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如华专利>正文

坐便器节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25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坐便器节水器,包括一上部构成有引污口、坐便器配接槽、排污管配接槽的外套管;一上部窄缩成有一绉褶的颈的过渡套,颈与引污口相配合;一桶体,上部与过渡套的下部联结,下部窄缩成有一排污口;至少一对拉簧,拉簧的一端与外套管固定,另端与桶体固定;一排污口启闭盖,枢置在桶体上,且与排污口相配合;一启闭盖保持装置,设在外套管的内壁偏下部;一用于将桶体与外套管联结的导向装置,设在外套管的内壁上;一气阀装置,包括携有阀门的阀杆和配有通气口的通气口座,阀杆固定在桶体上,而通气口座延设在所述的引污口的外壁上,阀门与通气口相配合,通气口与引污口相通。优点: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节约用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坐便器节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坐便器节水器,安装在与坐便器底部的排污口相对 接的排污管中,并且位于排污管的管口部位,起到节约水源的作用。技术背景人们对坐便器节水的关注由来已久,而且不乏有成功的报导,但是所有 关于坐便器节水的技术方案几乎都是针对坐便器的自身结构或针对坐便器的 储水箱而言的,实践证明两者都有欠缺,前者会使坐便器的自身结构复杂化,并且导致购买成本的显著增加,不利于推广应用;后者由于需要对储水箱作 改造,因此同样不能摆脱结构上的复杂性,而且安装麻烦,中国专利授权公 告号CN2394971Y便是一个佐证之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对坐便器和/或储水箱进行改造而藉 以体现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水效果优异的坐便器节水器。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坐便器节水器,它包括一上部 构成有引污口、坐便器配接槽、排污管配接槽的外套管; 一上部窄縮成有一 绉褶的并且可伸縮的颈的过渡套,颈与所述的引污口相配合; 一桶体,上部 与所述的过渡套的下部联结,下部窄縮成有一排污口;至少一对拉簧,拉簧 的一端与外套管固定,另一端与桶体固定; 一排污口启闭盖,枢置在桶体上, 并且与排污口相配合; 一用于将排污口启闭盖保持于排污口上的启闭盖保持 装置,设在外套管的内壁偏下部; 一用于将桶体与外套管联结的并且可保障 桶体作上下定向移动的导向装置,设在外套管的内壁上; 一气阀装置,包括携有阀门的阀杆和配有通气口的通气口座,阀杆固定在桶体上,而通气口座 延设在所述的引污口的外壁上,阀门与通气口相配合,通气口与所述的引污口相通。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渡套的材料为橡胶,过 渡套的下部内壁构成有一连接凹槽,而所述的桶体的上部向外扩设成有一法 兰边,法兰边探入于所述的连凹槽中构成与过渡套联结。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拉簧有一对,呈对称设置, 各拉簧的上端固定在第一定位耳上,第一定耳延设在外套管上,各拉簧的下 端固定在第二定位耳上,第二定位耳延设在桶体的外壁上。在本技术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与排污口相配合的排污 口启闭盖上延设有一对铰接耳,铰接耳通过启闭盖枢动装置与桶体枢接。在本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排污口启闭盖所面向排 污口的一侧固设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与排污口的边沿相对应。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启闭盖保持装置包括一 磁铁和一铁片,磁铁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外套管的内壁上,铁片固定 在排污口启闭盖上,铁片在排污口启闭盖上的位置与磁铁保持对应。在本技术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用例中,所述的导向装置包括第一、 第二导销座和导销,第一导销座固定在外套管的内壁上,第二导销座固定在 桶体的外壁上,并且,第一、第二导销座两者保持上、下对应关系,导销固 定在第一导销座上,第二导销座通过其上的导销孔可动地穿置在导销上。在本技术的进而一个具体的技术中,所述的启闭盖枢动装置包 括枢轴、扭簧、枢轴座,扭簧套置在枢轴上,扭簧的一对扭簧脚分别抵挡在 桶体和铰接耳上,枢轴穿过一对铰接耳定位于枢轴座上,枢轴座延设于桶体 的外壁上。在本技术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排污管配接槽的深度为4—10咖。在本技术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引污口的顶表面设置有用于与坐便器之间构成密封的橡胶垫圈。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只要在安装坐便器之前将其设置到与 坐便器相对接的排污管的管口部位,因此无需对坐便器自身的结构或对坐便器的储水箱进行改造,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长处;由于桶体不子旦 具有储水量小而且具有瞬时排放的作用,因此能在较少的水量下体现出较大 的抽吸力,从而能节约用水量。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应用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见图1,给出了用于配置到由图2所示的排污管10上去的外套管1, 该外套管1的下部是不封闭的,上部的中央部位构成有一引污口 11,引污口 11的顶表面设置有橡胶垫圈111。不言而喻,引污口 11是与携有储水箱91 的坐便器9 (图2示)的排污口配接的,橡胶垫圈lll能起到密封作用。在引 污口 11与排污管配接槽13之间的区域构成为凹设的坐便器配接槽12,用来 接应坐便器9,排污管配接槽13位于外套管1的顶表面的外侧,排污管配接 槽13的深度优选为4—10咖,较好地为5—8咖,更好地为5咖,该排污管 配接槽13的作用是用于补偿排污管10 (图2示)探出地坪的部分。前述的引 污口 11、坐便器配接槽12、排污管配接槽13随外套管1成形时一体成形。 材料优选为橡胶的过渡套2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的承上是指与前述的引 污口ll相配合,而所谓的启下是指与桶体3联结。具体是将过渡套2的上 部窄縮成一个绉褶体的以便伸縮的颈21,由颈21包络于引污口 11的外壁上, 也就是说,引污口 11的下部伸展到颈21中;过渡套2的下部内壁加工成有 一连接凹槽22,与此相适应地在桶体3的上部向外扩展有一法兰边32,由法兰边32置入到连接凹槽22中使桶体3与过渡套2联结。桶体3的下部窄缩 成有一直径小于桶体3的排污口 31,自引污口 11引入的污物经过渡套2的容 腔22进入到桶体3的容腔,进而从排污口 31排出去。继续见图l,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拉簧4的数量择一对,但如果将拉簧4 的数量增加至3根乃至4根,则应视为等效。 一对拉簧4呈对称分布,即相 距180° 。 一对拉簧4的一端即上端既可以直接钩固在外套管1的顶部,也可 以象本实施例那样在外套管1的顶部对应于坐便器配接槽12的背面处延设一 第一定位耳41,将拉簧4的上端固定在第一定位耳41上; 一对拉簧4的另一 端即下端固定在延设于桶体3外壁上的形状不受图示制约的第二定位耳42 上。当桶体3下移时,拉簧4伸长,反之则由拉簧4收縮时使桶体3上行(复 位)。排污口启闭盖5配置在排污口31处,为了使排污口启闭盖5与排污口 31形成密封,因此在排污口启闭盖5所面向排污口 31的一侧加设有密封垫圈 52。整个排污口启闭盖5通过其上延设的一对铰接耳51并且借助于启闭盖枢 动装置53而枢置于桶体3上。启闭盖枢动装置53包括一扭簧531和一枢轴 532以及一对枢轴座533,扭簧531套置在枢轴532的中部,并且对应于一对 铰接耳51之间,而一对枢轴座533则延设于桶体3的外壁上,更具体地讲, 是延设在了排污口 31的外壁上,由枢轴532携一对铰接耳51枢接于枢轴座 533上。由于扭簧531的一对扭簧脚是分别抵挡在桶体1和铰接耳51上的, 因此当桶体3内无物时,扭簧531能对排污口启闭盖5产生朝向排污口 31的 作用力。仍见图l,推荐的启闭盖保持装置6包括磁铁61和铁片62,磁铁61固 定在支架611上,而具体形状不受图示限制的支架611固定在外套管1的内 壁上,铁片62以焊接或铆接或以其它类似的定位方式固定在排污口启闭盖5 上,应当保证铁片62的位置与磁铁61相对应。当桶体3内无物时,在拉簧4 的回复力作用下将桶体3上移(复位),由于排污口启闭盖5是枢置在排污口31处的,因此随桶体3上移而上移,并且由磁铁61将铁片62吸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坐便器节水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上部构成有引污口(11)、坐便器配接槽(12)、排污管配接槽(13)的外套管(1);一上部窄缩成有一绉褶的并且可伸缩的颈(21)的过渡套(2),颈(21)与所述的引污口(11)相配合;一桶体(3),上部与所述的过渡套(2)的下部联结,下部窄缩成有一排污口(31);至少一对拉簧(4),拉簧(4)的一端与外套管(1)固定,另一端与桶体(3)固定;一排污口启闭盖(5),枢置在桶体(3)上,并且与排污口(31)相配合;一用于将排污口启闭盖(5)保持于排污口(31)上的启闭盖保持装置(6),设在外套管(1)的内壁偏下部;一用于将桶体(3)与外套管(1)联结的并且可保障桶体(3)作上下定向移动的导向装置(7),设在外套管(1)的内壁上;一气阀装置(8),包括携有阀门(811)的阀杆(81)和配有通气口(821)的通气口座(82),阀杆(81)固定在桶体(3)上,而通气口座(82)延设在所述的引污口(11)的外壁上,阀门(811)与通气口(821)相配合,通气口(821)与所述的引污口(1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如华
申请(专利权)人:季如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