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2719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从拼车数据库中提取配送信息;对承运单位的运力进行统筹;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根据配送信息、承运单位的运力能力和实际道路距离制定出货物配送的初始方案;根据初始方案,优化其运输成本,重新规划配送方案得出一阶方案;根据一阶方案,加入收货点连线规则,得出二阶方案;将一阶方案和二阶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运输效率最高配送方案作为转运点对于本次拼车货物的最终配送方案。该方法既能够在限制因素下优化配送路径且能够提高货物配送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径优化
,尤其涉及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
技术介绍
在我国物流业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物流”的理念和技术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作为公路货运主要运作方式之一的货运拼车业态得到长足的进步。然而,就目前而言,不少运输企业在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环节上没有形成体系,仅仅是有车即送,没有将收货人依照一定的优化方法串联在一起,这使得公路货运末端货物的配送呈现散、乱的特征。致使拼车的单位成本无法下降,从而拉低了运输企业的配送效率也使得客户所需承担的运输成本上升。同时,缺少规划的拼车后货物配送也会造成绕路、货物配送超时、货物受损等不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该方法既能够在限制因素下优化配送路径且能够提高货物配送运输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从拼车数据库中提取配送信息;步骤二:对承运单位的运力进行统筹;步骤三: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步骤四:根据配送信息、承运单位的运力能力和实际道路距离制定出货物配送的初始方案;步骤五:根据初始方案,优化其运输成本,重新规划配送方案得出一阶方案;步骤六:根据一阶方案,加入收货点连线规则,得出二阶方案;步骤七:将一阶方案和二阶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运输效率最高配送方案作为转运点对于本次拼车货物的最终配送方案。进一步的,步骤一中配送信息包括收货人数量、货物名称、货物类型、货物重量、转运地、目的地、装货时间和收货时间,其中,收货人数量、货物重量和目的地为运输末端信息,货物名称、货物类型、货物数量、转运地、目的地、装货时间和收货时间为运输前端信息,将转运点用数字0表示,运算末端信息中的收货人用标号,其中,第个收货人对应的货物重量表示为(单位为kg)。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统筹信息包括司机数量、货车数量、货车型号和载重所述货车数量表示为,其中;将第辆货车的载重表示为,单位为kg。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将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制成运输距离表。进一步的,步骤四中货物配送的初始方案具体步骤如下:步骤4.1:扫描转运点服务范围内所有收货人,确认运输距离表的精确程度;步骤4.2:从转运点0开始,连接每一收货人,其中,每一收货人只连接一次且只与转运点0构成闭合回路;步骤4.3:计算每一条闭合回路的路程,完成所有闭合回路需要的总路程,以及每一条闭合回路上车辆的实载率以及实载率的极差,其中,实载率表示为;步骤4.4:根据步骤4.3中计算出的各项数据,形成配送初始方案,并等待与下一阶段新方案的比对。进一步的,步骤五中根据初始方案,优化其运输成本,重新规划配送方案得出一阶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5.1:扫描转运点服务范围内所有收货人,确认运输距离表的精确程度;步骤5.2:建立等待集和已连线集,将仍为加入线路规划的收货人放入等待集,已加入的收货人放入已连线集;步骤5.3:从等待集中选取区域内收货人所需配送货物重量最重的作为第一条闭合回路的第一点为基点从转运点更新至第一个收货点;步骤5.4:以第一个收货点为基点,向区域内与新基点相邻且重量最大的其他点作试探性连接,如果所连接的下一收货点所需配送的货物加上当前基点需要配送货物重量不超过,则从等待集中抽出下一收货点进入已匹配集,同时更新基点,若基点与下一点的货重超过,则选取基点邻域内次重的收货点作为新试探点;步骤5.5:当连线上最新的基点已经因的限制而无法更新下一邻点又或该线路上的载货量恰好等于,则将基点重新拉回转运点,从而构成一个闭合回路;步骤5.6:依照上述步骤使得等待集为空集,即完成对区域内所有收货人配送线路的规划,同时检查配送线路是否出现了交叉运输的问题,若出现,则将所涉及到的线路拆分,回到步骤5.3重新规划,区域内配送线路不存在任何交叉运输情况;步骤5.7:根据步骤配送线路,分别计算出每条线路对应的实载率、每条闭合回路的运距、配送线路总运距以及单位运距的平均承载能力。进一步的,步骤六中根据一阶方案,加入收货点连线规则,得出二阶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6.1:将连线规则里每一收货点只能连接一次改成可以先连接多次,即允许分批向同一收货点配送货物;步骤6.2:比较一阶方案中每条线路实载率的大小,优先对实载率最小的的闭合回路进行重新规划并更新等待集;步骤6.3:选取等待集中所需配送货物最重的收货点作为新基点并对新基点并入邻近实载率不为1的闭合回路做试探性连接,若新基点加入周边实载率不为1的闭合回路后新闭合回路的>,则将新基点所需配送货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归为当前试探性闭合回路中,使其实载率等于1,超出的部分则令,等待下一条回路连接并将新基点所对应的需配送货物的重量从更新成,若新基点加入周边实载率不为1的闭合回路后新闭合回路的,则将当前新基点直接归入试探性闭合回路,且更新等待集与已连线集;步骤6.4:重复步骤6.2,6.3执行过程,直到所有点已经构成闭合回路且无法继续拆分,同时,分别计算出每条新线路对应的、每条闭合回路的运距、配送线路总运距以及单位运距的平均承载力。本专利技术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既能在限制因素下优化配送路径且能够提高货物配送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同时,避免货物配送造成绕路、货物配送超时、货物受损等不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初始方案连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一阶方案连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二阶方案连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步骤一:从拼车数据库中提取配送信息,配送信息包括收货人数量、货物名称、货物类型、货物重量、转运地、目的地、装货时间和收货时间,其中,收货人数量、货物重量和目的地为运输末端信息,货物名称、货物类型、货物数量、转运地、目的地、装货时间和收货时间为运输前端信息,将转运点用数字0表示,运算末端信息中的收货人用标号,其中,第个收货人对应的货物重量表示为(单位为kg)。表1为配送信息表:收货人货物名称货物重量转运地目的地收货人1不锈钢碗13南京天长收货人2瓷器3南京扬州收货人3羽绒服3南京溧阳收货人4苹果11南京芜湖收货人5书籍4南京合肥收货人6食盐10南京滁州收货人7香蕉10南京全椒收货人8水杯5南京常州步骤二:对承运单位的运力进行统筹,统筹信息包括:司机数量、货车数量、货车型号和载重,货车数量表示为,其中;将第辆货车的载重表示为,单位为kg。表2为承运单位运力信息表:车辆驾驶员车牌车型载重车辆1李师傅苏AW1Oxx厢式车20车辆2王师傅苏A4Q3xx厢式车20车辆3刘师傅苏A41Pxx厢式车20车辆4赵师傅苏AY12xx厢式车20步骤三: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制成运输距离表,其中表示不同收货人之间的距离。表3为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理距离(公里):收货地南京天长扬州溧阳芜湖合肥滁州全椒常州南京01201001071021707163132天长120068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从拼车数据库中提取配送信息;步骤二:对承运单位的运力进行统筹;步骤三: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步骤四:根据配送信息、承运单位的运力能力和实际道路距离制定出货物配送的初始方案;步骤五:根据初始方案,优化其运输成本,重新规划配送方案得出一阶方案;步骤六:根据一阶方案,加入收货点连线规则,得出二阶方案;步骤七:将一阶方案和二阶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运输效率最高配送方案作为转运点对于本次拼车货物的最终配送方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从拼车数据库中提取配送信息;步骤二:对承运单位的运力进行统筹;步骤三: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步骤四:根据配送信息、承运单位的运力能力和实际道路距离制定出货物配送的初始方案;步骤五:根据初始方案,优化其运输成本,重新规划配送方案得出一阶方案;步骤六:根据一阶方案,加入收货点连线规则,得出二阶方案;步骤七:将一阶方案和二阶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运输效率最高配送方案作为转运点对于本次拼车货物的最终配送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配送信息包括收货人数量、货物名称、货物类型、货物重量、转运地、目的地、装货时间和收货时间,其中,收货人数量、货物重量和目的地为运输末端信息,货物名称、货物类型、货物数量、转运地、目的地、装货时间和收货时间为运输前端信息,将转运点用数字0表示,运算末端信息中的收货人用i标号,其中,i,j∈(1,2,3......n),第i个收货人对应的货物重量表示为Qi(单位为kg)。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统筹信息包括司机数量、货车数量、货车型号和载重所述货车数量表示为k,其中,k∈(1,2,3...n);将第k辆货车的载重表示为Qk,单位为k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测算转运点服务范围收货人距离转运点的实际道路距离制成运输距离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货物配送的初始方案具体步骤如下:步骤4.1:扫描转运点服务范围内所有收货人,确认运输距离表的精确程度;步骤4.2:从转运点0开始,连接每一收货人,其中,每一收货人只连接一次且只与转运点0构成闭合回路;步骤4.3:计算每一条闭合回路的路程,完成所有闭合回路需要的总路程O,以及每一条闭合回路上车辆的实载率以及实载率的极差R,其中,实载率表示为步骤4.4:根据步骤4.3中计算出的各项数据,形成配送初始方案,并等待与下一阶段新方案的比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运拼车末端的货物配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一阶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5.1:扫描转运点服务范围内所有收货人,确认运输距离表的精确程度;步骤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敬泉李屿宇徐桥刘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