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粕萃取物及其所制成的生物农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20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油茶粕萃取物及其所制成的生物农药,其中所述油茶粕萃取物的成分包括:三萜类皂苷化合物0.5~99%、类黄酮类化合物0.5~40%,及进一步含有酚类化合物0~20%。所述生物农药含有所述油茶粕萃取物,得用以防治软体动物、线虫或抑制植物病害微生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茶粕萃取物及其所制成的生物农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植物萃取物及其所制成的生物农药,尤其是一种经由油茶粕萃取而来的萃取物,及其所制成的生物农药,用以防治软体动物、线虫或抑制植物病害微生物生长等。
技术介绍
近年来环保意识抬头,由于天然皂素(saponin)可迅速被微生物分解,不会冲击环境,因此,来自植物萃取的皂素等的使用重新受到重视。例如,油茶粕(又称苦茶粕)的再生利用。油茶粕源自苦茶树的茶籽榨过油后的残渣,其因富含茶皂素,不仅可作为天然清洁剂使用,还能破坏福寿螺的黏膜,导致福寿螺死亡,故常被拿来做为水田施肥与福寿螺防治之用。茶皂素在农业上的实际应用仍多以直接施用油茶粕或其浸出液等相关产物为主。例如,在水稻插秧期间,在水田间施洒未经处理的油茶粕,使得油茶粕在水中释出茶皂素,造成接触到茶皂素的福寿螺死亡,进而有效抑制福寿螺孳长,惟油茶粕用量不菲,容积大,造成田间施作负担。此外,亦可将油茶粕浸渍于水中,使茶皂素溶入水,待经过简单过滤即为粗萃取液,并以之作为原料再进行后续加工制造成各种萃取液成品。由于萃取液成品容积大,造成储存和运送的困难。倘若要将萃取液中的水分蒸发以分离出萃取物,更是一项高耗能的制备过程,势必将大大提高制造成本。中国台湾专利第I379896号提供一种天然皂素制备方法,其是以含硅固相介质作为天然皂素的吸附物,因此所制得的成品为粉末状天然皂素,藉此降低容积,且无需高耗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别于传统皂素制备方法制造出来的油茶粕萃取物,其具有高生物活性成分,且成分单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油茶粕萃取物制成的生物农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茶粕萃取物,其成分包含:三萜类皂苷化合物(triterpenoidsaponins),占所述油茶粕萃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5~99%;及类黄酮类化合物,占所述油茶粕萃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5~40%。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油茶粕萃取物,其成分还包含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占所述油茶粕萃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20%。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油茶粕萃取物,其中所述类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醇类化合物。具体而言,经过本专利技术特殊的茶皂素萃取纯化制备过程产出的油茶粕萃取物,其成分包括:三萜类皂苷化合物0.5~99%重量百分比;类黄酮类化合物0.5~40%重量百分比;及进一步含有酚类化合物0~20%重量百分比。其中所述类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醇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油茶粕萃取物可再进一步产制成为特定成分比率的生物农药,用以防治扁蜗牛、非洲大蜗牛及福寿螺等软体动物及根瘤线虫,且还能抑制植物病害微生物如青霉病菌、绿霉病菌、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炭疽病菌等微生物的生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物农药,其成分包括前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油茶粕萃取物,且其防治对象为软体动物、线虫或植物病害微生物。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物农药,其剂型为饵剂、水溶性粒剂、粒剂、水溶性粉剂、溶液、乳剂及微乳剂当中任一种。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物农药,其剂型为饵剂,用以防治扁蜗牛、非洲大蜗牛、蛞蝓或螺类。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物农药,其成分还包括诱引剂、防腐剂、填充剂及黏结剂。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物农药,其剂型为水溶性粒剂,用以防治扁蜗牛、非洲大蜗牛、蛞蝓、螺类、线虫或菌类。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物农药,其成分还包括分散剂、崩解剂、黏结剂及载体。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物农药,其剂型为水溶性粉剂,用以防治福寿螺、扁蜗牛、非洲大蜗牛、蛞蝓、螺类、线虫或菌类。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物农药,其成分还包括防腐剂及填充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物农药,其包括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油茶粕萃取物,且其防治对象为根瘤线虫。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生物农药,其包括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油茶粕萃取物,用以抑制植物病害微生物的生长。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生物农药,其中所述植物病害微生物选自于由青霉病菌、绿霉病菌、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以及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所组成的群组。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农药可针对需要包括饵剂、水溶性粒剂或粒剂及水溶性粉剂、溶液、乳剂或微乳剂等不同剂型。当生物农药被制作成饵剂时,其成分还包括诱引剂、防腐剂、填充剂及黏结剂;而当生物农药被制作成水溶性粒剂时,其成分还包括分散剂、黏结剂、崩解剂及载体。本专利技术的油茶粕萃取物具有高生物活性成分,且成分单纯。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农药含有所述油茶粕萃取物,可用以防治软体动物、线虫或抑制植物病害微生物的生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茶皂素萃取纯化的制造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油茶粕萃取物的鉴定图谱。图3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的制造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对非洲大蜗牛的致死率的数据表。图5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对扁大蜗牛的致死率的数据表。图6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稀释成不同浓度对甘蓝植株上的扁蜗牛的致死率的数据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稀释成不同浓度对火龙果植株上的扁蜗牛的致死率的数据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稀释成不同浓度对福寿螺的致死率的数据表。图9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稀释成不同浓度对根瘤线虫的致死率的数据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对植栽上的根瘤线虫的抑制效果的数据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对青霉病菌的抑菌效果的数据表。图12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对绿霉病菌的抑菌效果的数据表。图13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对立枯丝核菌的抑菌效果的数据表。图14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效果的数据表。图15是本专利技术生物农药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的数据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油茶粕萃取物是藉由茶皂素萃取纯化制备过程(图1)所制得,使其具有高生物活性成分,此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三萜类皂苷化合物(triterpenoidsaponins)及类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得用以防治扁蜗牛、非洲大蜗牛及福寿螺等软体动物及根瘤线虫,且还能抑制青霉病菌、绿霉病菌、立枯丝核菌、尖孢镰刀菌、炭疽病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参阅图1,该茶皂素萃取纯化的制备过程大致包括前处理1、除油2、茶皂素萃取3、茶皂素纯化4及后处理5等五阶段,详如下述:首先,在前处理1的阶段中,油茶粕样品(油茶粕饼),先以研磨机粉碎(步骤11),并以≧60目的筛网过筛,以增加其与溶剂的接触表面积,并秤取过筛后的油茶粕粉末。一般而言,油茶粕是源自苦茶树的茶籽榨过油后的残渣,其虽富含茶皂素,但事实上即使榨油过的油茶粕(饼)内仍残留不少油脂,因此在萃取茶皂素之前,较佳是先对油茶粕进行的除油2作业。在此阶段中,将过筛后的粉末加入脂溶性的有机溶剂,例如正己烷(料液比1:4),并搅拌混合均匀,使油脂溶解,以提取油脂(步骤21)。此步骤是在室温下以超声波震荡萃取60分钟。随后再进行过滤(步骤22),以去除溶剂正己烷。重复进行多次后,将除油后的油茶粕粉末晾干(步骤23)。续进入茶皂素萃取3的阶段,首先是将晾干后的油茶粕粉末加入一甲醇及丙酮的混合溶剂,并搅拌混合均匀,使茶皂素溶解于该混合溶剂中,以萃取茶皂素(步骤31)。此步骤是在室温下以超声波震荡萃取60分钟,以提高提取效率,随后再进行过滤(步骤32),以滤除杂质,并收集滤液,也就是茶皂素提取液。如此重复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茶粕萃取物,其成分包含:三萜类皂苷化合物(triterpenoid saponins),占所述油茶粕萃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5~99%;及类黄酮类化合物,占所述油茶粕萃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5~40%。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27 TW 1061140801.一种油茶粕萃取物,其成分包含:三萜类皂苷化合物(triterpenoidsaponins),占所述油茶粕萃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5~99%;及类黄酮类化合物,占所述油茶粕萃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5~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粕萃取物,其成分还包含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占所述油茶粕萃取物的重量百分比为0~2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茶粕萃取物,其中所述类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酮醇类化合物。4.一种生物农药,其成分包括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茶粕萃取物,且其防治对象为软体动物、线虫或植物病害微生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农药,其剂型为饵剂、水溶性粒剂、粒剂、水溶性粉剂、溶液、乳剂及微乳剂当中任一种。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农药,其剂型为饵剂,用以防治扁蜗牛、非洲大蜗牛、蛞蝓或螺类。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农药,其成分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燕珍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农业科技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