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才东专利>正文

一种杀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208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杀菌剂及其应用的目的是利用亚硒酸盐或含硒有机物或其它含硒还原剂对菌类等微生物能量代谢过程的抑制作用,使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达到食品保鲜防腐以及清洁卫生和医疗相关真菌性、霉菌性疾病的目的。使亚硒酸盐或含硒有机物作为杀菌剂的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之一,成为含硒还原剂的杀菌剂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杀菌剂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剂及其应用,涉及食品防腐保鲜、个人清洁卫生、医疗领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还原性的硒或含硒还原剂(亚硒酸钠、含硒有机酸、含硒蛋白等)对肿瘤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但其机理一直没有明确的分析和说明。考虑到肿瘤细胞获得能量是通过糖酵解过程,而正常细胞则是通过有氧氧化,以及考虑到硒的还原性,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应该可以得出结论并获得广泛的应用效果。糖酵解是指将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丙酮酸,ATP和NADH+H+的过程。在缺氧条件下丙酮酸则可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接受磷酸丙糖脱下的氢,被还原为乳酸。而有氧条件下的糖的氧化分解,称为糖的有氧氧化,丙酮酸可进一步氧化分解生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CO2和H2O。糖的有氧氧化和糖酵解在开始阶段的许多步骤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分解为丙酮酸以后,由于供氧条件不同才有所分歧。糖酵解总共包括10个连续步骤,均由对应的酶催化。总反应为:葡萄糖+2ATP+2ADP+2Pi+2NAD+——>2丙酮酸+4ATP+2NADH+2H+丙酮酸(CH3COCOOH)+NADH+H+-可逆->乳酸(CH3CHOHCOOH)+NAD+具体地,肿瘤细胞糖代谢至乳酸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两个重要氧化还原反应是:(1)3-磷酸甘油醛+磷酸+NAD+→1、3-二磷酸甘油酸+NADH+H+以及(2)丙酮酸+NADH+H+→乳酸+NAD+其中,NAD+和NADH作为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和产生,保证了代谢的可持续性。当亚硒酸钠存在时,亚硒酸钠的还原性反应可用如下化学式表示:Na2SeO3(强还原性)+H2O--->Na2SeO4(稳定化合物)+2H(原子态氢)(其它含硒还原剂有类似提供氢的反应)对于反应(1),亚硒酸钠作为还原剂(抗氧化剂),与同样作为还原剂的底物3-磷酸甘油醛竞争,可能分别发生如下的氧化还原反应:a、亚硒酸钠+H2O+NAD+→NADH+H++硒酸钠b、3-磷酸甘油醛+磷酸+NAD+→1、3-二磷酸甘油酸+NADH+H+从化学反应自由能变化判断,反应(b)从醛到酸的反应的驱动能应该远大于反应(a),因此,反应(1)受亚硒酸钠存在的影响较小,避免或减少了亚硒酸钠对正常细胞代谢的干扰作用;或者亚硒酸钠作为还原剂和同样作为还原剂的底物3-磷酸甘油醛竞争,在酶催化的特异性反应中,亚硒酸钠或含硒还原剂没有参与反应的优势。对于反应(2),作为还原剂的亚硒酸钠直接与同样是还原剂的NADH辅酶竞争,而不是与底物丙酮酸竞争。如丙酮酸接受来自亚硒酸钠还原反应提供的氢,则NADH无法转化为NAD+;或者丙酮酸依旧可以接受来自NADH的氢,使NADH转化为NAD+,但NAD+将可随即与亚硒酸钠还原反应提供的原子态氢结合形成NADH,因此可预期糖酵解链中因无法得到反应(1)所需要的NAD+而导致肿瘤细胞糖代谢的失败,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杀菌剂及其应用的目的是利用亚硒酸盐或含硒有机物或其它含硒还原剂对菌类等微生物能量代谢过程的抑制作用,使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达到食品保鲜防腐以及清洁卫生和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即亚硒酸盐或含硒有机物作为杀菌剂的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之一,成为含硒还原剂的杀菌剂产品。本专利技术的食品杀菌防腐保鲜剂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效且可对人体有益的食品防腐保鲜剂,达到替代对人体有害或成本高的现有食品防腐保鲜剂的目的。硒元素是人体的必须微量元素,利用亚硒酸钠,既可以给人体补充必须的微量元素,又可以达到食品防腐保鲜的目的,避免了对人体无害的防腐剂成本高,低成本的防腐剂往往对人体有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食品杀菌防腐保鲜剂,是在食品中添加微量的亚硒酸钠或亚硒酸盐,尤其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更有效。因为食品的腐败还有食品的氧化效应本身所招致的腐败,基于亚硒酸钠或亚硒酸盐的抗氧化性,暴露在空气中的食品在亚硒酸钠存在的情况下,其氧化腐败速度也会减低,从而达到延长食物保质期的目的。同样的,本专利技术的食品防腐保鲜剂适合应用于食品的腌制、酱制、成型、罐装、袋装、瓶装等食品生产加工中。本专利技术的杀菌清洁卫生剂,是在水溶液中或清洁剂中加入亚硒酸钠或亚硒酸盐,作为厨房、厕所等环境清洁卫生杀菌剂,尤其是杀灭厌氧菌类,或抑制菌类生长,使微生物只能进行有氧氧化,减少毒素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杀菌医疗制剂,是在乙酸、或酒精、或水溶液、或其它溶液或膏剂中加入亚硒酸钠或亚硒酸盐或含硒还原剂,作为外用医疗卫生杀菌剂,或以喷雾剂,漱口水方式使用,尤其是杀灭厌氧菌类,或抑制菌类生长,使微生物只能进行有氧氧化,减少毒素的产生。包括但不限于因细菌微生物造成的各类疾病现象,如灰指甲、皮藓、头皮霉菌、霉菌性性病、腋臭等体表皮肤霉菌性疾病、真菌性鼻炎、牙周炎、口腔炎症、呼吸道霉菌、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等。本专利技术的杀菌剂及其应用,考虑到引起食品变质的常见微生物是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菌类,以及寄生在环境或身体上不同器官上的菌类微生物,虽然微生物的名称不同、所处器官位置不同、造成的病变结果不同,但菌类的能量代谢也经由糖的有氧氧化或糖酵解过程。在密封状态下食品的防腐保鲜,食品的腐败主要是厌氧发酵过程,也就是菌类等微生物在缺氧状态下的生长繁殖过程;同样的,寄生在人身体不同器官上的菌类等微生物也经由有氧氧化或糖酵解的过程获得能量。该过程所涉及的丙酮酸至乳酸的代谢过程与肿瘤细胞的代谢过程一致,因此,亚硒酸钠或含硒还原剂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同样会抑制食品中、人身体内外腐败、致病细菌等可经由糖酵解获得能量的细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食品反腐保鲜和治疗由菌类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杀菌剂及其应用,因为硒还原剂作用于肿瘤细胞或细菌细胞获得能量的丙酮酸至乳酸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这一步骤,与细胞内基因控制的化学反应或非基因控制的非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没有直接的化学关联效果,因此不会有因为基因变异,而造成硒还原剂失效或产生抗药性的问题。换言之,是基因控制了细胞新陈代谢的具体路径,基因几无穷尽的变异能力为细胞在各种环境下(包括用药环境)的新陈代谢提供了各种备份选择的路径,因此细胞才会有抗药性的问题,但丙酮酸至乳酸的代谢反应是糖酵解的必经路径,不受基因调控,因此,依靠含硒还原剂的作用效果杀菌治病,没有抗药性的问题;或可迫使肿瘤细胞或细菌微生物转为依靠有氧氧化过程获得能量,使肿瘤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使细菌微生物不因厌氧呼吸过程而产生各类有害的毒素。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了验证亚硒酸钠对食品防腐的效果,将同一片莴苣叶对称地剪成两片,尺寸大小为2x2厘米,分别放入盛有80g的自来水的烧杯中,其中一个烧杯中另外加入以硒计180微克的亚硒酸钠,硒浓度约2.3ppm。实验发现,室温约在15-20℃情况下,在含有亚硒酸钠的溶液中的莴苣叶直至第5天,其表面才出现直径约1mm的褐色腐斑,但未加亚硒酸钠溶液中的莴苣叶上形成了一个直径约6mm圆斑和一个约1x4mm的长条形褐色斑块。另外,在含有亚硒酸钠的溶液中的莴苣叶直至第11天,在未加亚硒酸钠的溶液中的莴苣叶第5天,均发生因腐熟而沉入水底现象。将用粪水接种了大肠杆菌的两片莴苣梗分别放入上述溶液中,2天后即可发现,在不含亚硒酸钠的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亚硒酸盐或含硒有机物作为杀菌剂的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之一,成为含硒还原剂的杀菌剂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亚硒酸盐或含硒有机物作为杀菌剂的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之一,成为含硒还原剂的杀菌剂产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剂,所述的亚硒酸盐为亚硒酸钠或亚硒酸铵或亚硒酸钾;所述的含硒有机物为含硒氨基酸或含硒蛋白。3.一种杀菌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含硒杀菌剂应用于食品防腐保鲜;或应用于清洁卫生和医疗领域的杀菌领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剂的应用,所述的清洁卫生的杀菌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厨房、厕所的清洁卫生。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剂的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才东
申请(专利权)人:秦才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