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色轮及投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378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荧光色轮,其包含基板、工作流体以及荧光粉层。基板内具有至少一流道。流道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分别邻近基板的中央区域与外围区域。工作流体以液汽共存的状态流通于流道内。荧光粉层设置于基板上,并位于外围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揭露一种应用前述荧光色轮的投影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荧光色轮及投影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荧光色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其的投影机。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固态激光(solid-statelaser)激发荧光色轮(phosphorwheel)的组合作为光源模块已成为投影机的一新兴光源技术。实务上,荧光色轮承受输出功率为数十至数百瓦的蓝光激光所照射,而激光光斑上单位面积(平方厘米)的能量密度高达数十瓦以上,因此如何管理荧光色轮上的热能,将是各家激光-荧光色轮光源模块性能表现的一关键因素。在一种现有的荧光色轮上,荧光色带涂布于圆盘基板上。利用马达旋转圆盘基板以使激光光斑均匀照射移动在整圈荧光色带上,即可降低荧光色带上的单点位置受激光激发的平均能量。对反射式荧光色轮而言,圆盘基板材料大多选以铝质帮助散热;对穿透式荧光色轮而言,则就仅有透明基板,例如玻璃、石英、蓝宝石等低导热材料,可作选择。然而,对于大型投影机(largevenueprojector)而言,面对更高激光能量的需求,荧光色轮往往就只能加大圆盘基板的尺寸因应,但往往却受限于马达负载量,又或过大的转动惯造成荧光色轮出光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提升散热效率以及出旋光性能的荧光色轮以及用应其的投影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一种荧光色轮包含基板、工作流体以及荧光粉层。基板内具有至少一流道。流道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分别邻近基板的中央区域与外围区域。工作流体以液汽共存的状态流通于流道内。荧光粉层设置于基板上,并位于外围区域。本专利技术还揭露一种应用前述荧光色轮的投影机。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基板具有形心。形心位于中央区域之内。流道的一虚拟延伸线未通过形心。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基板配置以基于形心沿着一旋转方向转动。虚拟延伸线由通过形心与第一端的一径向延伸线反向于旋转方向偏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投影机包含壳体、马达以及荧光色轮。马达设置于壳体内,并具有转轴。荧光色轮包含基板、工作流体以及荧光粉层。基板内具有至少一流道。流道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分别邻近基板的中央区域与外围区域。基板于中央区域具有轴孔。轴孔与转轴衔接。工作流体以液汽共存的状态流通于流道内。荧光粉层设置于基板上,并位于外围区域。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基板进一步具有多个流道。流道绕着中央区域辐射状排列。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基板内还具有至少一通道。通道连通于两相邻流道之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通道位于前述两相邻流道中的任一者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转轴具有中心轴线。流道的一虚拟延伸线未通过中心轴线。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马达配置以经由转轴使基板沿着一旋转方向转动。虚拟延伸线由通过中心轴线与第一端的一径向延伸线反向于旋转方向偏移。于本专利技术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虚拟延伸线反向于旋转方向相对径向延伸线偏移一角度。前述角度大于0度且小于90度。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荧光色轮及应用其的投影机中,基板内具有流道以供处于液汽共存的状态的工作流体流通,且流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基板的中央区域与外围区域。因此,当设置于基板的外围区域上的荧光粉层受光源投射的光斑激发所产生的热能传导至基板之后,除了可以高速旋转强制对流来散热之外,液态工作流体也会因基板转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快速移动至流道靠近基板之外围区域的一端进行吸热。当液态工作流体吸热而转变为气态工作流体时,高温气体因压力大将会自动往流道靠近基板的中央区域的一端移动并降温恢复回低温液态。由此可知,相变化搭配离心力的原理设计将可使得基板的中央区域与外围区域的温度皆迅速达成均温,因此可大幅改善荧光色轮的热量持续积热在外围区域的缺点。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图1为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投影机的立体图。图2为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设置于投影机的壳体内的部分组件的立体图。图3为绘示图2中的荧光色轮的立体图,其中基板的上盖板与下盖板分离。图4为绘示图2中的荧光色轮沿着线段4-4的剖视图。图5为绘示图3中的下盖板沿着线段5-5的剖视图。图6为绘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下盖板的俯视图。图7为绘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下盖板的俯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投影机110:壳体120:马达121:转轴200:荧光色轮210:基板210a:中央区域210b:外围区域210c:轴孔211:上盖板212、312:下盖板213、313:流道213a、313a:第一端213b、313b:第二端214、314:通道220:工作流体230:荧光粉层A:中心轴线L1:虚拟延伸线L2:径向延伸线R:旋转方向α: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请参照图1以及图2。图1为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投影机100的立体图。图2为绘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设置于投影机100的壳体110内的部分组件的立体图。如图1与图2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投影机100包含壳体110、马达120、荧光色轮200以及光源(图未示)。马达120设置于壳体110内,并具有转轴121。荧光色轮200包含基板210以及荧光粉层230。基板210包含中央区域210a与外围区域210b,而外围区域210b连接于中央区域210a的外缘。基板210于中央区域210a具有轴孔210c。轴孔210c与马达120的转轴121衔接。荧光粉层230设置于基板210上,并位于基板210的外围区域210b。荧光粉层230的轮廓呈环状,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荧光粉层230的轮廓亦可呈弧形。光源设置于壳体110内,并配置以投射光线至荧光粉层230,以在荧光粉层230上产生光斑。马达120配置以使转轴121转动,进而带动荧光色轮200整体绕着转轴121的中心轴线A转动。藉此,光源所产生的光斑即可沿着整圈荧光粉层230移动。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前述光源为激光光源,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3以及图4。图3为绘示图2中的荧光色轮200的立体图,其中基板210的上盖板211与下盖板212分离。图4为绘示图2中的荧光色轮200沿着线段4-4的剖视图。如图3与图4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荧光色轮200的基板210由上盖板211以及下盖板212构成一密闭容器。上盖板211为一平板,而下盖板212朝向上盖板211的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凹槽。这些凹槽在上盖板211与下盖板212之间形成多个流道213。这些流道213绕着中央区域210a辐射状排列。具体来说,每一流道213具有第一端213a以及第二端213b,分别邻近基板210的中央区域210a与外围区域210b。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色轮,包含:一基板,其内具有至少一流道,该流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分别邻近该基板的一中央区域与一外围区域;一工作流体,以液汽共存的状态流通于该流道内;以及一荧光粉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位于该外围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色轮,包含:一基板,其内具有至少一流道,该流道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分别邻近该基板的一中央区域与一外围区域;一工作流体,以液汽共存的状态流通于该流道内;以及一荧光粉层,设置于该基板上,并位于该外围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色轮,其中该基板进一步具有多个该流道,并且所述多个流道绕着该中央区域辐射状排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荧光色轮,其中该基板内还具有至少一通道,并且该通道连通于所述多个流道中的两相邻流道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荧光色轮,其中该通道位于该两相邻流道中的任一者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色轮,其中该基板具有一形心,该形心位于该中央区域之内,并且该流道的一虚拟延伸线未通过该形心。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荧光色轮,其中该基板配置以基于该形心沿着一旋转方向转动,并且该虚拟延伸线由通过该形心与该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苏周彦伊陈琪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