(8)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9)的后端与第一支撑板(2)的前侧壁相接触,第二定位螺杆(10)的后端与第二支撑板(3)的前侧壁相接触,第一支撑板(2)的上部前后对称式开有第一前小滑槽(201)和第一后小滑槽(202),第一凹形滑块(11)滑动式位于第一前小滑槽(201)内,第一凹形滑块(11)套在第一支撑板(2)上,第一凹形滑块(11)的前侧壁与第一侧护板(8)的后侧壁相连接,第二支撑板(3)的上部前后对称式开有第二前小滑槽(301)和第二后小滑槽(302),第二凹形滑块(12)滑动式位于第二前小滑槽(301)内,第二凹形滑块(12)套在第二支撑板(3)上,第二凹形滑块(12)的前侧壁与第一侧护板(8)的后侧壁相连接,第二侧护板(13)位于第一床板(6)和第二床板(7)的后方,第二侧护板(13)的左部设置有第三定位螺杆(14),第二侧护板(13)的右部设置有第四定位螺杆(15),第三定位螺杆(14)和第四定位螺杆(15)均与第二侧护板(13)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三定位螺杆(14)的前端与第一支撑板(2)的后侧壁相接触,第四定位螺杆(15)的前端与第二支撑板(3)的后侧壁相接触,第三凹形滑块(16)滑动式位于第一后小滑槽(202)内,第三凹形滑块(16)套在第一支撑板(2)上,第三凹形滑块(16)的后侧壁与第二侧护板(13)的前侧壁相连接,第四凹形滑块(17)滑动式位于第二后小滑槽(302)内,第四凹形滑块(17)套在第二支撑板(3)上,第四凹形滑块(17)的后侧壁与第二侧护板(13)的前侧壁相连接,第一支撑板(2)的下部开有第三大滑槽(203),第二支撑板(3)的下部开有第四大滑槽(303),第四大滑槽(303)与第三大滑槽(203)相对应,第三床板(18)的左部滑动式位于第三大滑槽(203)内,第三床板(18)的右部滑动式位于第四大滑槽(303)内,第三床板(18)的左部开有第一大滑槽(181),第三床板(18)的右部开有第二大滑槽(182),第一支撑板(2)滑动式位于第一大滑槽(181)内,第二支撑板(3)滑动式位于第二大滑槽(182)内,第三床板(18)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支腿(19),第一支腿(19)的下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一滚轮(20),第一滚轮(20)位于底座(1)的前方,第三床板(18)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支腿(21),第二支腿(21)的下端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滚轮(22),第二滚轮(22)位于底座(1)的前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医疗的可陪护型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一托杆(4)、第二托杆(5)、第一床板(6)、第二床板(7)、第一侧护板(8)、第一定位螺杆(9)、第二定位螺杆(10)、第一凹形滑块(11)、第二凹形滑块(12)、第二侧护板(13)、第三定位螺杆(14)、第四定位螺杆(15)、第三凹形滑块(16)、第四凹形滑块(17)、第三床板(18)、第一支腿(19)、第一滚轮(20)、第二支腿(21)和第二滚轮(22),底座(1)顶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板(2),底座(1)顶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板(3),第一托杆(4)位于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的上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均与第一托杆(4)相连接,第二托杆(5)位于第一托杆(4)的后方,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3)均与第二托杆(5)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床板(6)位于第一托杆(4)和第二托杆(5)的上方,第一托杆(4)和第二托杆(5)均与第一床板(6)相连接,第二床板(7)位于第一床板(6)的左侧,第二床板(7)与第一床板(6)铰接连接,第一托杆(4)和第二托杆(5)均与第二床板(7)相接触,第一侧护板(8)位于第一床板(6)和第二床板(7)的前方,第一侧护板(8)的左部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9),第一侧护板(8)的右部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10),第一定位螺杆(9)和第二定位螺杆(10)均与第一侧护板(8)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9)的后端与第一支撑板(2)的前侧壁相接触,第二定位螺杆(10)的后端与第二支撑板(3)的前侧壁相接触,第一支撑板(2)的上部前后对称式开有第一前小滑槽(201)和第一后小滑槽(202),第一凹形滑块(11)滑动式位于第一前小滑槽(201)内,第一凹形滑块(11)套在第一支撑板(2)上,第一凹形滑块(11)的前侧壁与第一侧护板(8)的后侧壁相连接,第二支撑板(3)的上部前后对称式开有第二前小滑槽(301)和第二后小滑槽(302),第二凹形滑块(12)滑动式位于第二前小滑槽(301)内,第二凹形滑块(12)套在第二支撑板(3)上,第二凹形滑块(12)的前侧壁与第一侧护板(8)的后侧壁相连接,第二侧护板(13)位于第一床板(6)和第二床板(7)的后方,第二侧护板(13)的左部设置有第三定位螺杆(14),第二侧护板(13)的右部设置有第四定位螺杆(15),第三定位螺杆(14)和第四定位螺杆(15)均与第二侧护板(13)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三定位螺杆(14)的前端与第一支撑板(2)的后侧壁相接触,第四定位螺杆(15)的前端与第二支撑板(3)的后侧壁相接触,第三凹形滑块(16)滑动式位于第一后小滑槽(202)内,第三凹形滑块(16)套在第一支撑板(2)上,第三凹形滑块(16)的后侧壁与第二侧护板(13)的前侧壁相连接,第四凹形滑块(17)滑动式位于第二后小滑槽(302)内,第四凹形滑块(17)套在第二支撑板(3)上,第四凹形滑块(17)的后侧壁与第二侧护板(13)的前侧壁相连接,第一支撑板(2)的下部开有第三大滑槽(203),第二支撑板(3)的下部开有第四大滑槽(303),第四大滑槽(303)与第三大滑槽(203)相对应,第三床板(18)的左部滑动式位于第三大滑槽(203)内,第三床板(18)的右部滑动式位于第四大滑槽(303)内,第三床板(18)的左部开有第一大滑槽(181),第三床板(18)的右部开有第二大滑槽(182),第一支撑板(2)滑动式位于第一大滑槽(181)内,第二支撑板(3)滑动式位于第二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莉华
申请(专利权)人:赖莉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