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健康养牛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2181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健康养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牛棚选址后,在搭建区域内划分养殖区域和种植区域;步骤二:牛棚的搭建,在每个牛舍内均划分出活动区、饲喂区、吸引区和排污区,排污区包括倾斜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的低端设有排污口;步骤三:牛的饲喂;步骤四:牛舍的清理,每天对牛舍内的粪污进行清理,牛舍清理时,将牛吸引至吸引区内;步骤五:牛舍的消毒;步骤六:养殖废物的利用,夏季牛舍内粪污通过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分离后液态物质用于农作物的施肥灌溉,固态物质用于发酵床,冬季牛舍内的粪污进入到沼气池内,产生的沼气对牛舍进行供暖。采用本方法进行养牛,在实现废物利用的同时降低了养殖环境不卫生造成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健康养牛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牛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健康养牛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对动物性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畜牧业不断提高畜产品的产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动物性产品的需要。在动物性产品中,牛肉可谓众多肉类中最受追捧的一种。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其组成比猪更接近人体需要,而且牛肉能够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因此深受大众喜爱。为满足人们对牛肉的需求,牛的养殖场越来越多,目前,养牛过程中,由于养殖环境的不卫生和不规范造成牛患疾病的事件多有发生,患病的牛不仅肉品质会下降,严重者更会失去销售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提供一种生态、健康、卫生的养牛方法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生态健康养牛方法,以解决目前养牛过程中,由于养殖环境的不卫生和不规范造成的经济损失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态健康养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牛棚的选址,在郊区选择具有腐殖土的区域作为牛棚的搭建区域,在搭建区域内划分养殖区域和种植区域,并在种植区域内种植农作物;步骤二:牛棚的搭建,在养殖区域内搭建牛棚,牛棚中部设置过道,在过道两侧搭建多个牛舍;在每个牛舍内均划分出活动区、饲喂区、吸引区和排污区,饲喂区临近过道设置;吸引区远离过道设置,排污区包括倾斜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的低端设有排污口;步骤三:牛的饲喂,夏季和秋季用农作物制成的青贮饲料对牛进行饲喂;春季和冬季用复合饲料对牛进行饲喂;育成期的牛的饲喂量为牛体重的0.3~0.4%;步骤四:牛舍的清理,每天对牛舍内的粪污进行清理,牛舍清理时,将牛吸引至吸引区内,人工对牛舍进行清扫,同时对牛舍喷淋清水;步骤五:牛舍的消毒,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杀灭牛舍内的有害细菌及牛体外的寄生虫、蚊、蝇和虻;步骤六:养殖废物的利用,牛舍内排污口间歇性连通有固液分离装置和沼气池,夏季牛舍内的粪污通过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液态物质用于对农作物进行施肥灌溉,固态物质用于制作发酵床,冬季牛舍内的粪污进入到沼气池内,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对牛舍进行供暖。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步骤一中,牛棚选址后,在搭建区域中划分养殖区域和种植区域,种植区域种植农作物,农作物在夏季和秋季可为牛提供青贮饲料,减少养牛过程中饲料的投入成本,同时,由于农作物是养牛户栽培的,农作物的安全性也可得到保证;步骤二中,养殖区内搭建牛棚,牛棚是养牛的场所,牛舍为牛提供日常生活区,牛舍内的活动区为牛提供活动的场所,保证牛的运动量,进而保证牛肉的品质,排污区用于排出牛舍内的粪污,而吸引区在牛舍清理的过程中,起到吸引牛的作用,将牛吸引到指定的区域内,方便清洁人员对牛舍的清理;步骤四中,清理后的粪污沿排污通道流至排污口处,排污通道倾斜设置可加快粪污的排出;步骤六中,粪污沿排污口排放,夏季,排污口与固液分离装置连通,固液分离装置对粪污进行固液分离,粪污经分离后,固态的物质可用于制作有机发酵床,而液态的物质则可作为农家肥用来灌溉农作物,既解决了粪污的排放问题,又解决了农作物的施肥和灌溉问题,一举两得;冬季,排污口与沼气池连通,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对牛舍进行供暖,实现了粪污的循环利用,符合生态养殖的需求。进一步,步骤一中,养殖区域位于搭建区域的中部,种植区域位于养殖区域的四周。一方面,种植区内的农作物可在夏季和秋季为牛提供青贮饲料,另一方面,种植区内的农作物还起到屏障的作用,将养殖区包围,吸收养殖区内的异味,达到卫生、除味的效果。进一步,牛舍的上方均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间隙套设有拴牛环,拴牛环通过牛绳拴住牛。牛舍上方的固定杆起到固定拴牛环高度的作用,拴牛环通过拴牛绳拴住牛,一方面,由于拴牛环是间隙套设在固定杆上的,拴牛环可沿固定杆移动,相较于将牛拴在牛桩上,扩大了牛的活动范围,而由于固定杆的位置固定,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牛的活动范围,保证牛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提高了养殖的规范性。进一步,牛舍的上部均设有风扇,风扇的出风向朝向牛舍外设置。牛舍上部的风扇起到进一步去除牛舍内的异味的作用,保证牛生活环境的卫生;同时风扇产生的风还可加快空气流速,带走牛舍内的水汽,避免牛舍内过渡潮湿而使牛患病,进一步保证养殖过程的安全性。进一步,农作物的种类包括玉米、黑麦草和向日葵。玉米、黑麦草和向日葵的秸秆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均较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是保证乳酸菌大量繁殖的能量来源,能够使玉米、黑麦草和向日葵的秸秆在切碎、压实、密封后,在厌氧环境下乳酸菌大量繁殖,从而将玉米、黑麦草和向日葵的秸秆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转化为乳酸,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后,便可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将青贮饲料中的养分保存下来,进而保证青贮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进一步,排污通道宽25~30cm,深10~15cm,排污通道的倾斜角度为3~4°。排污通道如此设置在保证了粪污排放的流畅性的同时,又避免排污通道过大而浪费牛舍空间,同时还可避免排污通道过大而使异味大量散发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固液分离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固态收集箱1、液态收集箱2、搅拌箱3、导管4、驱动齿轮5、搅拌轴6、搅拌叶片7、挤压筒8、啮齿9、过滤板10、通孔11、第一磁铁12、支撑台13、套筒14、支撑杆15、拉簧16、横板17、竖杆18、横杆19、滚轮20、挤压板21、连杆22、刮板23、罩体24。采用本技术方案进行生态健康养牛的具体操作为:步骤一:牛棚的选址,在郊区选择具有腐殖土的区域作为牛棚的搭建区域,在搭建区域内划分养殖区域和种植区域,并在种植区域内种植玉米、黑麦草和向日葵,养殖区域位于搭建区域的中部,种植区域分布于养殖区域的四周;一方面,种植区内的农作物可在夏季和秋季为牛提供青贮饲料,另一方面,种植区内的农作物还起到屏障的作用,将养殖区包围,吸收养殖区内的异味,达到卫生、除味的效果;农作物选择玉米、黑麦草和向日葵,是由于玉米、黑麦草和向日葵的秸秆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均较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是保证乳酸菌大量繁殖的能量来源,能够使玉米、黑麦草和向日葵的秸秆在切碎、压实、密封后,在厌氧环境下乳酸菌大量繁殖,从而将玉米、黑麦草和向日葵的秸秆中的淀粉和可溶性糖转化为乳酸,当乳酸积累量逐渐增多时,便可抑制腐败菌的生长,将青贮饲料中的养分保存下来,进而保证青贮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步骤二:牛棚的搭建,在养殖区域内搭建牛棚,牛棚中部设置过道,在过道两侧搭建五个牛舍;在每个牛舍内均划分出活动区、饲喂区、吸引区和排污区,饲喂区临近过道设置,饲喂区内设置有饲喂槽;吸引区远离过道设置,吸引区内安装有红色的LED灯,LED灯的开关位于牛舍靠近过道的一侧的外部,排污区包括倾斜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宽30cm,深15cm,排污通道的倾斜角度为3°,排污通道的低端设有排污口;牛舍的上部均设有风扇,风扇的出风向朝向牛舍外设置,牛舍的上方均设有固定杆,固定杆上间隙套设有拴牛环,拴牛环通过牛绳拴住牛;牛舍为牛提供日常生活区,牛舍内的活动区为牛提供活动的场所,保证牛的运动量,进而保证牛肉的品质,排污区用于排出牛舍内的粪污,在对牛舍进行清理前,打开LED灯的开关,使得LED灯亮起,LED灯发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健康养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牛棚的选址,在郊区选择具有腐殖土的区域作为牛棚的搭建区域,在搭建区域内划分养殖区域和种植区域,并在种植区域内种植农作物;步骤二:牛棚的搭建,在养殖区域内搭建牛棚,牛棚中部设置过道,在过道两侧搭建多个牛舍;在每个牛舍内均划分出活动区、饲喂区、吸引区和排污区,饲喂区临近过道设置;吸引区远离过道设置,排污区包括倾斜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的低端设有排污口;步骤三:牛的饲喂,夏季和秋季用农作物制成的青贮饲料对牛进行饲喂;春季和冬季用复合饲料对牛进行饲喂;育成期的牛的饲喂量为牛体重的0.3~0.4%;步骤四:牛舍的清理,每天对牛舍内的粪污进行清理,牛舍清理时,将牛吸引至吸引区内,人工对牛舍进行清扫,同时对牛舍喷淋清水;步骤五:牛舍的消毒,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杀灭牛舍内的有害细菌及牛体外的寄生虫、蚊、蝇和虻;步骤六:养殖废物的利用,牛舍内排污口间歇性连通有固液分离装置和沼气池,夏季牛舍内的粪污通过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液态物质用于对农作物进行施肥灌溉,固态物质用于制作发酵床,冬季牛舍内的粪污进入到沼气池内,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对牛舍进行供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健康养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牛棚的选址,在郊区选择具有腐殖土的区域作为牛棚的搭建区域,在搭建区域内划分养殖区域和种植区域,并在种植区域内种植农作物;步骤二:牛棚的搭建,在养殖区域内搭建牛棚,牛棚中部设置过道,在过道两侧搭建多个牛舍;在每个牛舍内均划分出活动区、饲喂区、吸引区和排污区,饲喂区临近过道设置;吸引区远离过道设置,排污区包括倾斜的排污通道,排污通道的低端设有排污口;步骤三:牛的饲喂,夏季和秋季用农作物制成的青贮饲料对牛进行饲喂;春季和冬季用复合饲料对牛进行饲喂;育成期的牛的饲喂量为牛体重的0.3~0.4%;步骤四:牛舍的清理,每天对牛舍内的粪污进行清理,牛舍清理时,将牛吸引至吸引区内,人工对牛舍进行清扫,同时对牛舍喷淋清水;步骤五:牛舍的消毒,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杀灭牛舍内的有害细菌及牛体外的寄生虫、蚊、蝇和虻;步骤六:养殖废物的利用,牛舍内排污口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武刚
申请(专利权)人:桐梓县华美乐享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