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肚菌增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羊肚菌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羊肚菌增产方法。
技术介绍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因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于1818年被发现。用于食积气滞、腕腹胀满、痰壅气逆喘咳。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羊蘑。其结构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在山火之后的两至三年内产量特高,因此北美的采摘者会根据山火来采集羊肚菌。然而,当火灾被控制后,在同一个地区内,它的生长数量会年复一年地减少。羊肚菌的人工栽培一直是全球菌类爱好者追寻的工作,我国羊肚菌栽培研发先后已有50年的历史。2012年全国试种植面积3000余亩,2013年5000余亩,2014年8000余亩,2015年1.9万亩,2016年4万余亩。亩产鲜菇100公斤计算,2016年全国羊肚菌产量为4000余吨(鲜品)(然而按照我国当前的羊肚菌市场需求为鲜品50万吨,2016年的产量仅占市场需求的0.08%)。因此,羊肚菌市场前景巨大。然而,羊肚菌以南方具有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羊肚菌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制备羊肚菌培养料按比例称取原料,含水量50%~70%的麦粒,巨菌草,生石灰,石膏,磷酸二氢钾;将称取的生石灰、石膏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加入适量水混匀,形成水溶液,然后与称取的麦粒、巨菌草混合均匀,再加水调整至物料的含水量为55‑65%,得到羊肚菌培养料;步骤2,制作培养料袋采用17㎝×33㎝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步骤1得到的羊肚菌培养料200‑250g,封口,得到培养料袋;步骤3,接种将步骤2制得的培养料袋进行灭菌处理,待培养料袋冷却至28℃以下时,置于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入羊肚菌栽培种,得到羊肚菌袋;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肚菌增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制备羊肚菌培养料按比例称取原料,含水量50%~70%的麦粒,巨菌草,生石灰,石膏,磷酸二氢钾;将称取的生石灰、石膏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加入适量水混匀,形成水溶液,然后与称取的麦粒、巨菌草混合均匀,再加水调整至物料的含水量为55-65%,得到羊肚菌培养料;步骤2,制作培养料袋采用17㎝×33㎝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步骤1得到的羊肚菌培养料200-250g,封口,得到培养料袋;步骤3,接种将步骤2制得的培养料袋进行灭菌处理,待培养料袋冷却至28℃以下时,置于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接入羊肚菌栽培种,得到羊肚菌袋;其中,羊肚菌栽培种与灭菌后羊肚菌培养料的质量比为1:5-7;步骤4,整地清理土地;调节土壤PH值为7±0.5;对土壤进行杀菌、杀虫处理;均匀施撒菌草有机肥于土地,150㎏/亩;翻耕;开沟起厢,厢宽130±5㎝,厢与厢间隔70±5㎝;步骤5,播种在步骤4的土地上搭建大棚,调节棚内条件,环境温度6-18℃,土壤水分含量85-90%,空气相对湿度75-80%;将羊肚菌袋去袋,将内容物破碎至直径1.0-1.5㎝大小,均匀施撒于步骤4整理出的厢面上,150㎏/亩;均匀施撒麦种,1-1.5㎏/亩;覆土3-5㎝;步骤6,制备外源营养包采用17㎝×33㎝的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装步骤1制备的羊肚菌培养料200-250g,封口,即得外源营养包;步骤7,使用外源营养包将步骤6制得的培养料进行袋灭菌处理,待培养料袋冷却至30-45℃时,在外源营养包一侧均匀打孔;播种后3-15d内,将外源营养包均匀放置于厢面上,1800包/亩,外源营养包的开口处与地面贴合;步骤9,培养保育a,即羊肚菌营养生长阶段,调节棚内条件,环境温度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化民,程随根,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新天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