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鳗珊专利>正文

活弯节水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69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弯节水便器,它包括由便器主体(1)、便盆(2)、底座内胆(3、4)、软管(5)、弹簧拉线(6)、传动拉线(7)、传动支杆(8)、水阀(9)、脚踏板(10)、下水管接口(11)构成。软管(5)末端受弹簧拉线着力使之通常处于“U”形状态,软管(5)中沉积的水起到隔离下水道臭气的作用。当人们使用便器时踏下脚踏板(10),传动拉线会使软管(5)的末端接近下水管接口(11),此时软管(5)呈“L”形状态或接近直形状态,使便盆(4)与下水管接口(11)畅通,减少冲洗便盆时水的阻力,从而达到比现行便器节约用水50%以上的目的。此发明专利技术适应于各类便器(座式、蹲式、立式)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控制“U”形沉水弯形状的活弯节水便器
技术介绍
城镇(另外有部分农村)中,每家每户至少有一到两个便器,机关单位、公共场合也不例外。平均每人每天若上厕有6次左右,而每次上厕用水均在6升以上,所以清洗便器用水占我们生活用水的绝大部分。而节约用水又是我国节约能源项目中最为关注的课题。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一位专利技术者把马桶用支架支起后再倾斜90°,使脏物倒出便器出口的沉水弯,向社会各界予以推荐,由此激发了我的灵感。的确“水,是宝贵的”。联合国大会警告全世界“水,将成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社会危机。”而我国的形势更为严峻在世界144个国家中,我国的淡水资源量排列在第55位之后,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我们北方地区水资源占有量还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1/8,现在我国每年缺水60亿立方米。所以,研究、生产节水用具的意义和价值极大。人不上厕所不行,便器不冲洗干净也不行。研究我们现行使用的便器,无论座式、蹲式,每只便器底下都安装有一个“U”形的沉水弯,它的作用是隔离下水道的臭气。但是,它却是我们使用便器时浪费水的祸根。这种“U”形沉水弯的问题在于自来水或马桶的水冲到便盆后,必须经过“U”形沉水弯而流入下水道。而“U”形水弯对水流的方向几经改变,水流的冲力已几乎没有。较硬性的脏物(如干大便)只能靠大量流动的水从“U”形沉水弯漂过“U”形凸起部分后再入下水道;既使是极易和水相溶的尿液由于“U”沉水弯始终保持有水,要想使用少量的水变把“U”形弯内的脏水置换掉也不可能,非用大水、长水不可。若做一个实验,一只烟头丢在便盆中,没有一箱水(6升以上)另想把它冲走。所以总结“U”沉水弯的缺点是水压小了不行,水管细了不行,水量少了不行。再者城市中多数便器都是安装的带水箱的座式便器,我们每次上厕前,为便于上厕后冲洗便盆,需先冲一下水把便盆淋湿。而这一冲,非用掉一箱水不可,水量无法控制。至于水箱经常漏水和维修的麻烦就更不用说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U”形沉水弯形状的节水便器,使因为有“U”形沉水弯而导致大量浪费水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便器解决的,该便器包括便器主体、便盆、底部内胆、软管、弹簧拉线、传动拉线、传动支杆、水阀、脚踏板。软管的末端由于弹簧拉线着力,使软管始终保持“U”形状,起到便器沉水弯的密封作用。当人们使用便器时,踏下脚踏板,传动支杆使传动拉线受力,将软管末端拉下至下水管接口处,此时软管变成“L”形或接近直形,实现了便盆与下水管接口的畅通,使脏物、臭水能够十分顺畅的流入下水管。同时受脚踏板控制的水阀也会开启。当见到便盆冲洗完毕,松开脚踏板,弹簧拉线立即使软管末端上移,软管恢复“U”形状态,沉积于“U”形弯内的水又起到密封作用,同时,水阀也恢复到关闭状态。本专利技术的活弯节水便器与现有技术的便器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便器底部的“U”形沉水弯可以控制,使“U”形变为“L”形甚至接近直形,脏物、臭水下流的阻力几乎减小到为零,我们冲厕时只要用很少很少的水就行了。经实验,冲洗一次小便只要一升多水,冲洗大便也只要两升多水。而我国现行规定的标准为小便3升、大便6升,更何况每次都要用去一箱水(一般均为6升以上),不能控制冲水时间的长短。若使用本专利技术——活弯节水便器,就可以视情况随时调节冲水时间的长短,比现行便器用水至少节约50%以上,极大的实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活弯节水便器不用时工作原理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活弯节水便器使用时工作原理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由图1和图2所示,活弯节水便器不用时和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剖视图可知便器主体1、便盆2以及底部内胆3、4和下水管接口11紧密相连。便盆2和软管5的一端紧密相连。软管5末端受弹簧拉线6的拉力使软管5始终保持“U”形状。软管5末端由传动拉线7经传动支杆8连接到脚踏板10,水阀9阀柄受传动支杆控制。当脚踏板10受力时,使软管5末端正好接近下水管接口11。这样,软管变成“L”形或者说接近直形,同时水阀9全开。当脚踏板不受力时(便器不使用时),弹簧拉线6又使软管5恢复“U”形状,余水沉积于“U”形弯,为多于的水会自动溢出,水阀9恢复到关闭位置。本专利技术水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要属于便器底部的“U”形沉水弯设计可以控制状态的,无论是电动、手动、脚踏、感应等多种形式去实现,均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一种活弯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便器主体(1)与便盆(2)结构在一起,位于便盆底部的软管(5)受弹簧拉线(6)的拉力使其软管末端始终朝上,即通常情况下软管(5)处于“U”形状态,起到现行便器中“U”形沉水弯的作用,使下水道中的臭气与便盆隔离;该脚踏板(10)受力,经传动支杆(8)由传动拉线(7)使处于“U”形状态的软管(5)伸直,软管(5)的末端便靠近下水管接口(11),这样,使“U”形的沉水弯便成为一个“L”形或接近直形的通道管,脏物、臭水便可以直接流入下水道接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活弯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便盆底部起密封作用的“U”形沉水弯由软管(5)构成,使用便器时,软管(5)受外力作用后,将变为“L”形或接近直形,实现便盆与下水管道的畅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弯节水便器,它包括由便器主体(1)、便盆(2)、底座内胆(3、4)、软管(5)、弹簧拉线(6)、传动拉线(7)、传动支杆(8)、水阀(9)、脚踏板(10)、下水管接口(11)构成。软管(5)末端受弹簧拉线着力使之通常处于“U”形状态,软管(5)中沉积的水起到隔离下水道臭气的作用。当人们使用便器时踏下脚踏板(10),传动拉线会使软管(5)的末端接近下水管接口(11),此时软管(5)呈“L”形状态或接近直形状态,使便盆(4)与下水管接口(11)畅通,减少冲洗便盆时水的阻力,从而达到比现行便器节约用水50%以上的目的。此专利技术适应于各类便器(座式、蹲式、立式)的生产。文档编号E03D11/17GK1743576SQ200510109029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7日专利技术者段鳗珊 申请人:段鳗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弯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便器主体(1)与便盆(2)结构在一起,位于便盆底部的软管(5)受弹簧拉线(6)的拉力使其软管末端始终朝上,即通常情况下软管(5)处于“U”形状态,起到现行便器中“U”形沉水弯的作用,使下水道中的臭气与便盆隔离;该脚踏板(10)受力,经传动支杆(8)由传动拉线(7)使处于“U”形状态的软管(5)伸直,软管(5)的末端便靠近下水管接口(11),这样,使“U”形的沉水弯便成为一个“L”形或接近直形的通道管,脏物、臭水便可以直接流入下水道接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鳗珊
申请(专利权)人:段鳗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