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214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该方案包括有偏振分束镜、偏振分光棱镜Ⅰ、偏振分光棱镜Ⅱ、45°全反镜Ⅰ、45°全反镜Ⅱ、漫透射屏Ⅰ、漫透射屏Ⅱ、漫透射屏Ⅲ、漫透射屏Ⅳ、CCD相机、数据处理器和同步触发器;该方案采用漫透射屏结合CCD相机成像的子束相对能量测量方法,用于激光偏振态测量,系统简单集成度高,特别适合口径较大的高重频脉冲激光偏振态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激光
,尤其是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的性能参数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偏振态作为激光的一个重要性质,在激光的很多应用领域,诸如激光切割效率、激光相干合成效果、钠信标激光回光效率以及激光倍频/和频效率等的最优化,均离不开激光的偏振控制,而实现有效控制及其效果评价的前提是激光偏振态的准确测量。偏振态参数测量的主要方法有机械法和分振幅法,机械法因为其时间响应速度有限,而广泛使用受到限制;分振幅法因为可同时测量激光的四个斯托克斯参量,且探测器可根据测试需要进行匹配,而得到广泛应用。2017年,李宁馨等人在专利公布号:CN107271041A中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振幅法测量激光偏振态的激光偏振态测量仪。2008年,王晓曼等人在专利公布号:CN101303256中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晶的嵌入式偏振态测量仪。以上公开的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大多采用多组光电探测器进行探测,既不利于系统集成且光路调节比较复杂,整个测量系统体积不能做小因而使用不方便。当前市场上针对小口径、普通连续激光偏振态测试的偏振测量仪已经比较普遍;但针对厘米级口径、高重频、短脉冲激光偏振态测量,还未见很好满足其偏振测量要求的成熟仪器,针对该类型激光的偏振测量技术及测量装置亟待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该方案采用漫透射屏结合CCD相机成像的子束相对能量测量方法,用于激光偏振态测量,系统简单集成度高,特别适合口径较大的高重频脉冲激光偏振态测量。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包括有偏振分束镜(2)、偏振分光棱镜Ⅰ(3)、偏振分光棱镜Ⅱ(4)、45°全反镜Ⅰ(5)、45°全反镜Ⅱ(6)、漫透射屏Ⅰ(7)、漫透射屏Ⅱ(8)、漫透射屏Ⅲ(9)、漫透射屏Ⅳ(10)、CCD相机(11)、数据处理器(12)和同步触发器(13);被测激光器(1)发射激光束经偏振分束镜(2)分为具有一定振幅比和相位延迟差的透射、反射两束光路,分出的透、反两光束分别经偏振分光棱镜Ⅰ(3)和偏振分光棱镜Ⅱ(4),又各自分出P光和S光两光束,4束光分别入射至漫透射屏Ⅰ(7)、漫透射屏Ⅱ(8)、漫透射屏Ⅲ(9)和漫透射屏Ⅳ(10),进行体散射,产生漫透射光,CCD相机(11)采集光斑,数据处理器(12)根据采集的光斑图,获取四个光斑各自对应的相对能量,结合算法即可计算出被测激光器(1)发射激光的偏振态。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偏振分束镜(2)镀有膜层,该膜层对所测激光P光透过率Tp=79%,S光透过率Ts=21%,透射光的P光和S光相位差Δt,反射光的P光和S光相位差Δr,Δt-Δr=90°或-90°。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偏振分光棱镜Ⅰ(3)和偏振分光棱镜Ⅱ(4),对所测激光P光透过率Tp>96%,S光反射率Rs>99%,入射光入射角范围0°~2°。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偏振分光棱镜Ⅰ(3)摆放时相对偏振分束镜(2),两者S光透光轴相差45°。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偏振分光棱镜Ⅱ(4)摆放时相对偏振分束镜(2),两者S光透光轴相差45°。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漫透射屏Ⅰ(7)、漫透射屏Ⅱ(8)、漫透射屏Ⅲ(9)和漫透射屏Ⅳ(10)是具有朗伯漫透射性能的乳白玻璃或聚四氟乙烯板。作为本方案的优选:45°全反镜Ⅰ(5)和45°全反镜Ⅱ(6)镀有膜层,该膜层对所测激光具有高反射率。作为本方案的优选:CCD相机(11)为面阵CCD数字相机,配有成像镜头,且具有触发功能,响应波段与入射激光相匹配。一种激光偏振态测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斯托克斯矢量表示激光偏振态和偏振参数,设斯托克斯矢量为S=(S0,S1,S2,S3)T,CCD相机(11)采集光斑对应的电信号列矢量为I=(I0,I1,I2,I3)T,则I=AS(1)式中,A为仪器矩阵,可采用标准偏振态的激光通过标定实验获得。测量激光偏振态时,按式(2)由CCD相机(11)采集获得的电信号列矢量I即可计算出入射激光的斯托克斯矢量。S=A-1I(2)根据斯托克斯矢量,按式(3)~式(8)即可计算出被测激光器(1)的偏振态参数:偏振度P、线偏振度DOLP、圆偏振度DOCP、偏振角θ、椭率e和椭率角χDOCP=S3/S0(5)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通过采用漫透射屏结合CCD相机成像的子束相对能量测量方法,用一台CCD相机代替以往测试方法中采用多组光电探测器进行各子束光斑探测,使测试系统更为紧凑,集成度更高。采用CCD相机进行光斑探测,由于被测激光子束光斑可以通过CCD相机图像进行实时反映,因而光路调节相对简单,同时测试激光口径也可相对较大。配置的同步触发器,因而不仅可用于普通连续激光偏振态测试,还可用于高重频、短脉冲激光偏振态测量。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P光与S光空间关系图。图中,1为被测激光器,2为偏振分束镜,3为偏振分光棱镜Ⅰ,4为偏振分光棱镜Ⅱ,5为45°全反镜Ⅰ,6为45°全反镜Ⅱ6,7为漫透射屏Ⅰ,8为漫透射屏Ⅱ,9为漫透射屏Ⅲ,10为漫透射屏Ⅳ,11为CCD相机,12为数据处理器,13为同步触发器。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所示,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包括偏振分束镜2、偏振分光棱镜Ⅰ3、偏振分光棱镜Ⅱ4、45°全反镜Ⅰ5、45°全反镜Ⅱ6、漫透射屏Ⅰ7、漫透射屏Ⅱ8、漫透射屏Ⅲ9、漫透射屏Ⅳ10、CCD相机11、数据处理器12和同步触发器13等。同步触发器13同步触发被测激光器1和CCD相机11,被测激光器1发射激光束经偏振分束镜2分为具有一定振幅比和相位延迟差的透反两束光,分出的透反两光束分别经偏振分光棱镜Ⅰ3和偏振分光棱镜Ⅱ4,又各自分出P光和S光两光束,4束光分别入射至漫透射屏Ⅰ、漫透射屏Ⅱ、漫透射屏Ⅲ和漫透射屏Ⅳ,进行体散射,产生漫透射光,CCD相机11采集光斑,数据处理器12根据采集的光斑图,获取四个光斑各自对应的相对能量,结合算法即可计算出被测激光器1发射激光的偏振态。该图示意的是脉冲激光偏振态测量,当本专利技术用于普通连续激光偏振态测试时,同步触发器13则不参与工作。如图2所示,P光与S光空间关系图,∑1为偏振分束镜2上P光与S光所在截面,P1与S1分别为偏振分束镜2上P光与S光的透光轴,∑2为偏振分光棱镜Ⅰ3上P光与S光所在截面,P2与S2分别为偏振分光棱镜Ⅰ3上P光与S光的透光轴,∑3为偏振分光棱镜Ⅱ4上P光与S光所在截面,P3与S3分别为偏振分光棱镜Ⅱ4上P光与S光的透光轴,其中S1与S2夹角为45°,S1与S3夹角为45°。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属
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偏振分束镜(2)、偏振分光棱镜Ⅰ(3)、偏振分光棱镜Ⅱ(4)、45°全反镜Ⅰ(5)、45°全反镜Ⅱ(6)、漫透射屏Ⅰ(7)、漫透射屏Ⅱ(8)、漫透射屏Ⅲ(9)、漫透射屏Ⅳ(10)、CCD相机(11)、数据处理器(12)和同步触发器(13);被测激光器(1)发射激光束经偏振分束镜(2)分为具有一定振幅比和相位延迟差的透射、反射两束光路,分出的透、反两光束分别经偏振分光棱镜Ⅰ(3)和偏振分光棱镜Ⅱ(4),又各自分出P光和S光两光束,4束光分别入射至漫透射屏Ⅰ(7)、漫透射屏Ⅱ(8)、漫透射屏Ⅲ(9)和漫透射屏Ⅳ(10),进行体散射,产生漫透射光,CCD相机(11)采集光斑,数据处理器(12)根据采集的光斑图,获取四个光斑各自对应的相对能量,结合算法即可计算出被测激光器(1)发射激光的偏振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偏振分束镜(2)、偏振分光棱镜Ⅰ(3)、偏振分光棱镜Ⅱ(4)、45°全反镜Ⅰ(5)、45°全反镜Ⅱ(6)、漫透射屏Ⅰ(7)、漫透射屏Ⅱ(8)、漫透射屏Ⅲ(9)、漫透射屏Ⅳ(10)、CCD相机(11)、数据处理器(12)和同步触发器(13);被测激光器(1)发射激光束经偏振分束镜(2)分为具有一定振幅比和相位延迟差的透射、反射两束光路,分出的透、反两光束分别经偏振分光棱镜Ⅰ(3)和偏振分光棱镜Ⅱ(4),又各自分出P光和S光两光束,4束光分别入射至漫透射屏Ⅰ(7)、漫透射屏Ⅱ(8)、漫透射屏Ⅲ(9)和漫透射屏Ⅳ(10),进行体散射,产生漫透射光,CCD相机(11)采集光斑,数据处理器(12)根据采集的光斑图,获取四个光斑各自对应的相对能量,结合算法即可计算出被测激光器(1)发射激光的偏振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偏振分束镜(2)镀有膜层,该膜层对所测激光P光透过率Tp=79%,S光透过率Ts=21%,透射光的P光和S光相位差Δt,反射光的P光和S光相位差Δr,Δt-Δr=90°或-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偏振分光棱镜Ⅰ(3)和偏振分光棱镜Ⅱ(4),对所测激光P光透过率Tp>96%,S光反射率Rs>99%,入射光入射角范围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偏振态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偏振分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志雄高学燕周文超魏继锋胡晓阳庞淼何均章庞毓黄德权田小强刘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